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學黨史·辦實事 對話地方領導”

專訪|吉林市委書記賀志亮:在學習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 汲取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智慧和力量

謝龍 王海躍
2021年11月18日08:16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近日,中共吉林市委書記賀志亮就“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如何做到引導全市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採取哪些創新舉措”“如何深入了解群眾‘急難愁盼’,確保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等話題接受了人民網專訪。

專訪中,賀志亮介紹了廣大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生動實踐,表達了從黨的百年奮斗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奮力譜寫吉林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堅定信心。

採訪人:人民網吉林頻道總編輯 謝龍

專訪嘉賓:吉林市委書記賀志亮

吉林市委書記賀志亮(中)、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路(左三)等市領導參觀“奮斗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吉林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

人民網: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起步之年。請問,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吉林市是如何引導全市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的?

賀志亮:吉林市是一座具有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在抗日戰爭時期,涌現出了一大批革命英雄,形成了東北抗聯精神﹔新中國成立后,吉林市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重點地區,形成了吉化“四種精神”﹔新時期,我們在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發展經濟、應急處突中形成了“搖擼人”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五年內三次來到吉林,為吉林振興發展問診把脈,吉林市委堅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堅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深入開展學習“四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永葆初心,永擔使命,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淬煉政治能力、砥礪初心使命、汲取智慧力量,全方位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確保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深化黨史學習、感悟思想偉力。我們堅持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按照“清單化、圖表化、手冊化、模板化、機制化”的要求,謀劃設計17個方面41項工作任務,通過挂圖作戰的方式,一盤棋統籌、一體化推進。我們堅持聚焦“學”和“悟”這兩個關鍵環節,圍繞百年黨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組織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舉辦讀書班、“江城夜校”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班,組織開展座談會、研討會等,積極組建宣講團,分批次深入基層開展分眾化、互動式宣講3200余場……我們持續抓深抓實黨史專題學習,引導黨員干部真學深悟,從黨的奮斗歷程、偉大成就、寶貴經驗、革命精神、初心宗旨中深刻感悟思想偉力、實踐偉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用好紅色資源,凝聚奮進力量。我們堅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作為市委書記,我帶領市委常委班子深入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園、吉林石化公司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帶領市級領導參觀“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吉林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帶領新黨員開展入黨宣誓,用實際行動引領各級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全市上下堅持把紅色資源作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內容,採取“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等形式,利用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紅色研學活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一步感悟信仰的力量,堅定前行的信心。

吉林市委書記賀志亮(右一)在永吉縣卓遠高科技農業生態園調研現代農業建設和發展情況

——踐行初心使命,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四六四五”發展戰略,以“怎麼能行”“怎麼能讓基層行”“怎麼能讓企業行”為突破口,建立縣(市)區、開發區經濟指標“賽馬”機制、產業鏈招商月調度等工作機制,大抓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和工作落實,努力在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上破題開局。今年1月至10月,全市規模工業完成產值1409.9億元,同比增長25.1%﹔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85.3億元,同比增長30.5%﹔新簽約招商項目294個,投資額2392億元。我們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啟動長吉接合片區“百萬畝高標准農田示范帶”建設,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1030.2萬畝,還將以肉牛養殖為主的畜牧業作為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升級的革命性措施來抓,現在,全市肉牛飼養量達到95.4萬頭,佔全省飼養量的18%。我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制定出台《關於弘揚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家干事創業的若干措施》,建立領導包聯重點企業制度、常態化企業家溝通制度、企業家座談會制度,全市市場主體達到33.6萬戶,新登記市場主體4.1萬戶。制定出台《關於鼓勵高校畢業生擇吉留吉的若干措施》《關於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助推實施“四六四五”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及萬名學子助企興業、鄉村人才振興、重點產業高端人才引進等6個實施辦法,2021年至2023年每年拿出300名事業編制,定向招錄應屆畢業生下沉一線、服務基層。我們全面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新建社會投資工業類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低風險工程項目全流程審批壓縮至13個工作日以內﹔推行企業開辦“零收費”服務,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小時。

人民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特別是“我為群眾辦實事”這方面,有什麼創新舉措?

