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让机器学会思考,总共分几步?

2025年04月10日15:49 |
小字号

从祖先钻木取火到现代航天科技,人类对机器的幻想从未停歇。远古时期我们幻想“御风而行”,明朝万户用火箭实现飞天实验,富兰克林借风筝探索雷电奥秘。这些创造背后都暗藏着一个终极理想:能否创造机械生命体,代替我们负重前行,让人类得以享受生活?

这种执念在当代愈发强烈。环顾四周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它们虽能完成既定指令,却仍与影视作品中“大白”般的理想伙伴相距甚远。我们渴望机器具备共情能力、创造思维,甚至绝对忠诚——这正是人工智能技术要攻克的终极课题。

一、人工智能的认知革命

人工智能(AI)作为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体系,已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超能力”:自动驾驶系统比人类司机更精准地识别路况;对话机器人能理解上下文语境;AI画师可协助设计师实现天马行空的创意。这些能力的核心,源自机器学习技术的突破。

以幼儿识数为例:老师通过数字卡片反复教导“这是0,这是1”,儿童通过观察特征建立认知。机器学习竟与人类认知过程惊人相似——工程师给“机器宝宝”输入海量标注数据(如0的多种书写形态),神经网络通过反复比对修正参数,最终掌握数字的本质特征。这个从数据标注、特征提取到参数优化的过程,正是监督学习的经典范式。

二、神经网络的生物启示

机器学习能力的生物学基础,源自对人类大脑的仿生研究。人类大脑约含16亿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通过7000个突触连接形成复杂网络。有趣的是,婴幼儿期突触数量高达1000万亿,成年后锐减至百万级,这解释了为何青少年时期是学习黄金期。

人工智能科学家受此启发,构建了人工神经网络:输入层接收数据,隐藏层提取特征,输出层生成结果。每个“人工神经元”模拟生物神经元的树突(接收信号)、细胞体(处理信息)和轴突(传递信号)。当网络深度达到10层以上,便具备识别复杂模式的能力。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的研究显示,这种结构竟与果蝇嗅觉神经回路高度相似。

三、大模型的时代跨越

传统神经网络存在明显局限:单一模型仅能处理特定任务,就像刚毕业的医学生只会看感冒。2017年Transformer架构的提出,带来了革命性突破。这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模型,能像人类阅读时自动聚焦关键信息,通过海量参数(千亿级)存储多维知识。

四、通往通用人工智能之路

尽管现有技术已令人惊叹,但距离真正的“机器思考”仍有差距。当前AI更像是“超级鹦鹉”,能复现知识却缺乏深层理解。让机器学会思考的最后一步——通用人工智能。那么,什么是通用人工智能呢?它是指具有人类水平,甚至超越人类水平的智能系统。它也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代、未来技术的重要方向,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推理,自主创造,甚至拥有自主意识。

李红蕾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讲师

来源:吉林省科协

(责编:姜迪、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绿色”冲锋号为长春莲花山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注入动力
  4月9日,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会议室内,一场直击心灵的生态环境治理专题片拉开了“三提”专项行动动员部署大会的序幕。25分钟的专题片以客观理性视角,对度假区生态治理、人居环境、违章建筑、秸秆烧除等方面问题进行了集中曝光。…
全面重塑大美莲花山新风貌新格局新气象
  人民网长春4月9日电(记者马俊华)4月9日,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三提”专项行动动员部署大会召开。会议旨在全面动员度假区各部门、各乡镇力量,聚焦生态提质、环境提标、治理提效,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为全面重塑大美莲花山新风貌新格局新气象,实现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筑牢生态根基。…
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公用品牌广告语发布 打造“双金”亮丽名片
  人民网长春4月8日电 (记者王海跃)4月8日,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春季营销宣传活动暨公用品牌广告语首发仪式在长春启幕,创新推出“好在天然、贵在品质,吉林大米 因为绿色 所以出色”和“一带金黄、天赐之礼,吉林鲜食玉米在这等你”公用品牌广告语,以此拉开了2025年“吉字号”粮食品牌建设的序幕,开启了吉林粮食产业和生态网链建设的新篇章,标志着吉林粮食品牌建设迈入“全链协同、品牌赋能”的新阶段。 据悉,本次活动以“绿色 安全 健康 共享”为主题,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聚集线上线下资源,提升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溢价和销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