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九台: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擘畫新時代“三農”壯美畫卷

王海躍

2020年10月15日22:26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隨風起伏的金黃稻田,平坦整潔的鄉間小路,村民臉上的幸福笑容……走進長春市九台區,一幅農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展現在眼前。

農業興 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紅光村共建設了268公頃的高標准農田,結合種養等產業發展實際,紅光農機化生產專業合作社實施‘田、土、水、路、電、網’等工程綜合開發,使水稻實現規模化、規范化、高效化生產。”長春市九台區龍嘉街道黨工委書記林海說。

九台區紅光村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王海躍 攝

稻田收割(九台區委宣傳部供圖)

紅光村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實行機械化生產、標准化作業、規模化經營的運行模式,水稻機插率提高到98%,機收率提高到95%,水稻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98%。利用水稻秸稈還田、綠色防控病虫害、稻田養鴨、稻田養蟹、稻田養魚等技術,既減少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經濟效益,有利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保証了稻米新鮮度及食味感。

稻田養蟹(九台區委宣傳部供圖)

好稻米不僅要在種植和生產上找對路,也要在加工和利用上下功夫。“這些廢棄的稻殼和碎米等,之前都低價賣了,現在我們用廢棄稻殼生產面膜、貓砂、減肥纖維食品、保健食品和米糠油,用稻草加工成榻榻米出口,變廢為寶,實現了稻米副產品的綜合利用。”據吉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大為介紹,紅光村高標准農田示范區深入推進一二三產融合,在做好現代農業發展的同時,持續推進稻米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

稻米精深加工產品。王海躍 攝

農村美 新農村宜居幸福

九台區以完善設施、整治環境為抓手,改變村容村貌,培育鄉風民風,一個個小村落變為舒適宜居的幸福家園。

在九台區波泥河街道清水村,文體活動廣場、便民超市等一應俱全,生活設施齊全了﹔鄉村小路干淨整潔,庭院內外環境優美,人居環境變好了﹔村民們自發組隊跳廣場舞,村裡開展文明實踐“十星級文明戶”,設立“鄉賢榜”“好人榜”“光榮榜”等,村民精氣神足了。

清水村星級文明戶展板(九台區委宣傳部供圖)

“除了土地流轉的錢,我們兩口子每年在這兒打工的收入也多了不少。書記帶我們種樹種花,不隻讓我們賺到了錢,現在生活環境也比以前好太多了,你看這村庄多漂亮。晚上吃完飯還能去跳一跳廣場舞,這日子多好啊。”九台區波泥河街道清水村55歲的村民仵鳳芝感慨道。

“遮陰網布遍地蓋,房前屋后不種菜。剪子磨的比刀快,村民打工不對外。”清水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堅持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大力發展苗木花卉特色產業,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集體經濟發展、集體經濟帶領庭院經濟發展的模式,突出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著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全力打造集農旅觀光、休閑養生為一體,且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美麗鄉村。

農民富 鼓口袋也富腦袋

走進九台區土們嶺街道馬鞍山村氿遇山居南果館,綠植郁郁蔥蔥、長勢甚好。

“這裡百分之七十的植物是咖啡豆,剩下百分之三十是香蕉、芒果等南方植物。我們在旁邊還建造了咖啡廳和鄉村振興學校,將結合鄉村振興培訓學院研學教育功能,為村民培訓咖啡制作技術,培訓農村適用人才,同時開展咖啡豆的加工及銷售,提升產業附加值。”吉林省亞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亞光說。

氿遇山居南果館。王海躍 攝

據介紹,氿遇山居南果通過“企業+基地+農戶”模式與村集體、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優勢互補、利益共享。打造集現代化種植、加工、農業科技研究與推廣、科普教育、旅游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標准化新型農業產業示范園,同時帶動周邊村屯、鄉鎮共同發展。

在九台區,三下江南戰役紀念館、馬鞍山村史館、紅光村史館、九台稻米產業展覽館等文旅產業項目變“輸血”為“造血”,作為旅游項目對外開放的同時,也能夠讓村民了解更多知識,豐富頭腦。

近年來,長春市九台區依托自身資源優勢,深挖文化底蘊,把發展現代農業、文化旅游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摸索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路徑。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九台正呈現著可喜變化。    

(責編:王海躍、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