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老兵足跡 講好英雄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系列報道
軍烈屬王永玲:繼承烈士遺志 守護群眾安全

“我的爺爺1933年加入楊靖宇將軍領導的部隊,於1936年犧牲。伯父王玉山於1945年參加了在永吉的東北民主聯軍,任機炮連連長。在解放永吉烏拉街重要的戰斗中,沉著指揮英勇作戰。於1947年第三次攻打烏拉街的戰斗中壯烈犧牲……”講起爺爺和伯父的故事,烈屬王永玲的聲音幾次哽咽。
軍烈屬王永玲在黨旗下敬禮。人民網記者 李思玥攝
“我從小就聽著父親給我講爺爺和伯父的故事,從那時起我就志願做一名人民警察。”王永玲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父親和姑姑、姑父都是軍人,爺爺、伯父是革命烈士,這使她從小就不愛紅裝愛武裝,向往著長大后當英雄。
懷揣著一腔熱血的王永玲從警校畢業,終於成為光榮的人民警察。在她30多年的從警歷程中,直面不法分子經歷了數次的生與死的考驗,從一名基層派出所民警成長為女刑警隊長,王永玲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和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無怨無悔奮斗著。
軍烈屬王永玲用榮譽書寫青春。人民網記者 李思玥攝
2001年,在擔任吉林市公安局女子特警大隊隊長期間,王永玲在醫院病房內,通過化裝成清潔工人,進入持刀綁架人質現場,與歹徒進行了巧妙地周旋,摸清現場情況,快速閃離。在指揮部和射擊教練的安排下,她又重新化裝成女護士,第二次進入人質現場,以嫻熟的戰斗技能,將持刀歹徒擒獲,成功地解救了人質,榮立二等功一次。
“我的身體中流淌著烈士的紅色基因,爺爺和伯父的革命精神始終鼓舞著我。”繼承著烈士遺志,傳承著烈士精神的王永玲,始終戰斗在打擊犯罪的第一線。
一次王永玲接到消息,有一位外逃多年的殺人犯潛回本地,正在一家酒店參加婚禮,她假扮女經理化裝偵查,近身貼靠殺人犯,摸清了其身佩尖刀的情況后,向戰友發去信號,將手持尖刀的殺人犯成功抓獲。
事后有人問王永玲,“你離殺人犯那麼近,不害怕嗎?”她卻說:“我父親對我說過,勇氣和膽量是戰勝敵人的關鍵,隻要心裡想著讓老百姓更平安,讓社會更穩定,我就什麼都不怕了。”每每遇到危險的任務,王永玲從不畏懼,從不退縮。
一個星期天,在家休息的王永玲,突然聽到樓下傳來幾聲“救命”聲,職業培養出的警覺性讓王永玲急忙跑到樓下,透過圍觀群眾,她看到在另一個單元門口一名男子正在掐著一名女子的脖子,嘴裡叫喊“誰敢過來,就整死誰”。王永玲憑著過硬的身體素質猛地上前,幾拳將歹徒打倒,並和群眾一同將歹徒押往派出所。
在從警的三十年的工作歷程中,她親手抓獲了兩名殺人犯,成功解救了兩名人質,抓捕各類嫌疑人百余人,真正成為一名身經百戰,有勇有謀的女刑警隊長,先后被評為吉林市“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標兵”“青年突擊手”“十佳民警”,吉林省“青年崗位能手”“三八紅旗手”“巾幗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抗疫志願者等,榮立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
工作之余,王永玲在吉林市永吉縣的抗洪救災中,懷著對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的無限情感,組織起軍烈屬、勞動模范和家屬,為抗洪一線的解放軍指戰員送去了慰問金和生活用品,表達了軍烈屬的家國情懷。
王永玲每年都積極參加革命烈士公祭日活動,作為紅色宣講員,多次參加紅色故事進校園和企業演講活動。在疫情期間,王永玲做了一名光榮的志願者,展現了共產黨員在困難時的模范帶頭作用,把革命烈士家屬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之情融入了血脈裡,體現在實際行動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