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長春市“六城聯動” 譜寫振興發展新篇
長春:科技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激活發展新動能
為全面貫徹落實吉林省委“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突出發揮長春輻射主導的“一主”作用,聚力推進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長春市委市政府全力推進國際汽車城、現代農業城、“雙碳”示范城、科技創新城、新興消費城、文化創意城“六城聯動”,為實現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積勢蓄能。即日起,人民網吉林頻道聚焦長春市“六城聯動”,共同譜寫振興發展新篇。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推動長春科技、人才與國家戰略、市場需求深度融合,加速形成長春新產業,加快提升長春產業核心競爭力,使科技成為長春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城發展規劃》,明確了長春市打造科技創新城的核心。
到2025年全市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年均增速達1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超3000戶、“專精特新”企業超千戶﹔每百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超2000件﹔在長院士超百人,擁有博士學位的專職科研人員超萬人。以科技為核心要素,推動形成高端裝備、光電信息、生物醫藥、農產品加工、能源、文旅等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並以技術創新為引領,推動汽車產業邁向萬億級台階。
發展藍圖繪就,起筆如何開篇?
長春市委常委、副市長、長春新區黨工委書記陳宇龍介紹,科技創新城建設核心是建設一個“體系”,激發兩種“活力”。
一個體系:形成“政產學研金介用”高度融合的自主創新體系。整合綜合性大學、工程類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高水平創新資源,提升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能力。統籌現有1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9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3個博士后工作站,以及200多個省級研發平台資源,建設創新中試熟化平台,提升關鍵工藝熟化、工業化制備研究能力,到2025年省級以上各類創新平台達到400個以上。強化科技成果公共服務,建立高校院所供給和企業需求“兩張清單”,完善科技大市場功能,建好“科創一網通”服務平台,提升成果落地轉化能力,到2025年年轉化重點科技成果100項以上。
激發兩種活力:通過政策引導、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融匯,促進市場主體大膽應用科技創新成果,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培養、使用、引進、激勵機制,整合人才服務資源,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活力。
長春市推進科技創新城建設,重點是構建區域與產業相融合的多組團創新格局,落腳點是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技創新生態,濃厚創新創業氛圍。
醫藥產業是科技創新城建設確定的主導產業之一,以長春新區為核心,長春將推動現代生物醫藥產業加速升級。
“長春新區經過多年培育,集聚600余戶醫藥企業,去年醫藥產業產值達到223.7億元,佔省市比例分別達到30%和80%,長春新區在全國生物醫藥園區產業競爭力排行榜中位居第10位,東北地區首位。”長春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唐繼東介紹,“十四五”時期,圍繞推動長春科技創新城建設,長春新區聚焦“千家企業聚集、千億級產值規模”的“雙千跨越”目標,規劃建設面積18.4平方公裡的“長春藥谷”,重點打好“創新牌”“引智牌”“綠色智慧牌”,建設“未來醫藥港”“國際創智小鎮”和“綠色智慧化工新園”。
在推動“科技創新城”建設中,長春經開區加快光電信息產業率先實現突破,把培育壯大光電信息產業作為落實科技創新城建設的重要舉措,緊緊抓住長光所這個“人無我有”的創新資源優勢,聚焦“一谷”、深耕“三園”、做亮“一街”,全力打造“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雲”十聯動的光電信息產業生態圈,努力使其成為光電信息產業集聚區和“北方光谷”。
長春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李衛國介紹,除壯大光電信息產業外,醫療器械產業是經開區未來重點發展的“當家產業”。將按照“一園、一會、三中心”總體布局,重點發展高端醫用材料、體外診斷、醫美設備和智能康復設備。在“十四五”期間力爭引進300家省內外高端醫療器械生產及相關配套企業,建成全省最具特色的醫療器械產業創新基地和產品進出口基地。
“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推動主導產業集群集聚、做大做強。”長春市科技局局長於柏生介紹,為推動《科技創新城發展規劃》實施落地,制定了《建設科技創新城工作實施方案》及《長春市科技創新城專班工作方案》,對主要任務分工細化,落實責任,還建立了科技創新城“項目庫”,進一步優化科技生態。
今年,長春市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作用,抓好長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謀劃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持續實施一汽自主創新重大科技專項,建設長春“科創一網通”雲平台。
作為“六城聯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創新城建設將推動長春科技、人才與國家戰略、市場需求深度融合,加快提升長春產業核心競爭力,使科技成為長春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