賀志亮:吉林市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堅持圍繞“實”字做文章,圍繞“辦”字下功夫,通過結對共建、完善機制、承諾踐諾等舉措,推動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突出“結對共建”,凝聚為民服務“向心力”。我們創新聯促模式,打破區劃限制,在農村圍繞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等方面開展“結對幫扶千村,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從機關、企業、學校、醫院、科研院所中,確定結對部門(單位),同時,鼓勵駐市中省直企業、高校、金融單位等黨組織以及全市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黨組織結合自身優勢,積極參與結對幫扶工作。目前,全市1383個村全部實現結對幫扶,村黨組織領富帶富能力和服務群眾能力明顯提升。我們在城市開展“四聯四促”行動,組織117個市直部門(單位)採取規模大的單獨聯、規模小的共同聯等方式,與100個社區完成對接,通過選派聯絡員、組織大走訪、按需開展志願服務等活動,不斷發揮資源優勢,推動人力、物力、財力等向基層傾斜,持續聚焦大事、難題,下“猛藥”、治“頑疾”,助推實踐活動提質提標、提速提效。

吉林市委書記賀志亮(左三)在高新區大正泰市場巡檢創城工作

——突出“承諾踐諾”,撐起為民服務的“大舞台”。我們通過召開全市實踐活動實事項目系列新聞發布會,圍繞城市管理、交通運輸、水利工程、鄉村振興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領域和事項,公開發布實事項目20項。針對已發布的實事項目,我們採取現場督導、隨機抽查等方式指導推進。同時,針對全市所有實事項目,採取雙周調度、月報告、季考評等形式,扎實推進落實。為確保已發布的實事項目取得實際成效,真正惠及於民,我們還組織新聞媒體深入實地跟進項目進度,以看實際進展情況、聽群眾親口評價、講媒體切身體驗為標准程序,認真驗收評估、了解群眾口碑、檢驗項目成效,推動每個實事項目落地落實,落到群眾“心坎上”。

——突出“常態長效”,架起為民服務“連心橋”。我們創新構建黨建引領“四張網融合”“五支隊伍聯動”“六步接辦”的基層民生治理“456工作體系”,讓各部門攥緊拳頭,形成齊抓共管民生問題的強大合力。建立由市縣鄉三級黨政班子成員擔任本級民生服務長,由村(社區)“兩委”成員擔任村級民生服務長的四級民生服務長制度。制定“四級吹哨、六步接辦”流程,規范了民生事件的處置步驟。建強以社工隊伍為基礎的“專業社工隊伍”,為常態長效開展實踐活動提供力量支撐,推動形成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共同為群眾辦實事的良好局面。

人民網:中央要求,黨史學習教育要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請問,貴地區是如何深入了解群眾“急難愁盼”,確保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的?

賀志亮:辦實事不是簡單幫錢幫物、搞花架子、堆幾個盆景。我們通過“線上”熱線電話、電視欄目等渠道廣泛收集社情民意,“線下”深入開展“大走訪”行動,突出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暢通群眾反映渠道,開通解決問題“直通車”。我們將12345便民服務熱線作為了解社情民意、傾聽群眾呼聲、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平台,受理廣大市民群眾反映的各類訴求。依托12345便民服務熱線、國務院“互聯網+督查”、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省長信箱”“市長信件”“民生訴求窗口”等多個渠道,廣泛受理民生問題。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們進一步提高熱線接通率,將接線員坐席由12個增加至40個,實現群眾熱線接通率100%。截至目前,12345便民服務熱線已受理各類問題16萬件,解答處理9萬件,轉部門辦理7萬件,辦結率97%,群眾滿意率98%。我們以“回應群眾關切,聚集實用信息”為出發點,在電視台創辦“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題節目——吉林百事通,欄目設立多部熱線電話,用以接收群眾反映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自今年3月欄目上線以來,直播熱線接線量已超過1.5萬次,通過採取記者親歷現場對問題進行曝光,協調相關部門接受採訪答疑解惑,跟蹤報道問題處理進度等形式,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5000余條。

吉林市委書記賀志亮(中)在昌邑區東局子街道欣炭社區,實地督導檢查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

