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在河南駐馬店,1190多萬畝冬小麥已經出苗,農技人員針對今年冬小麥田間雜草比較多的問題,利用大型噴霧機,實施除草作業﹔在江西南昌新建區,18萬畝油菜已破土而出,廣大農戶搶抓有利時機,開展清溝培土、追肥提苗等工作……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全國冬小麥、冬油菜播種均已超過98%。各主產區正在加強田間管理,為下一季豐收夯實基礎。
民以食為天。經過艱苦努力,我國以佔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實現了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痺大意。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鬆。
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國家糧食安全了,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才有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帶領億萬人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新時代這十年,從東北平原到中原大地,從西南山區到魚米之鄉,各地區各部門季季接續、茬茬壓緊,糧食產能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產量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達483公斤,高於國際糧食安全標准線﹔糧食庫存處於歷史高位,水稻、小麥自給率保持在100%以上……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份沉甸甸的豐收答卷,為持續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打下堅實物質基礎,也是我們端牢飯碗的信心和底氣所在。
糧食安全的根基是糧食生產能力安全。近年來,從嚴格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保護耕地的責任,到提高耕地質量,加快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准農田﹔從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顯著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到不斷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供給,著力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一系列有力舉措,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面向未來,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真正落實到位,我們就一定能牢牢守住糧食安全這條底線,確保中國飯碗端得穩、端得牢、端得好。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不確定風險增加,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長期不會改變。在此背景下,糧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義更加凸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不能指望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吃飯問題。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立足自身抓好農業生產,在糧食供給方面保持自主性,保証一個可控的自給量、自給率,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開展知識競答,舉辦微課堂直播……今年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期間,各類活動精彩紛呈,主題就是“保障糧食供給 端牢中國飯碗”。多措並舉、凝聚合力、久久為功,堅決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提供有力支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