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抗聯故事,再現崢嶸歲月,緬懷先烈﹔傳承革命精神,穿越時空隧道,輝映未來!
為弘揚抗聯精神,培養紅色基因。敦化市將文化旅游與革命舊址、文物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相結合,設計紅色主題文化旅游線路:寒蔥嶺紅色教育體驗基地——保中橋抗聯遺址(深山紅色旅游景區)——陳翰章烈士陵園——北山烈士陵園(北山公園)——沙河沿日偽機場
寒蔥嶺紅色教育體驗基地
寒蔥嶺紅色教育體驗基地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位於敦化市寒蔥嶺林場,開發的項目有東北抗聯密營遺址遺跡,東北抗聯寒蔥嶺密營文化展覽館,長白山森林民俗文化博物館,楓葉山庄,紅葉谷等。
寒蔥嶺密營經軍事科學院專家、國防大學專家、國家圖書館、中國抗聯記憶項目專家實地踏查、認証,論証証實為東北抗聯密營遺址核心區域,是東北抗聯長期戰斗和生活的重要核心區域,是楊靖宇、魏拯民、王德泰、陳翰章、崔賢等將軍長期打伏擊戰的重要地區。
寒蔥嶺密營文化展覽館佔地面積1105平方米,建筑面積552.5平方米,布展面積870平方米,以東北抗聯寒蔥嶺密營文化為主題,館內布展共分5個部分,包括東北淪陷、奮起抗戰﹔聯軍組建、共赴國難﹔血洒白山、英魂長存﹔侵華史料、鐵証如山﹔密營遺址、民族記憶。館內藏有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獻史料和抗聯遺物。展覽館以東北抗聯重要人物、事件、戰跡為線索,全面、真實、系統地反映了東北抗聯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經歷,運用大量的歷史資料和抗戰遺物,再現了東北抗日聯軍寧死不屈、百折不撓的民族氣節。
保中橋抗聯遺址(深山紅色旅游景區)
保中橋抗聯遺址(深山紅色旅游景區)位於敦化林業局保中橋林場,始建於二零零八年,1932年周保中將軍率救國軍三打敦化后來到富爾河畔駐扎,謀劃東北長期抗日之宏圖大略,並在此修建便民橋梁后稱保中橋,這裡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抗聯遺址,遺跡和故事,2008年景區得到了各部門的大力支持,遺址、遺跡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開發,目前該景區是一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紅色教育為主的一處基地。
翰章烈士陵園
陳翰章將軍是東北抗日聯軍著名將領,吉林敦化人,滿族,1940年12月8日犧牲於鏡泊湖東南岸寧安縣灣溝村。為紀念陳翰章將軍百年誕辰,敦化市委、市政府重新擴建陳翰章烈士陵園和翰章廣場,2013年6月竣工。
陳翰章烈士陵園,正門高10.1米,紀念先烈為新中國的創立奉獻出鮮血和生命。正門兩側碑林刻有領袖、開國元勛、各界知名人士和抗聯老戰士對烈士的頌詞。將軍雕像由花崗岩雕刻,“陳翰章將軍”,雕像高2.7米。紀念碑碑身鐫刻“陳翰章將軍永垂不朽”,碑高19.13米,四面各設立27級台階。白山英魂主題紀念館內珍藏了百余件抗聯戰士遺物、戰利品和珍貴照片,記錄了將軍赤心愛國、投筆從戎、浴血沙場和榮歸故裡的百年傳奇。將軍墓外觀為八面形,墓高6.14米,以此紀念將軍的誕生日期,墓室壁畫由吉林工藝美術大師許家池繪制,石棺雕刻黨徽和五星圖案。
陳翰章將軍逝前任中共吉東省委委員,抗聯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指揮,白山黑水之間處處留下了將軍的戰斗足跡。將軍治軍嚴明、謀略過人、戰功卓絕,被人們譽為“鏡泊英雄”。
北山烈士陵園
敦化市北山烈士陵園位於現敦化北山公園內。共分三部分,主要包括烈士紀念塔、烈士陵園和烈士陵園展覽室。
第一部分:烈士紀念塔
始建於1946年,由原吉東警備二旅將士節約菜金和敦化政府撥付部分資金共同興建,原址在小石頭河南,20世紀70年代遷到小石河北北山山頂,塔高25米,塔成五角形。
正面(南)題詞為:革命烈士紀念塔
東南題詞為:抗日救國,功績不朽,雖然洒去不少鮮血,拋卻無數頭顱,畢竟贏得河山還我,使倭寇屈膝低首。作倀國賊,萬年遺臭,諸先烈,史無前例的英勇苦斗,象征著黑水白山的正氣千秋。周保中敬題
東北面題詞為:踏著死難烈士的血跡奮勇直前,堅決為人民解放事業奮斗到底。鄧克明、袁克服敬題
西北面題詞:英勇剿匪,堅決自衛,為民捐軀,雖死猶榮,誓死為革命先烈復仇。馬運海、劉俊秀敬題
西南面題詞為:獻身革命爭民主功勛輝煌﹔保國衛民反獨裁誓做后盾。敦化縣臨參會敬題
第二部分:烈士陵園
敦化市共有烈士1337名,其中土地革命時期9名,抗日戰爭時期9名,解放戰爭時期717人,抗美援朝戰爭時期502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00人,在敦化大地上還掩埋多位無名烈士。陵園埋藏上述烈士,其中有吳恆夫,滕桂橋、馬忠慶、楊寶山、戴克政、江賢如等烈士墓。
墓的東北側有革命英烈榜,上鐫刻1337名烈士姓名。
第三部分:革命烈士展覽室
位於北山腳下,革命烈士展覽館以“日寇下的敦化 敦化人民抗日斗爭”“民族英雄 抗日脊梁”“砸碎舊世界 建立新中國”“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建設棟梁 社會楷模”等為主題的圖像、實物展覽。以上為歷年逐步續建而成。
沙河沿機場遺址
日偽時期敦化沙河沿機場遺址,原名為敦化東機場。自1931年9月23日,日本關東軍天野旅團清水支隊入侵敦化時起,關東軍一直在敦化部署重兵,還在敦化修建了兩個飛機場和與之配套的鐵路專用線,並囤積了大量軍用物資和彈藥。該機場位於原敦化縣城東沙河沿西4公裡處,佔地總面積750萬平方米。場內建有瀝青跑道兩處,一處長1200米、寬100米﹔另一處長1200米、寬80米。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機場荒廢。新中國成立后,因機場年久失修被廢棄,現殘存飛機儲備庫遺址、飛機營房遺址、飛機場機庫遺址、飛機跑道和塔台遺址及機場配套建設供水站遺址、泵水站舊址、飛機場建筑址等10余處。是日偽時期日本在延邊修建的8個軍用機場中遺跡最為完整的,2009年,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文物專家發現了這個機場。日偽時期敦化沙河沿機場遺址、舊址已編入《敦化市革命遺址匯編》,並分別上報省委和州委黨史研究室。長期以來,日偽時期敦化沙河沿機場遺址發揮著見証歷史、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訓練等重要作用。(以上圖片為資料圖片 敦化市文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