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创新活力加速裂变 创新丛林万木生长——长春市高新技术企业“多”起来“强”起来“大”起来

2022年10月03日15:45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从高新技术企业到科技上市企业,再到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长春市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拔节”,成为长春创新发展的一支主力军。

  一份成绩单极具说服力: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286户,是2012年152户的15倍;营业收入达7004亿元,是2012年962亿元的7倍;从业人员27.73万人,是2012年8.34万人的3倍,科技人员6.75万人,是2012年2.13万人的3倍;有效专利数3.41万件,是2012年0.21万件的16倍,占全市企业有效专利数的88%。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长春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创新活力和经济贡献度不断跃升。

  突出“多”字

  驱动创新主体成倍增长

  记者走进位于长春新区的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与活力扑面而来。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系统内第一个重大资产重组、被上市公司收购企业——长春光华微电子设备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这些在业内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均“毕业”于此。

  十年来,作为省内唯一国家级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孵化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利润7.3亿元。目前,在孵企业66家,入驻率100%。在孵企业中,一批朝气蓬勃,具有高端人才团队、高精尖技术的企业极具发展潜力。

  “当前,长春新区各类孵化载体发展到54个,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2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40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长春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长春市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系列扶持科技创新主体和载体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强化政策引领,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突破口,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计划,对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后补助支持,2017年以来,共投入科技资金2.39亿元,激发了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积极性。

  构建培育体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近年来,省市区三级科技部门联合举办各种培训、宣传活动170余场次,培训6000多人次,辅导数千家企业。

  建设孵化平台,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计划,支持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建设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近年来,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01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0家。目前,长春市在孵企业达3441家,2021年成功孵化企业351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15家。

  紧盯“强”字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在吉林省首家登陆科创板企业、国内首家OLED终端材料上市公司——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新产品研发的科研人员。

  “只有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增强行业话语权、标准制定权和品牌影响力,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奥来德技术副总经理马晓宇介绍,公司产品不断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无论是资金补贴,还是人才政策,均为其自主研发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了坚实保障。

  市科技部门高度重视企业创新,聚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资金支持、推动产学研协同,大力提升企业创新活力和能力。

  支持企业技术攻关,实施科技创新“双十工程”、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鼓励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近年来,长春市高新技术企业承担或联合承担的科技计划项目294项,占全部科技计划项目的99%,市级投入科技经费2.41亿元,带动企业投入6.48亿元,攻克关键核心技术91项,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227项,申请专利320项、软件著作权31项。

  长春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计划,对427户企业给予补助,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组织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点建设专项和地院(校、所)合作专项,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共担科技项目、共促成果转化、共建创新平台、共用科技人才、共享科技资源。全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联合、上中下游贯通,着力破解企业技术瓶颈。

  锚定“大”字

  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实力

  “发展至今,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公司的产品全部来自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2021年,公司销售收入两亿元,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长春市肥沃的创新土壤,优渥的营商环境,成为企业茁壮成长的温床。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春市打出一系列组合拳,通过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强化金融服务等,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积极推动长春北湖科技园、光电信息产业园、航天信息产业园等科技园区建设。中俄、中白科技园成为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中俄科技园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长春北湖科技园引进落位各类科技、双创类企业和机构700余家。

  创造性建设科技金融中心。近年来,长春市引导扶持12家银行、30余家金融机构、近百家科技中介机构,陆续推出10项科技金融产品,基本覆盖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融资需求的中小微科技企业。通过实施科技企业贷款贴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新三板挂牌后补助等政策措施,全市累计支出专项资金2.13亿元,无偿资助581户科技企业。

  十年来,长春市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涌现出长光卫星、长光辰芯、合心机械、光华微电子、希达电子、科英激光、永利激光、长光宇航等高新技术企业“拔尖生”;不断催生出光电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动能……

  高新技术产业风景这边独好,“创业创新”正在长春这片热土迸发无限活力。(长春日报融媒体 记者胡晓琼/文 聂丹/图)

(责编:李思玥、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