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聚力司法行政擔當 賦能吉林振興發展——2024年吉林省司法行政工作綜述

2025年01月24日12:38 |
小字號

冰雪律動,春光如約﹔歲序流轉,華章日新。

剛剛過去的2024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統矢志不渝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一年來,全省司法行政干警——

砥礪向上、迎難奮進、知重篤行。心之所向,皆是改革與法治、振興與發展、民生與安定﹔步履所至,邁出一路忠誠、干淨、擔當的鏗鏘足跡!

自覺融入以政法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局,堅定振興之志,善行振興之舉,恪盡振興之責,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彰顯吉林司法行政擔當!

扎實履行“一個統抓、五大職能”,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司法行政工作固根基、擔使命、強作風、開新局,碩果累累、積厚成勢!

2025年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會議。

2025年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會議。

全面依法治省質量進一步提高

法者,治之端也。

這一年,吉林省司法廳認真履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工作職能,恪盡法治建設統抓主責,修訂完善全面依法治省相關規則、細則,籌備召開十二屆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2024年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暨述法評議會,組織各地區和62個省直部門的黨政主要負責人專題述法,協調推動全面依法治省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學法清單制度,聯合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研究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的若干措施》,組織專業力量將共性必學清單中的40部黨內法規、46部法律法規編纂簡明讀本,推動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開展“市、縣委書記談法治”活動,9位市(州)黨委書記在《吉林日報》《新長征》發表署名文章,18位縣(市、區)黨委書記在中國吉林網參加法治訪談,持續提升法治建設關注度和影響力﹔協調省委巡視辦將“全面依法治省、加快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吉林”情況納入十二屆省委巡視工作方案,以《吉林省黨政主要負責人年度述法評議工作暫行辦法》為抓手,壓緊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累計有9800名領導干部進行年度述法,基本實現了“應述必述、應述盡述”的目標,相關做法在司法部作經驗交流,精准化、“小切口”開展法治領域改革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督察,督促相關問題整改落實。

法治政府建設標准進一步突破

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

這一年,吉林省司法廳積極宣傳推廣長春市、四平市、遼源市、通化市、白城市、集安市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典型經驗做法和案例,凸顯正面導向引領作用﹔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注重對“小切口”“小快靈”立法方式的實踐運用,審查完成《吉林省鬆花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6部、政府規章1部,著力夯實依法行政的制度基礎﹔嚴格履行合法性審查職能,切實從源頭上規范行政行為﹔完善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機制,加強與省人大常委會備案審查工作的銜接聯動,備案審查市(州)政府規章7部、市州及省直部門規范性文件114件、法治建設重大舉措14件,有力維護了法治統一﹔突出把規范具體行政行為作為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有力抓手,嚴防因“一事”“一案”形成法治政府建設的“破窗效應”﹔加強行政復議監督,貫徹實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研究制定6個方面36項工作措施,全省新收行政復議申請8558件,同比增長112.1%,是2022年案件量的4倍,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初步顯現。

——通化市司法局堅持以良法促善治,強化審查監督職能,全年提交政府管理、民生實事等立法項目建議3件,備案審查行政規范性文件7件,清理行政規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30件,審查醫藥產業、城市建設等方面文件74件,切實從源頭上保障政府依法行政。

——永吉縣司法局堅持將和解、調解貫穿行政復議案件辦理全過程,有力推進實質性化解爭議。全年受理行政復議案件54件,結案47件,法定期限內結案率達100%,糾錯率和調解率達30%以上,連續三年無行政復議后訴訟案件。

賦能振興發展成效進一步彰顯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也是吉林爭先進位、振興突破的重要保障。

這一年,吉林省司法廳著力推進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實現了省市縣鄉四級行政執法監督機構全覆蓋﹔深入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推進落實行政裁量權基准制度,完善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雙向銜接機制,嚴厲整治行政執法領域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對自然資源、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等17個重點執法領域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發現問題245個,推動建章立制252項﹔研究制定《吉林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與實施的指導意見〉具體任務清單》,明確3個方面13項重點任務197條具體措施,取消、調整罰款事項33項,著力解決亂檢查、亂罰款以及小過重罰、畸輕畸重等問題﹔實施民營企業法治建設三年行動,成立吉林省企業權益保護協會,建立健全民營企業權益法治保障機制﹔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優化營商環境等法律法規政策專項清理,累計修改、廢止省(市)政府規章14部,修改、廢止、失效規范性、政策性文件103件,不斷鞏固深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果﹔開展行政復議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細化6個方面24項具體措施,優化完善涉企行政復議案件辦理流程,加大涉企行政復議案件的調解、和解力度,辦理涉企行政復議案件406件,其中調解、和解31件,糾錯15件,累計為企業挽回損失7700余萬元﹔創新涉外合同保管公証事務,為對俄外匯業務提供公証支持﹔開展“法潤吉商、共‘營’未來”吉林省公共法律服務護航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凝聚普法“潤”企、調解“和”企、咨詢“惠”企、公証“助”企合力,累計組建法律服務團隊320余個,為企業“法治體檢”2200余家,提供法律咨詢2.5萬余件,開展法治宣講1700余場次,調解勞動爭議、生產經營、合同等涉企糾紛1.7萬余件,著力為企業提供生命全周期、經營全鏈條的法律服務。

