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淨月高新區“五個強化”推進高技術企業培育

2021年01月15日20:04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近日,長春淨月高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再創新高,達到265戶,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翻番式增長。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2020年,淨月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獲批數量逆勢而上,當年新獲批151戶,佔全省新獲批高新技術企業的七分之一。據了解,從2016年的12戶增長到目前的265戶,全區高技術企業數量4年增長22倍。

近年來,淨月高新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內培外引”,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形成了以政策激勵、培訓宣傳、孵化培育、平台支持、服務推進為主體的一套完整的工作措施,開啟了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從一個到一群,量變引發質變”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跑出了淨月速度,打造了淨月模式。

強化政策激勵。為支持和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和發展,淨月高新區先后出台了《淨月高新區促進創新創業政策》《長春淨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新券試行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對高新技術企業給予認定獎勵,並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企業提供申報服務,盤活科技創新資源,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截至目前,已累計兌現落實政策資金6000余萬元,為企業實現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撐。

強化培訓宣傳。通過每年舉辦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工作會議,加強區內企業對高新技術企業整體認知。包括普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更名等申報材料准備的要點及申報流程,以及高新技術企業專項審計報告及財務審計報告要求等重點內容,幫助企業掌握申報條件、查找企業自身差距和不足。同時,淨月區還搶抓國家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政策機遇,積極宣傳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收優惠、研發費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技術合同登記稅收優惠、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等諸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靠攏。

強化孵化培育。在政策激勵的基礎上,淨月高新區還不斷打造孵化場地,拓展高新技術企業落位空間。淨月高新區採取“統籌定位、政策引導、合作共建、嫁接移植”等多種方式,一手抓培育、一手抓引進,孵化載體建設取得了突破性成效,成功探索了科技孵化載體建設的“淨月模式”。孵化載體建設從零起步,利用五年時間,打造了29個孵化載體,其中國家級孵化載體6個,省級孵化載體6個。通過不斷完善孵化體系、建設孵化載體、孵化優質企業,至今已從孵化載體中培育出高新技術企業133戶。

強化平台支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重要方面,淨月高新區通過創新研發平台建設,全面提升企業內部“科技含金量”,提高企業申報成功率。區內建立了高效、協同、開放的技術創新體系,一方面,完善光電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生態農業等技術服務平台,整合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實驗、檢測等資源,建立開放共享的開放實驗室,全方位營造企業自主創新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聚集科技創新資源,利用國家“雙創升級”專項資金打造的生物醫藥公共技術研發平台、光電子產業研發平台等5個平台,全方位營造企業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

強化服務推進。通過建設完備的服務體系,打通創新創業服務鏈條,為區內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服務,進一步推動企業向“高和新”的方向發展。近年來,淨月高新區引進和打造了一批優質創新創業服務機構,為創業企業提供科技金融、創業培訓、知識產權、技術交易、檢驗檢測認証、科技咨詢6大類百余項服務內容。推行創業導師制度,與國內外眾多知名創業導師簽約,為創業者在發展、管理和運營企業過程中產生的難題,提供解決方案。

高新技術企業不斷涌現,新業態茁壯成長,創新驅動發展釋放出越來越多活力,成為支撐淨月區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長春通視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是由中科院光電領域專家團隊創業發展的研發型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注於動基座圖像獲取、視軸穩定、目標瞄准等光電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2014年入孵區自營孵化器,2016年獲批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復審。經過幾年發展,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機載光電設備領域品類最全的單位,2020年上半年,公司獲得B輪融資。吉林微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以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無人駕駛雙創公司,2020年初入駐區自營加速器,並於當年成功被獲批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經營行業屬於淨月高新區重點支持的數字產業,主營智能無人駕駛汽車研發業務,已成為一汽集團供應商,定制車領域獨家供貨,算法和軟件開發部分供貨。吉林羽麥航空有限公司創始人團隊2017年從南方回鄉創業,入孵區自營孵化器,2020年獲批為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致力於無人機生產研發、產品銷售、植保服務、教育培訓及其相關行業應用服務於一體。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公司產品已被廣泛應用於警察、武警、影視、消防、新聞、救援、農業、環保、野生動物保護等領域,並不斷的融入新的行業應用。

下一步,淨月高新區將對照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實施創新主體梯度培育計劃,不斷完善政策投入和科技金融支撐體系,著力在激發創新活力的“軟件”上下功夫、求突破,引導科技創新主體持續健康發展,全力支撐淨月高新區“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戰略。力爭在2025年,以本土企業培育發展塑造高新名片,挺起高質量發展“脊梁”。

(責編:王海躍、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