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吉林省畜牧業工作視頻會議召開

2025年01月25日08:25 |
小字號

1月21日,吉林省畜牧局召開全省畜牧業工作視頻會議,省畜牧局黨組書記、局長柴冠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2024年,吉林省畜牧業生產逆勢上揚、穩中有進,成績顯著。

畜禽養殖業增速位居全國前列。全省豬牛羊禽增速位居全國前列,領跑東三省﹔肉類人均佔有量居全國第1位,牧業人均產值居全國第2位。

肉牛屠宰量躍升至全國第5位。全省肉牛屠宰量由2023年的26萬頭達到52萬頭,屠宰率由全國第26位躍升至第11位,屠宰量由全國第11位躍升至第5位。

梅花鹿產業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全省梅花鹿飼養量和鮮鹿茸產量均佔全國70%左右。全國審定的9個梅花鹿品種(系),吉林省佔7個,2家國家級梅花鹿保種場均在吉林省。梅花鹿種質資源、養殖規模、鹿茸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現代畜牧產業加速集群集聚。皓月、金翼、世鹿、東鰲首次入選全國肉牛8強、禽蛋20強、梅花鹿3強龍頭企業。吉林正業生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成為吉林省乃至我國內地獸用疫苗行業首家在美國納斯達克証券交易所上市企業。

“吉優畜品”品牌產品享譽全國。延邊黃牛、雙陽梅花鹿首次入選農業農村部國家級精品品牌,“東豐梅花鹿”首次奪得全國縣域品牌擂台賽金獎。

肉牛良種繁育水平全國領先。全省國家級肉牛性能測定站1家,佔全國(2家)的50%﹔核心育種場6家,種公牛站6家,年產優質凍精1000萬劑,居全國首位。

會議強調,2025年,全省畜牧業要重點聚焦三項任務,抓好五項工作。

三項任務:

一是肉牛屠宰量達到80萬頭。聚焦通榆吉運、東豐和合等4個在建項目,鎮賚中青、樺甸金牛2個閑置項目,梅河牛世界、乾安乾牛2個試生產項目,精准開展包保服務,協調解決具體問題,盡快釋放優勢增量。支持77家屠宰企業大力發展熟食、預制菜等精深加工,提升產業增值空間和市場開拓能力。優化調整肉牛屠宰增量獎勵政策,健全銀企對接長效機制,推動“訂單貸”等創新金融產品加快落地,保存量、挖增量、擴總量。持續做好“青山游牧綠水滋養-品味吉牛中國牛-堪稱牛上牛”公用品牌宣傳,精准投流擴大市場營銷。加快推進“一牛一碼”“一品一碼”,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依托歷史人文、地理地貌、自然山水、田園景色等資源稟賦,以牧促旅、以旅強牧,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打造集婚慶、商業、旅游、康養、研學、展演於一體的 “這有牛”產業綜合體。

二是肉牛養殖量達到1000萬頭。緊盯211個千頭以上牛場,建立分區劃片包保機制,一企一策跟進指導服務,推動項目企業釋放優勢增量。緊盯肉牛養殖大鄉(鎮)、大村(屯)、大戶,“一村一案”“一戶一法”解讀政策、解決問題,提振補欄、增欄信心。培育壯大家庭牧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穩步提升良種化、設施化、規范化水平。繼續實施優質凍精免費發放政策,逐步提高安格斯、延邊黃牛、和牛等高端肉牛凍精比例,改善種群結構。組建專家服務團隊,推動莖穗兼收政策落地,示范推廣實用技術,降低養殖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擴大肉牛政策性保險覆蓋面,保持肉牛活體抵押貸款力度不減、規模不降。加大養殖圈舍抵押貸款政策宣傳解讀,因地制宜復制推廣。

三是傾力打造千億級梅花鹿產業。分類推進標准化規模養殖,培育打造一批千頭鹿場、萬頭鹿場,提升優質原料批量供給能力,滿足加工企業發展需求。突出抓好14個國家級產業集群項目和38個產業融合項目建設,做大一批鏈主企業、打造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引進一批知名企業。推動龍頭企業訂單貸、科技信用貸、活體抵押貸等落實落地,支持養殖加工企業轉型發展。持續開展“攜翠林精華-帶秀水靈氣-吉林鹿茸-送你健康-給你力量”公用品牌宣傳,擁抱流量經濟,創新營銷模式,主動對接主銷區市場,不斷擴大吉林梅花鹿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以鹿旅聯動、文化賦能為主線,搭建一站式梅花鹿文化沉浸式體驗場景,打造網紅打卡地、研學基地、“這有鹿”工業旅游基地,傳播好梅花鹿文化故事、普及好梅花鹿產品功效、帶動好梅花鹿產品消費。實施“百名專家走千企進萬戶”行動,建立技術培訓和產業實訓基地,加快培育一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梅花鹿人才隊伍。完善梅花鹿種源、養殖、防疫標准,積極推進 “一鹿一碼”“一品一碼”,實現優質優價。

五項重點工作:

第一,全力以赴抓好養殖業穩增長保供給。依托13個國家級生豬調出大縣和77個生豬產能調控基地,科學優化豬群結構,指導企業有序釋放產能。加快養殖環節集約化、標准化、智能化改造,培育打造一批百萬隻家禽、萬隻肉羊、千頭奶牛養殖企業。引導屠宰加工企業向熟食制品、預制菜等領域延伸,推動實現肉蛋奶就地加工轉化增值,振興縣域經濟。統籌發展蜂、兔、貂狐貉等特種經濟動物產業。堅持全鏈條、集群化推進,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大產業規模,提升質量效益,打造一批特色鄉鎮、特色縣區。

第二,高質效推進現代畜牧產業集群建設。依托頭部企業,聚焦優化生產結構、完善標准體系、提升品質質量、延長產業鏈條,加快研發細分賽道的“拳頭”產品,培育百億級、十億級、億級以上“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帶動提升全產業鏈增值增效水平。突出肉牛、梅花鹿、生豬、肉羊、蜜蜂等優勢特色畜禽品種,集中開展“青山游牧綠水滋養-品味吉牛中國牛-堪稱牛上牛”“攜翠林精華-帶秀水靈氣-吉林鹿茸-送你健康-給你力量”等公用品牌宣傳。鼓勵企業引進國外優質種畜禽,不斷擴大沃金黑牛、延邊黃牛、吉林梅花鹿、吉神黑豬、乾華肉用美利奴羊等優良畜禽品種養殖比重,打造全國領先的畜禽種業基地。培育和創建一批生豬、肉牛、蛋雞、肉雞及梅花鹿等標准化“無抗”養殖基地,重點打造“無抗產品”品牌,提升產品質量安全信譽度。

第三,突出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深入開展“強基固本提質增效”“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控攻堅” “專家入戶指導培訓”等專項行動,落實落細各項綜合防控措施,提升非洲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及布病、炭疽病等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控能力。

第四,守好守牢畜牧業“兩個安全”防線。堅持產管並重、源頭治理,壓緊壓實市縣、企業、場戶責任,堅決杜絕不合格畜產品進入市場、流向餐桌。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採取“干部+專家”“四步法、五清單”等方式,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動態清零。

第五,加快推動畜牧業綠色發展。普及推廣3種管理模式和8種技術模式,促進糞肥有機還田﹔推廣青(黃)貯發酵等秸稈利用新技術,促進秸稈就地轉化、過腹增值﹔加強無害化處理監督管理,嚴控無害化處理產物流向,建立健全無害化處理與保險聯動機制,確保無害化處理體系有效運行。

(責編:李洋、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