10月18日,吉林省企業權益保護協會成立大會在長春舉行。

10月18日,吉林省企業權益保護協會成立大會在長春舉行。

——白城市司法局開展法治護航“一三三四”高質量發展戰略三年行動,組建“三團一盟”,開展百名律師“雙進”活動,落實窗口單位服務“心貼心”行動,搭建“法律服務先鋒崗”,研發“公共法律服務雲超市”,推出優化營商環境十八項舉措,建立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249個,開展“5317”普法強基行動……,一項項創新舉措為白城市走好振興新路貢獻司法行政力量。

——長春市司法局推出惠企“服務包”:12348熱線平台“非接觸式服務”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近50萬件,滿意率超99%﹔“法治體檢”為1311家企業提供咨詢、維權、調解等服務1.2萬余次,避免或挽回經濟損失2560萬元﹔助力“雙城”建設,制定全程保障措施15項﹔為重點企業項目辦理金融類公証400余件、仲裁案件1200余件,涉及標的額近150億元。

——遼源市司法局積極開展行政執法領域群腐問題集中整治,推動行政執法部門自查問題117個,制定整改措施139項,對收到的投訴舉報電話加大查處力度,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和行政執法監督提質增效。

維護安全穩定能力進一步增強

平安是最長情的告白,也是老百姓心中最朴素的願望。

這一年,吉林省司法廳堅持以制度規劃強安全基礎、以嚴格管理強安全責任、以科技賦能強安全本領,主動塑造全省監獄戒毒場所安全穩定態勢﹔依法推進罪犯“減假暫”適用,既嚴格執行刑罰,又較好調動罪犯改造積極性﹔深入開展全省戒毒系統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完成多個場所消防、圍牆、電路等設施設備維修改造,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場所連續10年實現安全管理“六無”目標﹔深化拓展中醫藥戒毒模式,中醫藥戒毒研究項目取得具有科研價值的實驗室成果,專利申請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廣泛開展“6·26”國際禁毒日主題宣傳活動,覆蓋人群11萬余人次,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拒毒防毒意識﹔聯合民盟吉林省委建立社區矯正“黃絲帶幫教”機制,積極推進“黃絲帶幫教”基地建設,完善社區矯正機構分級監管措施﹔聯合省檢察院制定出台《關於規范優化社區矯正對象赴外地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簡化社區矯正對象請假外出審批流程,為社區矯正對象正常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創造條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扎實開展“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聚焦婚姻家庭、鄰裡、勞資、土地等易發多發矛盾糾紛領域,累計化解矛盾糾紛11.6萬余件,有力防止了矛盾糾紛激化傳導、上行外溢﹔深化“大調解”格局建設,與省法院建立“院廳”會商機制,建立訴調對接調解組織140個,410名人民調解員派駐人民法院、法庭,覆蓋率達40%以上,著力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工作在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多元化解中的基礎性作用。

——鎮賚縣嘎什根司法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針對“雞鳴聞三省”的地域特點,探索形成“數據信息聯通、資源共享,平台載體聯創、隊伍共建,矛盾糾紛聯調、案件共解”的“三聯三共”工作法,成功調解土地、河流、林地等邊界糾紛158件。

——長白山司法局借當地建設世界頂級旅游勝地的東風,搶抓政策機遇,以政府購買調解服務為契機,落實專職調解員工資和案件補貼,以訴源治理為抓手,向廣大游客、轄區居民、企業提供“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服務。

法治普惠民生效能進一步躍升

民有所盼,我有所為。

這一年,吉林省司法廳推出吉林省公共法律服務標志性媒介“虹廳發布”,有效加強公共法律服務的社會性宣傳、群眾性推廣,上線以來瀏覽量近52萬人次﹔試點運行“吉法福”公共法律服務小程序,統籌網絡、實體、熱線三大平台服務性能,促進機制銜接、業務協同﹔實施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百千工程”,深化“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建設,全省建立法律援助聯絡點1531個,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87萬件﹔深化法治鄉村建設,實施“1+1+N”法治筑基行動,村居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擴員提質、全面覆蓋﹔加強公共法律服務行業管理,完善對律師、公証、司法鑒定、基層法律服務等法律服務機構及人員的專業培訓、年度考核、等級評估、登記評審機制,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執業及亂收費、司法掮客等行為,對2家律師事務所、18名律師作出行政處罰,吊銷律師執業証6人,對8家司法鑒定機構進行約談整改,著力規范行業秩序﹔堅持服務與管理並重,建立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及行業組織“四方會商”機制,為律師創造良好執業環境,全省律師事務所和執業律師數量分別同比增長5.57%和10.24%﹔著力提升公証服務效率,與長春市不動產中心聯合上線開通不動產登記數據查詢系統﹔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就業形態變化等法律服務需求日益多元的新形勢,改進和優化線上線下服務方式,在公証等領域不斷深化“減証便民提速”行動,累計辦理公証案件65.83萬件、司法鑒定案件3.64萬件、仲裁案件2180件、律師代理法律事務13萬余件,切實讓人民群眾體驗到方便、及時、快捷的法律服務﹔深入貫徹“八五”普法規劃,舉辦民法典、國家安全法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近2000場次,開展法治巡演15場,放映法治電影1.6萬場,觀影總人數800余萬人次,全省33個單位和32名個人受到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通報表揚﹔積極應對法律職業資格客觀題考試報名人數同比增長14.5%、首次突破2萬人的新形勢,高質量完成考點考場設置、考前信息引導、考中安全組織、考后資格審核等工作。

