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凝心聚力謀打贏 千錘百煉勵精兵——吉林省消防救援總隊開展重特大化工火災跨區域增援實戰演練

2021年08月05日16:52 | 來源:吉林消防
小字號

凝心聚力謀打贏,千錘百煉勵精兵

為推進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化工災害事故滅火救援專業力量和能力體系建設,檢驗化工滅火救援技術培訓成果,7月15日,吉林省消防救援總隊在鬆原市組織開展了重特大化工火災跨區域增援實戰演練。

總隊高度重視此次演練,總隊長王獻忠親自組織研究方案,要求按照化工火災事故的客觀發展規律和處置程序逐步實施,把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考慮周全、設置到位,對隊伍的作戰能力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副總隊長胡玉鵬率總隊“一部六組”人員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靠前指揮。

此次演練,聚焦歷年來國內發生的重特大化工災害事故滅火救援難題,結合吉林省鬆原市石化救援實戰訓練基地現有儲罐和裝置,按照化工火災發展規律和特點,假設容積5000m3的1號原油儲罐遭雷擊爆炸,形成儲罐敞開式燃燒,防護堤內形成大面積池火,著火罐自動排水裝置損壞,火勢直接威脅毗鄰的3個5000m3原油儲罐、總儲量20000 m3的汽柴油罐區以及周邊的化工裝置區和丙烯罐區,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控制,將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模擬事故發生后,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立即啟動單位應急預案,技術人員第一時間實施工藝處置,企業專職消防力量到場實施先期處置,控制火勢蔓延,同時向鬆原市消防救援支隊119指揮中心報告警情。接警后,鬆原市消防救援支隊立即啟動重特大化工災害事故滅火救援預案,調派支隊重型化工滅火救援編隊、吉林油田消防支隊,以及全省化工救援技術培訓班學員和市公安、應急、供電、醫療、環保等社會聯動力量290余人到場處置。總隊接到報告后,立即啟動重特大火災事故應急響應,調派長春、吉林和白城支隊4個舉高噴射單元、4個滅火冷卻單元、2個遠程供水單元和2個泡沫液輸轉單元等30台消防車、135名指戰員進行跨區域增援。

9時05分,轄區救援力量到場后,迅速依托DCS控制室、無人機偵察了解情況,部署力量協同企業專職隊加強冷卻控制。

9時25分,鬆原支隊全勤指揮部及市區增援力量到達現場,經偵察發現,1號罐有沸溢噴濺的征兆。一旦發生沸溢噴濺,必將嚴重威脅作戰人員的生命安全,現場指揮部當機立斷組織及時撤離,並部署遙控炮繼續進行不間斷冷卻。

9時28分,參戰人員剛剛撤離至安全區域, 1號罐就出現了沸溢噴濺,漫天“火雨”覆蓋了參戰人員剛剛撤離的陣地。

9時35分,經無人機偵察,1號儲罐恢復穩定燃燒,但防護堤內因沸溢噴濺出現大面積流淌火,嚴重威脅臨近儲罐,現場指揮部立即組織參戰力量重返陣地,採取池火疊加操法迅速扑救流淌火,並繼續冷卻1號儲罐。

10時10分至11時,1號罐又先后發生了兩次沸溢噴濺,參戰人員與火魔展開了拉鋸戰,並最終穩定控制了火勢。

11時15分,現場作戰力量到場採取“三結合”的戰術,分區域分別對1號儲罐、臨近儲罐,以及丙烯球型罐區、丙烷臥式罐區、化工裝置區進行控火、滅火和冷卻﹔遠程供水單元和泡沫液輸轉單元持續加強滅火劑供給,最終完全消滅了火勢,保護了整個廠區的安全。

此次演練重點圍繞接警調度、途中指揮、工藝處置、指揮體系搭建、偵察評估、內攻作戰、緊急避險、應急通信、戰勤保障、社會聯動等10個作戰環節,進行了“全要素、全過程”展示。採取了隨機導調、分段推演、現場示教的方式,打破了常規、創新了模式。一是導調示教內容豐富。圍繞石油化工各類儲罐和裝置在生產、加工、儲存等環節可能發生的災情,規范了沸溢噴濺情況下的緊急撤離,實踐了工藝處置、冷卻抑爆、強攻滅火、遠程供水等多項實用實訓操法,對舉高噴射、滅火冷卻、遠程供水、泡沫液輸轉等作戰單元的作戰效能和裝備單體效能進行了校驗,有效檢驗了各參演單位的實戰處置能力。二是現場處置程序規范。從企業初期處置到轄區消防力量到場,從化工專業編隊調派到應急聯動跨區域增援,演練隨著災情的逐步過大,實現了企業、屬地支隊、增援支隊、總隊的分級響應,彌補了以往化工火災演練中環節流程缺失、工藝處置空白等問題。三是突發情況應對得力。在隨機設置的災情中,導調員現場命令下達及時准確,參演隊伍緊貼實際按程序展開,技戰術措施運用合理,體現了救援力量較強的專業素質和協同作戰能力。

演練結束后,現場指揮部組織召開了講評會,胡玉鵬副總隊長對此次演練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也指出了在應急響應、聯合作戰、通信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一是真演實練提升隊伍作戰能力。要固化和推廣“實景、實兵、實裝、實戰”演練模式,在訓練方法上做好“演、練、考、教、學”的同步開展,利用分段式展開、研討式推演,邊導調、邊教學、邊演練、邊提升,切實做到演有所獲、練有所得。

二是強化事故處置技戰術研究。要加強與企業專職消防、社會聯動力量的聯合實戰演練力度,在演練中磨合機制、檢驗程序,不斷改進和完善針對性強、實用性高的處置程序和方法,注重培養和保留業務骨干,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全面提升隊伍技戰術水平。

三是加大特種車輛裝備配備力度。要在對本地石化企業安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提請政府加大化工火災扑救、危化品事故處置專用特種車輛裝備的投入,加強大功率消防車、高噴車、遠程供水系統等車輛裝備配備和滅火藥劑儲備,健全完善緊急調運機制,確保能夠滿足最大、最難、最不利的災害事故處置需要。

四是立足災害特點研究處置對策。各單位要結合轄區內石化產業布局、規模和工藝上的不同,以及潛在的安全隱患和風險,組織專門力量深入石化產業園區和重點企業進行調研,全面、系統、深入地排查和摸清轄區單位工藝流程、生產儲存物料性質、數量等內容,分析研判易發災情,研究全過程處置對策和程序。

五是總結固化化工災害事故處置經驗。要對演練中的處置行動流程、技戰術運用、戰斗作風養成、通信與戰勤保障等環節進行及時總結,圍繞提高隊伍整體作戰能力這個中心任務,以“能打仗、打勝仗”為落腳點,總結固化實戰經驗,深入查找問題短板,持續深化滅火救援技戰術研究攻關,不斷提高專業處置能力和安全施救水平。

(責編:李洋、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