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一汽頻頻大動作,背后“內核”究竟有幾般

2021年09月15日11:46 | 來源:中國吉林網
小字號

  中國汽車工業已經走過60多年的歷程,經歷了自力更生和改革開放的時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支柱產業。

  今天的主題,聚焦“共和國長子”——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今年以來,特別是下半年,一汽集團大動作不斷,頻頻引發關注。這些大動作,都有關戰略合作、深入合作、戰略簽約……

圖片來源:中國一汽微信公眾號截圖

圖片來源:中國奧委會官方網站截圖

  按照時間線,帶您先梳理一下。

  7月15日,一汽與中興通訊在長春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汽車電子、5G行業、產品服務、數字化及品牌建設五大業務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加快5G新應用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共同打造5G行業應用示范。

  8月20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一行訪問一汽,雙方進行座談交流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汽車服務生態、共創美好生活。

  9月9日,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省委副書記、省長韓俊一起在長春會見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一行。在吉期間,雷軍一行還到中國一汽集團就合作事宜進行深度對接洽談。

  9月10日,國家體育總局、吉林省人民政府、中國一汽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一汽向奧運金牌獲得者贈送紅旗轎車。首款國產雪車裝備亮相並交付使用。

  看到這裡也許網友們不禁會想,一汽一系列重大戰略合作的背后意味著什麼?

  記者通過梳理脈絡深入分析了一汽頻頻大動作下的“內核”。

  內核1:加強核心技術合作

  資料顯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通訊),是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上市公司。主要產品包括:2G/3G/4G/5G無線基站與核心網、IMS、固網接入與承載、光網絡、芯片、高端路由器、智能交換機、政企網、大數據、雲計算、數據中心、手機及家庭終端、智慧城市、ICT業務,以及航空、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傳輸設備。

  關於汽車電子業務,中興通訊表示,公司在今年3月設立汽車電子團隊,經過調研和研討,公司將汽車電子業務定位為數字汽車基礎能力、核心部件提供商,智能網聯產品和方案提供商,致力於與合作伙伴一起為智能汽車提供個性化、極致駕乘體驗,共同建設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強大的雲。相關產品涉及:汽車電子相關芯片、基礎軟硬件平台、智能駕駛算法、車路協同的智能網聯產品等。

  中興通訊具備做汽車電子的基礎能力,對行業的了解還需要逐漸深入,初期主要聚焦與傳統頭部車企的合作。今年7月和8月,公司分別與中國一汽和上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在中國一汽,雙方將加強在核心技術,尤其是芯片和基礎軟件領域的合作,重點探索整車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從芯片定義、架構設計、算法與IP嵌入、測試驗証、車用操作系統、虛擬化軟件、軟件中間件等方面開展合作。

  內核2:打造汽車服務生態

  一汽與萬達方面其實早有合作。

  2015年8月,一汽-大眾奧迪與萬達院線達成戰略合作。雙方整合優勢資源,在品牌體驗、會員服務,以及互動娛樂營銷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據了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先后在大連、長春與當地政府和企業相關人士進行工作交流,合作內容涉及汽車服務生態、文旅、體育等。萬達在東北地區的布局受到關注。

  一汽與萬達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完成后,雙方將在今后攜手打造汽車服務生態。根據此次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一汽與萬達集團將圍繞打造汽車服務生態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雙方將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開創品牌營銷、渠道拓展、跨界合作新模式。

  這次萬達加碼大連、長春投資,助力長吉圖、遼寧沿海振興,是東北萬達有史以來最大投資官宣,僅生活配套就達300億。

  內核3:與小米合作造車

圖片來源:新華每日電訊網站截圖

  今年3月30日,小米集團發布公告稱,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經董事會批准立項,小米將為此初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未來十年投資100億美元。

  9月1日,雷軍正式宣布小米汽車正式注冊,公司名為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億,雷軍擔任法人代表。

  信號已經非常明顯,小米要進入汽車領域。

  自官宣造車以來,雷軍頻繁走訪車企和供應鏈企業。團隊拜訪並深度溝通交流十多家業內同行及合作伙伴,同時推進汽車的產品定義和團隊搭建。

  小米造車的“野心”很大。

  記者了解到:小米汽車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出車,此后三年每年推出一款新車,三年的總銷量要達到90萬輛。

  相關數據顯示,小米目前投資布局有關智能汽車領域企業共有56家,其中智能駕駛布局17家企業,智能電動布局6家企業,智能座艙布局7家企業。

  雷軍表示,一定搶抓汽車產業與消費電子深度融合的有利契機,充分發揮自身科技創新和生態整合優勢,主動加強與吉林汽車企業對接合作,更好地夯實汽車生產基礎,努力打造高品質汽車產品。

  一汽與小米合作造車,勢必將再次攪動新能源汽車市場。

  內核4:把握住雪車國產的“生命線”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9月10日,由一汽集團、航天科技聯手研發的國產雪車正式向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交付,本次交付的國產雪車有2人雪車、4人雪車兩種制式,屆時將出現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與此同時,一汽也正式啟動向運動健兒交付紅旗H9。

  國產雪車“零”的突破,亮相2022北京冬奧會,這才是一汽作為“國之重器”的內核所在。

  簽約環節中,紅旗和冬運中心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紅旗品牌正式成為中國雪車國家隊、鋼架雪車國家隊、雪橇國家隊的戰略合作伙伴。

  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介紹,煥新上市的紅旗H5、HS5、HS7以及氫能汽車將為冬奧會提供車輛服務保障,將深化與國家體育總局的戰略合作。

  中國雪車運動起步較晚、研發基礎薄弱,雪車裝備制造因技術含量高、制造工藝復雜,此前一直為國外所壟斷。這款國產雪車的問世,真正讓雪車這一高科技運動裝備的整條“生命線”都牢牢把握在了中國手裡。

  重大意義,不言而喻!

  “一汽作為共和國汽車長子,傳統的制造業龍頭企業,在新時代、‘新四化’發展背景下,一直在主動積極地與合作伙伴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謀發展,體現了引領中國汽車技術創新的先鋒作用及對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吉林大學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胡宏宇教授說。

  產業布局,多點支撐,一汽的藍圖投射很廣。

  胡宏宇教授表示,在帶動產業發展的同時,一汽對吉林省地方及周邊上下游科技、制造產業的發展也具有很好的幫扶作用,能夠促進汽車城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復蘇

(責編:關思聰、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