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吉林国文医院卒中中心:一站式救治体系构筑百姓生命防线

2025年04月07日11:12 |
小字号

在脑血管疾病救治这场争分夺秒的生死竞速中,吉林国文医院卒中中心通过构建“一站式”卒中救治体系,不仅熟练开展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还在脑梗死取栓治疗、颅内/外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手术、颅内动脉瘤微创手术等领域展现卓越实力。凭借精湛医术与高效协作,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平均救治时间大幅缩短至45分钟,为百姓的生命健康筑牢坚实防线。

卒中中心创新构建“一站式”高效救治体系,实现从院前预警到精准诊疗的全程提速:通过120急救系统与卒中中心实时联动,患者到院后急诊分诊响应时间严格控制在5分钟内;CT室对卒中患者实施“零等待”优先检查机制,依托256排CT(1分钟完成全脑扫描)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精度达1mm)的高精度影像支持,配合自动化检验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转,实现20分钟内完成病因学确诊。该体系成功将静脉溶栓适应症扩大率提升27%,为患者赢得宝贵治疗窗口。

面对溶栓禁忌的医学难题,神经内科团队创新采用“毫克级微雕”药物治疗方案:通过动态监测调整药物浓度,建立血压、血糖双重防御体系,配合早期床旁康复,最终让老人从瘫痪状态重获行走能力。这例突破超高龄治疗禁区的成功案例,标志着非溶栓治疗达到新高度。

在另一起77岁急性脑梗患者的Ⅲ型主动脉弓取栓术中,介入团队创新应用双导丝交换技术,通过多学科高效协作和全脑血管造影术,成功开通闭塞血管清除颅内血栓。“机械取栓术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终极武器,这类手术过去必须转诊长春,现在患者术后48小时即能恢复语言功能,右侧肢体肌力显著改善。”丁金明主任指着实时手术影像解释,中心配备的3D路图技术使血管定位误差小于0.1mm,TICI 3级完全再通代表着血管再通技术的最高标准。

卒中中心在脑出血救治领域同样成绩斐然。该中心创新性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技术,仅需2—3厘米骨窗即可完成血肿清除。这种突破性“打孔手术”兼具创伤小、恢复快的技术优势,结合传统开颅术式,通过与智能导航系统深度融合,形成阶梯化治疗体系。临床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的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较传统开颅术缩短3.2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40%,为脑出血患者开辟高效康复新路径。

“我们的救治优势体现在全流程精准把控。”神经内科专家介绍,针对不同卒中类型建立个性化方案:对时间窗内缺血性卒中开展“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双模式治疗;出血性卒中则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清除等多种技术;而脑动脉瘤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夹闭或介入治疗。

从建立区域性卒中急救地图到实现复杂病例零转诊,国文医院卒中中心正重新定义公主岭地区脑血管疾病救治格局,持续以技术创新回应百姓健康!

(责编:关思聪、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政企共筑产融新生态!经济合作共享空间“南关润商务”揭牌
  人民网长春4月3日电 (记者李思玥)今日,由长春市南关区政府与华润置地长春公司联合打造的地标城市展厅——经济合作共享空间“南关润商务”在华润中心举办揭牌仪式,旨在通过打造开放、共享、协同的政企、企企合作共赢新生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企业成长。 据了解,该地标共享空间将作为南关区政企招商洽谈合作的有效载体,为企业提供共享会议厅、多功能路演厅、展示厅、商务洽谈区等服务空间,助力企业降本的同时,为企业搭建更高效、更便捷的资源互通、对接交流的平台。…
完整的文化脉络赋予“九台贡米”十足底气
  四月,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吉林广袤的黑土地即将进入农忙时节。4月2日,长春市九台区正式发布《九台贡米品牌品质管理实施规范》,覆盖了从种植、仓储、加工、包装、检验到追溯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为九台贡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更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头衔增加了厚重的含义。…
构建“吉林大米”生态网链,让“白金名片”叫得更响
  人民网长春4月2日电 (记者李洋) 今日,长春市九台区举行《九台贡米品牌品质管理实施规范》发布会,开启了“九台贡米”品牌建设的新篇章。 发布会上,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柴冠表示,“吉林大米”连续五年荣登“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榜首,“九台贡米”是“吉林大米”86家联盟企业中的重要一员,是吉林省的闪亮名片和璀璨明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