三年匠心培育,職教高考結碩果

近年來,蛟河市職業教育中心以“升學有路徑、技能有保障、成長有方向”為目標,構建“文化筑基—技能賦能—升學沖刺”培養體系,輔以班主任精細化管理,取得顯著成果。
筑基固本:雙軌培養筑牢成長根基
每當學生們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踏入校園時,學校便為他們量身定制“文化素養+專業技能”雙軌培養方案。在文化課領域,針對中職生認知特點創新“低起點、小步走、多反饋”教學法,通過每日晨讀碎片化積累、周測、月測動態追蹤,讓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學科成績穩步提升﹔在專業課領域,學校依托汽修、焊接、機加等實訓車間,讓高一學生即接觸新能源汽車、無人機操控等前沿技術,在動手實踐中建立專業興趣與職業認同。此外,學校還引入VR實訓室、短視頻制作工坊等數字化工具。養殖專業的高一學生能通過VR設備,細致觀察小動物的身體結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則能用短視頻記錄實訓操作過程,進一步豐富學習體驗。
班主任王磊老師以“習慣養成”為切入點,構建“紀律—思想—方法”三階管理模式:新生階段通過規范課堂紀律、衛生值日等“小事”樹立規則意識,建立《成長動態檔案》記錄每位學生的行為習慣與學習狀態﹔中期針對學生薄弱學科制定“私人訂制”學習計劃,成立互助學習小組,推行“每日小目標打卡”,利用早自習、晚自習前15分鐘開展“碎片化知識攻堅”﹔后期結合周測數據精准補漏,設立“進步之星”“技能能手”等多元評價體系,讓每個學生在點滴進步中收獲信心。
技能賦能:產教融合錘煉實戰本領
高二階段,學校以“工學結合”為紐帶,搭建“校內實訓—企業實踐—技能大賽”三位一體培養平台。與蛟河市中醫院等10余家企業開展校企合作,讓學生不僅積累了企業實戰經驗,更將崗位技能與對口升學“專業綜合”考試內容深度融合,實現“做中學、學中練”。
在個性化育人層面,班主任針對特殊學生制定“一人一策”幫扶方案:曾因家庭矛盾厭學轉學的周某,王老師通過組織“求學心理分享會”、推薦參與技能大賽等方式,引導她在學習中找到興趣支點,最終以全省畜牧業類第11名的成績考入本科。
沖刺護航:精准施策圓夢本科殿堂
高三備考階段,學校啟動“分層教學+個性輔導”攻堅計劃:針對文化課薄弱點開展“一對一”靶向輔導﹔組建由教學領導、骨干教師、心理教師組成的“護航團隊”,進行心理團輔,每月發布《學情分析報告》,幫助學生化解焦慮、優化備考策略。數據顯示,本屆本科上線學生中,文化課均實現了“低進高出、弱進優出”成果。
“中考失利曾讓我一度迷茫,但老師用三年時間幫我重建了自信。”2207班的同學坦言,班級互助小組的每日打卡、班主任的“午餐談心”、企業實習的技能提升,每一步都為他的升學之路鋪就了基石。這種“學校搭台、教師引路、學生唱戲”的培養模式,讓越來越多中職生打破“學歷天花板”,看到了“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可能性。
展望:雙輪驅動繪就職教新篇
蛟河市職業教育中心將繼續深化產教融合,優化“3+2”中高職銜接,構建“技能打底、升學搭橋”的立體化育人模式,讓中職教育既成為就業的“直通車”,更成為升學的“立交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