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春两会
加快打造现代化农业强市 2024年长春这样发力

人民网长春1月10日电 (记者马俊华)1月10日,长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王子联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长春市粮食产量达到254.91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肉牛发展到165万头,农业总产值完成1002亿元、增长5%,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73户,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产值实现700亿元、增长10.6%,新建修缮农村公路3913公里,绿化美化村屯1300个,农村改厕1.38万个,1071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现24小时稳定供水,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6条、“千村美丽”村204个。
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00万亩,粮食产量力争达到260亿斤的预期目标,并部署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提高农业产业水平、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工作。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长春市将以建设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高地为责任,落实吉林省“千亿斤粮食”生产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300万亩,粮食产量力争达到260亿斤。深入开展四沟四渠治理,实施重点支流防洪工程。加快国家农高区建设,完善产业规划,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五良一智”融合发展,争创国家生物育种创新中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提高农业产业水平,长春市将着力打造肉牛、生猪、肉鸡等特色产业集群,生猪养殖达到1100万头,肉牛发展到182万头,皓月肉牛食品产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产值达到770亿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明确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50%。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长春市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建修缮农村公路4200公里,完成第三轮50万亩国土绿化,加大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污治理力度,打造“千村美丽”村200个、“百村示范”村30个,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防返贫项目300个,脱贫人口收入增长18%。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