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朝阳区:服务业在经济转型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长春市朝阳区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凸显,有力地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随着积极承接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全市“六城联动”发展布局,大力推动“五区建设”,朝阳区规上服务业发展整体呈现四大新趋势,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深刻影响。
资料图片
服务业市场主体活力涌现
五年来,朝阳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服务业市场活力有效激发,发展潜力加快释放。规上服务业市场主体稳步增长,2022年三季度,朝阳区纳入GDP核算服务业法人单位80个,营业收入36.6亿元,较2017年增长14.3%和155%,亿元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由7个增长到16个。朝阳区规上服务业就业人员5万余人,较2017年增加8千余人。2022年,吉林省外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7家重点服务业企业,获得“省优秀服务业企业”荣誉。服务业企业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资料图片
服务业新动能加快释放
五年来,朝阳区深入实施“服务业强区”发展战略,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大力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22年三季度,朝阳区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企业9户,营业收入3.69亿元,较2017年增长50%和60%。例如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实现了上市,是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浦慧联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深度融合为背景,打造一站式智慧产业服务。
资料图片
服务业与制造业、建筑业深入融合
五年来,朝阳区积极顺应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不断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建筑业的融合发展,加速培育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上下游产业互促共进。咨询设计、人力资源、科研及试验发展等生产性服务环节从制造业企业分离出来,生产性服务业内涵更加丰富、分工更加细化,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中天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等设计类企业年营业收入实现翻倍增长;吉林省外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吉林省嘉和石油天然气服务有限公司、吉林省吉洋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人力资源企业飞速发展。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升规入统,科研及试验发展行业实现零的突破。
服务业集聚发展凸显
五年来,朝阳区立足“一核三区”空间布局,坚持产业集中、企业集聚、发展集约,积极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目前朝阳区力旺广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安华双创基地服务业集聚区及“这有山”休闲旅游服务集聚区成功获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力旺广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双创基地,建设了两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拥有创业辅导师近30人,与10多家外部专业服务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入驻企业共119家,直接就业人员5600人。安华双创基地服务业集聚区涵盖智能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区、加速孵化区、基地展示区、商务配套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齐备,内涵合作交流区、人才培训、信息管理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累计入驻企业26家,安华通信商城入驻商户194户,入驻企业直接带动就业337人,安华通信商城带动就业1400余人。“这有山”休闲旅游服务集聚区致力于建设创新型文化旅游服务商业模式,打造融合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的创新型综合体。目前入驻法人企业130户,直接提供2200个就业岗位,间接提供10000个就业需求,日均客流达2万人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