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雙陽:立體化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

王海躍

2020年10月22日15:44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草莓做出大文章,梅花鹿帶領百姓致富,文化內涵助力鄉村發展,現代科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近年來,長春市雙陽區積極搶抓鄉村振興有利契機,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時施策,推動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以“延長、拓寬、增高”的立體化發展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延長:延伸產業鏈條 傳統農業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

走進雙陽區鹿鄉鎮,道路兩旁鹿產品經銷店鱗次櫛比﹔長龍鹿業有限公司內,各種鹿產品琳琅滿目。

長龍鹿業有限公司的鹿產品。王海躍 攝

“我家從爺爺那輩就開始養鹿,當初是五六十頭,經過三十來年的發展,現在已經一千多頭了。不只是鹿的數量增加了,以前只是單純的養殖,現在養殖、加工、研發、銷售等都是一體化的。”90后大學生張哲源向大家講起了自家鹿產業的發展歷程,“大學畢業后我在南方工作,發現南方人特別喜歡鹿產品,並且把鹿的生意做得特別好,而我們鹿鄉鎮的鹿產品在全國知名度並沒有那麼高。我就想,我一個地地道道的鹿鄉鎮人,為什麼不能把家鄉的好東西推廣出去呢?”帶著這份情懷,他選擇了回鄉二次創業。

長龍鹿業有限公司養殖的梅花鹿。王海躍 攝

張哲源回到家鄉后,為傳統農業增添了現代化發展力量。電商做起來了,生意也變好了。“之前店裡一天有二十單生意都是最好的時候了,自從開始了電商,生意比以前好太多了,基本每天成交量都超過一千單,趕上節日做一做促銷活動,最多的一天成交了七千多單。”張哲源說。

據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黨委書記李冰介紹,目前全鎮鹿存欄14萬頭,養鹿戶1萬多家,中小型鹿場1400個﹔現有生產研發類企業40多家,其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家,從事梅花鹿生產經營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200余家﹔研發了十大類1000多個品種,實現了藥品、保健品、飲品等多個方面的突破﹔經銷店鋪821家,直播帶貨、電商銷售等新業態新模式成為交易新常態,平均每30秒左右就有一件快遞從鹿鄉鎮發出。2019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5850元,高於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1萬余元,鹿業已經成為全鎮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拓寬:鄉村文化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

“鹿神舞”和花棒秧歌融匯了薩滿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精華﹔中國雙陽梅花鹿採茸節、鹿鄉大集中國鹿產業發展大會等大型活動匯集八方來客﹔“鹿鄉人家”“鹿苑農舍”“盤古新屯”年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億元﹔神鹿橋和仙路橋改擴建、沿線村屯打造、神鹿橋廣場建設、綠化美化亮化提升等重點工程建設,實現了鎮域設施服務便捷高效。鹿鄉鎮按照“讓鄉村更像鄉村、保持鄉村風貌”的基本原則,注重鹿文化符號植入、藝術傳承和品牌打造,打造了鹿文化的傳承傳播平台,真正使鹿鄉鎮根植在文化之上,讓文化流淌於小鎮之中。

在雙陽,像鹿鄉鎮這樣將文化融入產業,不斷豐富產業發展內涵的地方不在少數。近年來,雙陽區依托現代農業,堅持打好“融合牌”“聯合牌”以及“結合牌”這三張牌,大力培育健康養老、旅游休閑、文化娛樂等新業態。

據長春市雙陽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秘書科科長閆凱歌介紹,神鹿峰旅游度假區、將軍泉田園綜合體、肚帶河花海等農業嘉年華項目發展到30余個﹔鹿文化博物館、馬文化博物館、蜜蜂文化科普館等有效傳承了鄉村文脈﹔以小石村為代表的鄉村旅游型、以將軍村為代表的影視文創型、以黑魚村為代表的三產融合型“一品村”等以美麗環境催生了美麗經濟。

增高:以創新謀發展 向科技要效益

在雙陽,智慧農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以國信生物質循環農業、奢嶺草莓產學研一體化為代表的農業新技術新模式引領全省。

走進國信,“生態循環農業”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看這些餐廚垃圾,對黑水虻來說卻是上好飼料。黑水虻吃掉垃圾,對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處理,處理后產生花土的同時,還可收獲黑水虻幼虫,生產昆虫蛋白,實現高值化利用,已成為解決城鄉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據長春國信現代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音介紹,城鄉垃圾和動物糞便循環再利用以及秸稈和畜禽糞便綜合再利用“生態循環農業”項目,能夠為農業地面源污染、土壤修復、降低農殘和農民增收等方面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

餐廚垃圾循環再利用。王海躍 攝

餐廚垃圾循環再利用后產生的花土。王海躍 攝

不僅如此,國信農業還不斷創新,致力於解決蔬菜生物防治、東北溫室授粉、溫室虫害等問題。在做大做強有機農產品全產業,發展有機綠色食品及配套產業的同時,堅持龍頭企業帶動一產、開拓三產,實行農業技術體系全產業鏈緊密聯結,著力建設產、學、研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示范區。經過幾年不斷的發展壯大,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收到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帶動了周邊一大批家庭農場和中小農業企業生態鏈條,增加了上千個就業創業崗位。

提到草莓小鎮,大家都知道是產草莓、賣草莓的地方。而在奢嶺草莓小鎮,這裡還以科技手段培育草莓苗進行銷售。“這些都是用草莓苗匍匐莖的莖尖培育出來的,上面都標著日期,大約45天培育成功后,再把他們栽種到剛才智能溫室裡。這種草莓苗抗病高產,銷售草莓商品苗效益非常可觀。” 據奢愛良蔬有機果蔬農場經理孫國忠介紹,年銷售草莓商品苗純收入2000多萬元。目前,公司帶動合作社、家庭農場30多個,在公司務工的農民100多人,人均增收5000元至1萬元。

草莓苗培育。王海躍 攝

智能溫室內的草莓苗。王海躍 攝

“這個活自由,家裡沒事兒就過來,有事兒也可以回家。我在這一天能賺三百來塊呢,有干得快的一天賺四百也不是問題。”愛國村村民說。

據雙陽區奢嶺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大鵬介紹,奢嶺草莓小鎮現有果蔬設施建設佔地面積375公頃,棚室1078棟,已有綠色農產品認証2個,認証面積1910畝﹔有機農產品數量47個,認証面積3245畝。2019年奢嶺草莓種植面積33萬平方米,產量突破100萬斤,銷售額達3000余萬元,帶動當地就業人員累計14000余人,長期就業478人,帶動精准扶貧戶43戶68人,農民工打工收入達700余萬元,帶動周圍餐飲旅游業等收入達1000余萬元。 

(責編:王海躍、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