6月26日,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召開2024年工作交流會商第一次會議。

6月26日,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召開2024年工作交流會商第一次會議。

吉林省2024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順利舉行。

吉林省2024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順利舉行。

——延邊州司法局建立122個覆蓋全州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法律援助聯絡點,打造法律援助“半小時服務圈”,全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540件,受援3581人,解答法律咨詢5388人次。

——梅河口市司法局常態化開展“菜單式”普法宣傳活動,整合律師、公証、法援等多方資源按需“配送”,滿足群眾不同學法需求,採取“1個主會場+N個分會場”方式開展“憲法宣傳周”“法治宣傳月”系列活動,受眾8萬余人次,被評為全國“八五”普法中期表現突出單位。

——汪清縣司法局構建公共法律服務“百貨超市”,設立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公証咨詢、司法確認、行政復議、群眾訴求等八個服務窗口,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

——長春市寬城區法律援助中心建成全國首個基干民兵及家屬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勞動爭議、家庭糾紛、財產繼承等多領域提供精准法律援助服務,打造“法援擁軍”新高地。

——2024年8月,臨江市司法局聞“汛”而動,奔赴災情一線積極傳遞司法行政溫暖,設立“水毀房屋安置公証綠色通道”,為55戶受災群眾提供現場監督公証服務,解答法律咨詢100余人次,辦理繼承公証7份。

“憲法宣傳周”讓法治之光照亮千萬家。

“憲法宣傳周”讓法治之光照亮千萬家。

司法行政改革紅利進一步釋放

改革向前一步,法治就要跟進一步。

這一年,吉林省司法廳堅持改革與法治同向發力,研究制定《2024年度全省司法行政改革任務清單》,將改革任務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驗收﹔圍繞文化旅游、住房和城鄉建設等7個綜合行政執法領域、56項賦權事項開展行政執法培訓,累計培訓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人員1.2萬余名,著力鞏固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成果﹔積極推進刑事案件審查起訴階段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白城、通化2個地區164人獲得律師辯護﹔充分發揮律師的專業優勢,積極推進律師調解試點工作,全省試點縣區增加至59個,建立律師調解工作室108個,調解案件1萬余件,達成協議7000余件,佔案件總數的70.97%,努力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四平市鐵東區司法局持續做好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后半篇文章”,多舉措破解“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全區12個鄉鎮(街道)全部完成綜合行政執法賦權事項評估,收回25項,保留54項,有力推動鄉鎮(街道)“減負賦能”。

——鬆原市司法局與市消防救援支隊協同推進消防委托行政執法模式,以長嶺縣為試點,委托各鄉鎮對久拖不改和隱患較大的項目、單位進行重點排查,下達法律文書17份,開展消防宣傳培訓60余次,火災總數同比下降8.26%。

司法行政隊伍建設進一步強化

隊伍建設是政法機關永恆不變的主題‌。

這一年,吉林省司法廳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全省司法行政干警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斷提高﹔扎實開展全覆蓋政治輪訓和教育培訓,邀請全國知名專家、省內外高校教授圍繞重點專題作宣講輔導11場﹔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堅持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舉辦讀書班4期,指導廳直機關各級黨組織開展專題學習700余次﹔健全“選育管用”全鏈條工作機制,有序開展干部選拔任用、輪崗交流和挂職鍛煉工作﹔印發《吉林省司法行政機關干警榮譽儀式規范(試行)》,對從業從警30年的司法行政干警制發榮譽勛章,不斷增強全省司法行政干警職業榮譽感、自豪感和歸屬感﹔持續講好司法行政強省惠民故事,在全網發稿量同比增幅27.5%,吉林司法行政“音量”明顯增強﹔大力加強司法行政人才隊伍建設,與省商務廳等有關部門聯合開展調研,摸清我省涉外法治人才底數,組織涉外公証、仲裁業務培訓,完善司法行政業務培訓師資庫建設,持續推進“送學下基層”培訓,舉辦各類司法行政業務培訓班30期,累計培訓6萬余人次,全省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務工作者能力素質實現整體性躍升,服務中心大局、賦能振興發展的信心更足、士氣更旺、力量更強!

邀請全國知名專家、中央黨校教授為全省司法行政干警作“新時代偉大斗爭”專題輔導。

邀請全國知名專家、中央黨校教授為全省司法行政干警作“新時代偉大斗爭”專題輔導。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

2025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不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強化基層基礎、狠抓工作落實,努力為推動吉林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李思玥、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