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如何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吉林省這樣做……

人民網長春4月11日電 據吉林省人民政府網站消息,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吉林省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發布, 為全面推進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監督管理各項任務,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持續改善全省水生態環境質量,制定本方案。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建立健全責任明晰、設置合理、管理規范的長效監督管理機制。
水陸統籌,以水定岸﹔明晰責任,嚴格監督﹔統一要求,差別管理﹔突出重點,分步實施。以鬆花江、遼河干流和主要支流為重點,明確階段性目標任務,率先推進“兩河一湖”(遼河、飲馬河、查干湖)入河排污口監測、溯源、整治,建立完善管理機制,按照國家工作部署將管理范圍逐步擴展到全省各地。
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鬆花江流域、遼河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重點湖泊(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清單)排污口排查整治。2025年底前,完成全省各流域范圍內所有排污口排查,並基本完成整治,建立健全排污口監督管理制度體系。
依法取締一批。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地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區域內設置的排污口,由屬地縣級以上政府依法採取責令拆除、責令關閉等措施予以取締。要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避免“一刀切”,合理制定整治措施,確保相關區域水生態環境安全和供水安全。
清理合並一批。對於城鎮污水收集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生活污水散排口,原則上予以清理合並,污水依法規范接入污水收集管網。工業及其他各類園區或各類開發區內企業現有排污口應盡可能清理合並,污水通過截污納管由園區或開發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統一處理。工業及其他各類園區或各類開發區外的工礦企業,原則上一個企業隻保留一個工礦企業排污口,對於廠區較大或有多個廠區的,應盡可能清理合並排污口,清理合並后確有必要保留兩個及以上工礦企業排污口的,應上報屬地地市級生態環境部門。對於集中分布、連片聚集的中小型水產養殖散排口,鼓勵各地統一收集處理養殖尾水,設置統一的排污口。
規范整治一批。各市(州)、縣(市、區)政府按照有利於明晰責任、維護管理、加強監督的要求,開展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對存在借道排污等情況的排污口,要組織清理違規接入排污管線的支管、支線,原則上一個排污口隻對應一個排污單位﹔對確需多個排污單位共用一個排污口的,要督促各排污單位分清各自責任,並在排污許可証中載明。對存在布局不合理、設施老化破損、排水不暢、檢修維護難等問題的排污口和排污管線,應有針對性地採取調整排污口位置和排污管線走向、更新維護設施、設置必要的檢查井等措施進行整治。
建設信息平台。省生態環境廳依托全國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信息化平台,組織填報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設置審批備案、日常監督管理等信息,建立動態管理台賬。各市(州)、縣(市、區)生態環境部門組織轄區內排污單位建立排污口檔案和填報動態管理台賬,加強與排污許可、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等信息平台的數據共享,實現互聯互通。各市(州)、縣(市、區)政府要組織相關部門,建立排污單位、排污通道、排污口、受納水體等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嚴格考核問責。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將排污口整治和監督管理情況作為重要內容。對在排查整治和日常管理中存在徇私舞弊、弄虛作假、敷衍塞責等行為的,按不同情形依法依紀追究有關部門和人員責任。省生態環境廳將排污口整治和監督管理情況納入年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並對市(州)抽取30%的縣(市、區)排查整治和設置審核備案進行復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