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吉林省委省政府關於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加快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

(2024年3月3日)

2024年04月03日08:42 | 來源:吉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省委省政府關於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加快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

2023年,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團結帶領全省上下加快建設農業強省,“三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總產達到837.3億斤,由全國第五位提升到第四位,增量居東北四省(自治區)第一位,單產居糧食主產省第一位。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健全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精准幫扶機制,“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動態清零,因災返貧致貧風險有效防范化解。“十大產業集群”快速發展。玉米水稻、生豬、肉牛肉羊全產業鏈產值均超1000億元,人參全產業鏈產值超700億元,果蔬全產業鏈產值超600億元。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新改建農村公路3175公裡,整治“暢返不暢”公路6217公裡。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7.8%。基層醫療機構和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和美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以下簡稱“千萬工程”)經驗,建設美麗鄉村示范縣,打造高標准示范村、美麗村、吉鄉農創園。村庄清潔行動行政村全覆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進村入戶,移風易俗持續深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4%。

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牢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在加快發展現代化大農業上強化政策引領,在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任上展現擔當作為,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持續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吉林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新成效。

一、持續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

(一)全力抓好糧食生產。扎實推進“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正常年景下糧食產量達到880億斤以上。嚴格各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下達糧食播種面積指導性計劃9277萬畝,把任務指標分解到鄉村、落實到地塊。實施大面積糧食單產提升行動。在中西部易旱地區推廣玉米“水肥一體化+密植”技術,新增100萬畝,總面積達到700萬畝以上。應用推廣高產耐密玉米、高產高油大豆品種,新增200萬畝,總面積達到2700萬畝以上。推廣“一噴多促(多防)”等防病虫促增產技術,新增200萬畝,總面積達1770萬畝。在產糧大縣落實玉米和水稻完全成本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擴大投保面積。

(二)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堅持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深化落實“田長制”,加快建立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獎懲機制。完善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全面改進規范耕地佔補平衡管理。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佔用耕地行為,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科學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加快推進鹽鹼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國家試點,開發規模達到25萬畝。

(三)著力加強黑土地保護。打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發揮3個萬畝級核心基地試驗示范作用。推動“梨樹模式”提質擴面,集成示范先進技術,探索新的耕作模式。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3800萬畝以上。實施“秸稈深翻還田+增施有機肥”技術110萬畝。開展耕地質量監測評價。抓好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實施侵蝕溝治理項目112個,治理侵蝕溝8002條。

(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編制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准農田實施方案。適當提高省級投資補助水平。建設高標准農田1000萬畝。支持白城市、鬆原市開展高標准農田整區域推進試點。擴大中西部易旱地區農用機井建設。加快推動永舒榆、星星哨等18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建設。加強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實施重點澇區排水疏浚工程。推進災毀農田水利設施修復和重建。整治農田“四溝四渠”3萬公裡。加強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加強干旱、洪澇、風雹、重大病虫害等災害監測預報能力建設。

(五)強化農業科技支撐。鼓勵科企聯合開展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攻關,啟動“吉林省鹽鹼地治理與綜合利用科技創新重大專項”。優選全省農業主導品種126個、重點主推技術10項、主推實用技術75項。落實國家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試點項目,完善“政產學研推用”鏈式模式。推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條件建設,強化公益性服務功能。持續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農業科技園區建設。

(六)加快種業振興發展。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加大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高產、耐密、耐鹽鹼等作物新品種。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發展到8家。建設公主嶺、洮南等高標准制種基地。加強肉牛核心育種場、種公牛站建設,推動延邊黃牛和吉林西門塔爾牛改良提升和高效快繁。完善梅花鹿種質資源數據庫。

(七)推動農業數智化發展。依托“吉林一號”衛星,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升級完善“吉農雲”平台,推動“雲·碼·村·社”全覆蓋建設與應用,建設認定一批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和“數字村”。開展數智賦能大田作物單產提升試點示范建設。加快玉米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和平台建設。加強涉農信息協同共享,拓展種業資源、農業機械、肉牛產業、三產融合等農業數智化應用場景,推動涉農企業、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數智化轉型升級。

(八)加快先進農機研發推廣。實施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項目,推進智能免耕播種機、丘陵山地收獲機、糧食烘干機等研發創制。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大“有進有出、優機優補”力度,重點支持購置智能農機具、先進適用農機具,大力推廣高性能播種機、收獲機。下調普通機具補貼標准,加快老舊機具更新換代。健全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體系,建設農機區域服務中心。

(九)穩步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壯大三年攻堅行動,因地制宜發展土地流轉型和服務帶動型等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鼓勵縣級及以上示范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經營規模,支持有條件的小農戶新組建家庭農場。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素質提升培訓,力爭實現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培訓全覆蓋。持續推進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農場三級聯創。加快建設縣鄉村三級農業社會化服務平台,建立縣域服務標准規范。開展“聯百村帶千社惠萬家”專項行動,深入推進千戶家庭農場、千戶農民合作社“雙千工程”對接服務。聚焦服務小農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大力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托管服務。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農業生產、適度規模經營等居間服務。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分型分類支持力度,提供優質高效的登記注冊服務,將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農業企業法人納入一網通辦范圍,實現“網上辦、一日辦、免費辦”。

(十)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調控能力。持續發布糧食收購進度和價格監測信息,落實國家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推進“百萬畝棚室”建設工程,新建各類棚室3萬畝。開展“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加強救災種子儲備。積極培育壯大農資企業,建設農資配送網絡體系。加大涉農領域市場監管力度。深入開展糧食節約行動,健全全鏈條節糧減損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機制,大力推動糧食機收減損,落實安全儲糧措施和簡潔實用裝具。提倡健康飲食,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二、有序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十一)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適時調整防止返貧監測范圍,壓緊壓實防止返貧工作責任,確保應納盡納、應扶盡扶。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集中開展問題隱患摸排整改專項行動。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強化篩查預警和兜底保障。保持過渡期內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綜合保障機制平穩運行,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風險。推動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並軌。

(十二)持續加大產業和就業幫扶力度。深入實施促進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三年行動,推動各類資源和幫扶措施向產業發展、務工就業、發展集體經濟、社會救助保障等方面聚焦發力。強化幫扶產業分類指導,打造一批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重點縣鄉村。落實“四個一批”要求,加強幫扶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健全聯農帶農機制。規范光伏幫扶電站運維管理,保持穩定運行,合理分配收益。加大消費幫扶力度。繼續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加強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保持就業幫扶車間規模,深入開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鄉村工匠“雙百雙千”培育工程,穩定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

(十三)加強重點地區幫扶。深化拓展包保幫扶、駐村幫扶、省內協作幫扶、鄉村振興高校聯盟、金融機構賦能鄉村振興、“萬企興萬村”吉林行動、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等各方面幫扶成效。切實強化對13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傾斜支持和對易地搬遷安置區的后續扶持。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