——深入開展調研走訪,答好服務群眾“必答題”。我們將察民情訪民意作為開展實踐活動的第一步,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群眾、生產一線、下屬單位、內部職工和服務對象中,開展“大走訪”3.9萬次。我們聚焦群眾反映的共性需求和普遍性問題、亟待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以及長期未能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對照上級任務要求和巡視巡察反饋意見,全面深入查找為民服務和業務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短板,自查問題6985項,完成整改6538項。圍繞冬季供熱保障、小區物業治理、秸稈綜合利用等群眾需求及基層迫切需要推進解決的治理難題,開展26個專項行動,一大批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突出典型示范引領,打造為民服務“風向標”。我們聚焦黨員干部作用發揮,結合“作風建設年”,圍繞在高質量發展、保障民生、鄉村振興、便民利民、基層治理等工作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選樹表揚50個“為群眾辦實事”的“模范干部”,集中宣傳優秀事跡。針對農村、城市、機關、非公等重點領域,聚焦“強產業”“優治理”“轉作風”“促發展”辦實事,打造了“雙千幫扶”“紅色驛站”“四聯四促”等實事品牌﹔圍繞抓項目、抓招商、抓營商環境、抓民生服務,打造了“產業鏈招商”“怎麼能辦窗口”“為老為小關愛行動”“七邊六清”“走遍江城”等一批群眾交口稱贊的常態、長效實事品牌。通過集中展示各級黨組織實事項目成效,生動展現黨員干部為群眾辦實事的鮮活事例,形成了黨組織聚力攻堅、廣大黨員干部積極為民服務、全社會廣泛參與的生動局面。截至目前,市縣鄉村四級確定實事項目13052項,已完成9457項。全市黨員干部認領“微心願”2萬余個,已兌現1.5萬余個。

人民網:在建黨百年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裡,吉林是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的?

賀志亮:吉林市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現有150余處東北抗聯舊址、950余件東北抗聯館藏文物,市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個。這份彌足珍貴的紅色文化資源,蘊含著我們“從哪裡來”的精神密碼,也成為我們“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我們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堅持把紅色文化融入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面對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我們堅持把公共文化建設資金向基層和農村傾斜,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建成全市縣、鄉、村便捷高效的三級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充分發揮城市社區閱讀空間、農家書屋及各級圖書館、文化館(站)作用,舉辦紅色文化展覽、設置紅色文化專欄、講述紅色文化故事,使紅色文化軟實力通過公共文化設施的傳導轉化為精神驅動力。加強紅色資源系統保護,修繕魏拯民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場館,推動紅色文化設施與公共文化場館的融合。建好用好吉林市黨史展陳,生動展示黨領導吉林市人民走過的艱辛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整合全市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資源,推出7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滿足各級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紅色教育需求。加強城市黨群服務體系建設,打造51個社區“紅色驛站”,為流動黨員和老黨員老同志黨史學習教育提供平台場所。

——堅持把紅色主題融入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以東北抗聯豐功偉績為體裁,精心編排大型現代吉劇、歷史文獻紀錄片及紅色題材電視劇,再現楊靖宇、魏拯民等吉林省代表性革命人物的英雄事跡。堅持把紅色做成特色、用經典帶動流行、以主流引領多元,唱響紅色文化,重塑人們的精神家園,舉辦文藝演出、音樂會等,營造了“黨的慶典、人民的節日”濃厚氛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題材“紅色電影進萬家”公益展映活動5000余場,受眾20萬余人。

——堅持把紅色教育融入公共文化服務空間。我們堅持把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園、勞工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為公共文化服務主陣地,廣泛開展“四史”群眾性宣傳教育,組織黨員干部、群眾紅色研學活動500余場﹔圍繞“永遠跟黨走”主題,廣泛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組織各級黨組織書記、黨員領導干部、優秀共產黨員、老黨員等講黨課120余場,組織專家出版紅色書籍,創作“漫‘話’江城黨史”新媒體產品,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提供權威學習資料。組建由抗戰老兵、退役軍人、現役軍人、史館講解員組成的“江城英雄事跡”宣講團,深入機關、學校、企業、社區開展宣講活動40余場﹔面向青少年群眾,開展“紅色故事我來講——爭做紅領巾講解員”等青少年心向黨教育活動,使廣大群眾、青少年在紅色故事中感悟紅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堅定跟黨走、感黨恩的信念和決心,為吉林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了有力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