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慶祝建黨百年·感言

人民日報:傳承紅色基因 共創美好未來

2021年07月02日09: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始終飽含對黨和人民的熱愛

  李大釗之孫、水利部水文局退休工程師  李亞中

  100多年前,作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我的祖父李大釗為中國的未來奔走吶喊。他致力於傳播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並滿懷信心地預言:“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27年4月6日,我的祖父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卻始終堅守信仰、初心不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4月28日,李大釗英勇就義,時年38歲。

  祖父的偉大人格一直激勵著我們后輩。祖父的主要精力沒有放到“小家”,而是為謀求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奮斗。不過,一旦有機會,他便會用各種方式教育培養子女,以身示范、潤物無聲。在祖父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我的父親也走上了革命道路。父親也以祖父為榜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子女。

  受祖父和父親影響,我在22歲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如今已有45年黨齡。在祖父的事跡與精神感召下,我們后輩始終飽含對黨和人民的熱愛,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奮斗。我年輕時當過鐵路工人,做過鉗工,大學畢業后進入水利部工作。作為一名工程師,我參與了我國水利信息化從起步到快速發展的過程。我所在的團隊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每當研究工作遇到困難時,想一想祖父,又充滿了干勁。

  退休之后,我把主要精力放在對祖父生平及作品的研究上,挖掘他的奮斗故事,讓祖父的精神影響更多人。許多機關單位、高等院校、中小學校等邀請我去交流,針對不同的人群,我會專門備課,更好引導他們學習祖父的革命思想、崇高精神、偉大人格。

  祖父犧牲距今已94年,他為共產黨人作出了表率。他是信仰堅定、對黨忠誠,堅守初心、為民造福,勇於擔當、敢為人先,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堅持真理、實事求是,清正廉潔、品德高尚的表率,激勵著我們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本報記者潘俊強採訪整理)  

  

  我們有著更美好的明天

  方志敏女兒、江西省方志敏研究學會名譽會長  方  梅

  我與父親方志敏見面次數不多,但父親的事跡和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

  父親先后擔任贛東北省、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10軍政治委員,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1934年11月底,父親率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上,至皖南遭國民黨軍重兵圍追堵截,苦戰兩個多月后,終因寡不敵眾,不幸被俘。

  1935年8月6日,父親英勇就義。在自述書上,他寫下了無限忠誠:“我願意犧牲一切,貢獻於蘇維埃和革命。”那一年,我隻有3歲。

  我的名字是父親取的,他希望我像嚴冬的梅花一樣擁有頑強的生命力,斗雪迎霜。我從小被寄養在鄉下,18歲以前沒有上過學。后來,母親找到了我,並把我送到烈士子弟學校。幾年后,母親送給我一本書,那是我識字后獨立閱讀的第一本書。書的扉頁上寫著:“梅兒,這本書是你爸爸在獄中用血淚寫出來的遺言,你要反復地精讀,努力地學習,用實際行動來繼承你爸未竟的事業!”這便是父親的遺作《可愛的中國》。盡管當時還有許多字不認識,但我感受到了父親對黨、對革命、對祖國深深的熱愛。

  1958年夏天,我到瑞金大學圖書室工作,讀了許多書,包括《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清貧》等,對父親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漸漸地,一個想法在我心裡萌生——我要為父親作傳。1986年退休后,我全身心投入到尋訪父親革命足跡的工作中。

  我跑遍了父親生活和戰斗過的每一個地方,走訪了上千人,寫了幾百萬字筆記。1999年,我創作的《方志敏全傳》出版。2006年5月,我完成了《方志敏和他的親人們》一書。現在,我正在創作《方志敏和他的戰友們》。

  “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父親在《可愛的中國》中展示的藍圖已變成現實。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有著更美好的明天。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這一切,我衷心擁護黨、感恩黨!我雖已年近九旬,但是父親的故事還要一直講下去,講給更多人聽。

  (本報記者王丹採訪整理) 

  

  將青春和熱血奉獻給這片土地

  楊靖宇曾孫、吉林省磐石市煙筒山鎮石虎溝村駐村第一書記  馬鋮明

  1940年2月23日,我的曾祖父、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楊靖宇,在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間,孤身一人與敵人周旋5個晝夜后,終因彈盡糧絕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將他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

  幾十年來,曾祖父的故事被拍成電影、寫進書本,我深受感動和鼓舞。2018年,還是天津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大四學生的我,參加了一次“重走抗聯路”活動,踏尋曾祖父的戰斗足跡。我深深感悟到,正是對黨的無限忠誠,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使他無怨無悔、視死如歸。而這種精神,也鼓舞我沿著他的足跡,在這片土地上接續奮斗。

  2019年8月,我收到多家公司的入職邀請,有機會留在大城市工作。但思慮再三,我選擇成為一名選調生到基層工作,在曾祖父戰斗過的地方書寫青春。

  2019年8月底,我來到靖宇縣靖宇鎮保安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到村裡的第一天起,我就包保了11戶貧困戶共計19人。近兩年來,我與駐村工作隊隊員們每天在忙碌中度過,也愈發理解了這份工作的意義。

  村民時彥民身患重病,在我的積極協調下,他通過醫保報銷了90%的醫藥費,減輕了經濟負擔﹔村民姜玉國曾因病致貧,在我的幫扶下,他家住上了新房,還申請了村裡的養牛項目,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看到鄉親們臉上的笑容,我更加堅定了畢業時的選擇。

  2019年底,保安村134戶239人全部實現脫貧。現在,我們又投身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工作中,鋼架蔬菜大棚等建設項目已經全面鋪開……

  保安村4公裡外,就是曾祖父犧牲的地點。曾祖父像一盞明燈,一直照亮著我,指引著我,扎根基層,將青春和熱血奉獻給這片土地。

  (本報記者李家鼎採訪整理)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