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長白丨工作情況?防護措施?記者專訪馳援吉林的哈爾濱醫療隊
吉林省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3月13日以來,內蒙古、黑龍江、湖南、江西、遼寧、河南、湖北、河北、廣東……多省馳援吉林,截至目前,超1000名醫療人員、超25000公斤防疫物資抵達吉林。
醫療隊如何工作?如何做好防護?生活、醫療物資是否充足?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哈爾濱醫療隊領隊、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感染科主任於雷。
醫療隊合影
問:本輪疫情中,患者治療情況怎樣?
答:本輪疫情,患者整體症狀相對輕。我們接管的療區以重症病人為主,高齡、身體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居多,接管24小時內,接診了15位患者。
醫療隊有25位醫生,74位護士,1個感控老師。考慮到重症患者可能還有其他疾病,有時也需要呼吸科、感染科,還有心內、神經內科、骨科等科室相互配合。因此,除了我們醫療隊中有一些專科醫生,我們也會進行電話或者視頻會診。比如,我們15日就接收了一位65歲的女性哮喘患者,就需要不同科室醫生聯合診治。
總之,重點人群重點關注。
臨行前,醫護人員同家人告別
問:醫護人員工作強度如何?
答: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氣管插管。病房裡氣溶膠濃度較大,醫護感染的幾率也更高。因此,我們執行4個小時一輪換,一天6班倒,每個醫生基本能休息24小時左右。
但我們回到駐地,盡管很累,也不能躺下。為了落實感控要求,我們把自己的屋子還分成了清潔區、半清潔區和污染區,分類消毒。
冒著大雪,醫護人員來到吉林
問:醫療、生活物資充足嗎?
答:抵達當天,當地醫院就給我們送來很多醫療物資,保証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接管療區。吉林市總工會也專門對接到我們,送來了:噴壺、消毒液、洗手液、臉盆、還有整理箱,我們有些衣服和鞋不想拿到屋裡,就可以直接放在外邊的整理箱裡,非常貼心。
醫療隊車站合影
問:醫療隊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答:設計再合理的病房,都是有暴露的風險。因此,我們專門設崗,設置專人盯著醫護人員穿防護服,穿完之后,他再前后左右反復查看有沒有破損,避免粗心大意、視覺死角。
我們還分成幾個小組,入艙前,分組進行防護政策考試。
而進艙后,每個人都可能是活動的感染源,隻要這個醫生進艙工作了,我們就將交集減到最小,為彼此負責更為患者負責。
我們希望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這就贏了!
文字:劉以晴
視頻及圖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
LOGO設計:姜 迪
策劃:孟海鷹
統籌:朱思雄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