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從《人世間》看普通人的奮斗史詩

劉微
2022年02月24日08:3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生同枕、死共眠”的周家父母,三種性格、三種命運的周家兄妹,相伴長大、磕絆成長的“六小君子”……改編自梁曉聲“茅盾文學獎”同名小說的電視劇《人世間》,自春節開播至今,引發了多輪關注與討論。“哭著看完”“不開倍速”“滿是回憶”,觀眾跟隨著劇中人物的命運浮沉而歡笑落淚。

  “《人世間》找到了‘中國故事’的呈現方式,‘最中國’的情感表達,以及廣泛的文化認同和集體共識。”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部副主任閆偉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談到,比如說家庭成員之間的很多情感互動,火候拿捏得既到位,又能直接流向觀眾內心,因而常常讓人看得熱淚盈眶。

  《人世間》海報

  書寫平凡人奮斗史詩

  《人世間》的故事始於上世紀60年代末,展開回望了當代中國五十年的百姓生活史。在“光字片”社區名為“仁義禮智信”的小街巷子中,以老周家五口人為代表又延伸出的鄰裡群像中,出現在各自生命中的每一位過路人,都在忙碌中追趕著生活,平凡中感知著溫暖,奮斗中尋找著光亮。

  周家三兄妹中,小兒子周秉昆似乎“最沒出息”,卻收獲了來自觀眾最多的共情。與學習好、事業好的哥哥姐姐相比,周秉昆學習倒數、工作坎坷,卻支撐起了整個周家不散,既留給父母細水長流的陪伴,又為自己的小家奔波努力,還在最大能力范圍內給予身邊人幫助,將平凡普通的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在編劇王海鸰看來,將周秉昆這樣的普通人作為主角,是《人世間》最核心的價值所在。“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生命的意義在哪裡,不見得是為人類做了多少貢獻,我們為家庭做了很大的貢獻,等於也是為人類做的貢獻,沒有小家也沒有大家。”

  此外,周母病重、周父病發時鄰裡間的及時幫襯,父子、兄弟多年情感嫌隙后的心結打開,秉昆鄭娟愛情長跑、堅定維護后的長相厮守……這些情節都生動詮釋了人世間最真摯的友情、親情和愛情。

  “不回避矛盾、不粉飾生活,洋溢著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這就是現實生活中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閆偉認為,觀看這樣的作品像是在觀覽年代市民風情畫,而作品本身又是生動認知中國人的精神史詩,“劇中普通人的奮斗故事與生活夢想,激勵著每一個人奮發向上。”

  折射大時代社會變遷

  雖然是從一個家庭的視角出發,但在跨越半個世紀的講述中,《人世間》由小見大,折射了中國的時代變遷與社會蝶變,講述了國家、家庭與個人之間的深層聯系。

  劇中一開始,周父帶著全家拍了一張全家福,洗了五張,人手一張,從此踏上天各一方的漫長人生路。時間在飛逝、社會在前進、時代在改變,每一個人物的生活軌跡與人生命運都在歷史浪潮下,被裹挾著不斷改變。無論是以周秉昆為代表的工人階層,還是以周蓉為代表的知識分子、以周秉義為代表的黨員干部……他們都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與見証者。正是無數普通人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中國近幾十年的輝煌巨變。

  總制片人、導演李路曾說,“《人世間》深層次地顯示了50年來中國的巨大變化,深情謳歌了改革開放,熱血燃情,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點。”原著作者梁曉聲也曾表示,要通過影視化后的《人世間》,向現實主義致敬,向在中國改革開放中添磚加瓦的各類人物致敬。“尤其向堅忍的、普通的,而又堅持做好人的人致敬。”

  當這些從“光字片”長大又離開的人們,最后又都回到這片生養自己的土地,並且用各自能力讓它變得更好時,個人與家庭的前進與發展變成了時代的縮影。對於周家來說,沒有拍成的三代同堂全家福,成為了遺憾中永恆的念想。“時代大潮下的小人物,雖不像英雄模范、社會精英那般自帶弧光,但他們在逆境中跌跌撞撞、向陽而生的精氣神同樣令觀眾蕩氣回腸。”閆偉說。

  詮釋中國式家國情懷

  《人世間》的熱播並不是偶然,近年來,堅持現實主義創作的年代劇可以說是不斷涌現。書寫平凡人奮斗史詩、折射生活全景畫卷的《平凡的世界》,講述裝台人酸甜苦辣、為普通勞動者立傳的《裝台》,聚焦經濟改革社會嬗變、描繪個人命運浮沉起落的《大江大河》……這些現實而又厚重的劇集,點燃了觀眾追劇的熱情。

  談及這類作品的共同點,閆偉表示,它們往往以一個家庭或群體幾十年的發展變遷為創作藍本,通過講述具有中國特色的年代故事,深情回望一段百姓生活歷史,通過塑造極具時代印記的普通人,來凸顯時代對人的形塑,從而完成對歷史記憶的生動呈現。“創作者往往將創作視野聚焦於蘊藏在歲月褶皺裡的時光剪影,屢屢獲得觀眾歡迎和業界認可。”

  目前來說,年代劇的創作勢頭仍然比較旺盛。對於創作者而言,閆偉認為,能夠駕馭這樣的題材無疑是有難度的,需要有著深厚的生活積累、情感積累和創作積累,“但突破難點就是亮點,真正能夠讓作品史中有詩、詩中有史,才見創作者的功力。”

  “拍好年代劇的關鍵是‘講好中國故事’,用精彩而創新的表達詮釋好‘家國情懷’。未來還是要更好地走出之前在人物、情節、敘事等方面的固有藩籬,找到歷史和當下的精神契合之處,找到最能體現民族性的表達方式,在好故事中展現民族精神內核和優秀傳統文化。”閆偉強調。

  世間因人而美麗,生活因愛而火熱,時代因情而浩蕩,天地因義而廣闊。正如《人世間》主題曲中所唱到的:“平凡的我們,撐起屋檐之下一方煙火。不管人世間多少滄桑變化,祝你踏過千重浪,能留在愛人的身旁。”

(責編:李洋、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