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中國經濟論壇綜述

八方來客聚北國江城,白山鬆水譜發展新篇。5月25日至26日,在吉林市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經濟論壇上,來自全國各地的500余位經濟領域行業專家、高校學者與企業代表聚焦“新質生產力 發展新動能”主題,進行了全方位、深領域、高層次的研討交流與建言獻策。
其中,“新質生產力增強先進制造新動能”“新質生產力驅動現代化農業新發展”和“新質生產力塑造冰雪經濟新優勢”3場分論壇作為本屆論壇的重要活動,與會嘉賓發表了大量鞭辟入裡的真知灼見,為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提供了寶貴的發展建議與成熟經驗。
在“新質生產力增強先進制造新動能”分論壇上,吉林省工信廳廳長宋剛作了主旨發言。他表示,今年以來,吉林優勢產業保持快速發展,汽車產業集群再上新台階,傳統產業逐步轉型升級,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建設加速邁進。
針對未來吉林省如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等問題,宋剛表示,吉林堅持從實際出發,將全面提升吉林省產業創新能力,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兩大工程,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培育壯大新興領域,著力構建安全穩定的產業鏈體系和先進制造業集群體系。
“在努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各產業中,既有升級改造后的傳統產業,也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新枝’。傳統產業經過提升改造后可以成為現代產業,能夠重塑競爭新優勢。”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趙振華說。
在新能源轉型這一話題上,“風光”電、氫能、零碳等熱詞紛紛被與會嘉賓提起。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必雄表示,吉林省可利用天然低溫優勢,持續加速布局清潔能源產業集群,發展低能耗零碳算力產業,全力推動鋼鐵、化工等高能耗高碳排行業綠色轉型。
在“新質生產力驅動現代化農業新發展”分論壇上,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副會長吳秀媛對吉林省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條件與發展路徑給予了高度評價。
吳秀媛認為,吉林黑土地資源廣袤,機械化作業基礎雄厚,符合“新質生產力驅動現代化農業新發展”的要求,未來,吉林要突出以地為錨、以算為本、數據驅動,走出一條智慧農業促進糧食增產、產品提質和品牌增信的新路子,探索低成本、全要素智慧農業的“吉林模式”。
利用大數據與科技手段賦能吉林現代化農業新發展成為了論壇與會嘉賓的共識。中國農業展望大會執行主席許世衛表示,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是現代農業風險防范和科學管理的高端工具,是農業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要讓監測預警技術發揮更大作用。隻有將監測預警工作放在更高位置上對待和布局,農業強國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才能事半功倍、少走彎路。
在“新質生產力驅動現代化農業新發展”的高端對話環節,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遠表示,吉林要聚焦關鍵領域,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進而推動吉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是技術創新,要針對農業發展中的卡點和堵點,努力發展原創性技術,通過科技創新驅動實現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吉林農業強省建設。”宋洪遠說。
在“新質生產力塑造冰雪經濟新優勢”分論壇上,吉林大學商學與管理學院副院長辛本祿坦言,“冰雪經濟是新產業,是冰雪產業和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的融合,是一種模式創新,也是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新業態。”
“去年雪季,吉林冰雪火爆全國。在滑雪場、度假區、自然生態景區等層面,要持續營造消費者對於吉林冰雪的情緒價值與習慣價值,不斷滿足消費者的冰雪消費體驗,讓吉林冰雪的火爆延續到每一個雪季。”辛本祿表示,吉林還應加強冰雪裝備產業建設,充分利用吉林的工業基礎優勢,盡快打造出一批冰雪裝備的頭部品牌。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高舜禮的觀點與辛本祿不謀而合。“對於工業科研實力較為雄厚的吉林來說,要把冰天雪地化為金山銀山,就要加快健全‘冰雪+’產業鏈,全面發展冰雪運動、冰雪旅游、冰雪裝備、冰雪教育培訓、冰雪商貿會展等,方能釋放巨大的冰雪產業潛能。”高舜禮說。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認為,吉林冰雪資源優勢雄厚,要多舉辦冰雪賽事,強調冰雪大眾化,在雪場增加冰上元素,因地制宜建設冰雪主題公園,加強冰雪裝備制造方面的國內國際合作與冰雪文化交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