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林长制护林 林长治富民

——龙井市落实林长制初见成效

2022年08月16日16:17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自去年10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以来,全省迅速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落实了“统筹在省、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理在村”的分工要求,开创了山有人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林草资源管理与利用新局面。

龙井市位于吉林东部山区,地处长白山南麓和延边腹地,全市国土面积2208平方公里,林业用地总面积1612.3平方公里(其中国有林地面积为763.1平方公里,集体林地面积为849.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1.5%,活立木总蓄积1360万立方米,是名贵野生食用菌松茸的主要产地。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景观优美,林下经济开发前景广阔。

龙井市林业局增设林长制工作科

长期以来,由于森林资源管护模式单一、绝大部分工作由林业部门 “独立支撑”,林业建设一直难以打开新局面。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推行林长制后,龙井市闻令而动,第一时间落实全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精神,结合龙井实际全面建立了林长制体系,设立了独立的县级林长办公室1处,乡镇林长办公室7处,合理划分了资源管护网格并落实了97名集体林巡护员,配备了254名国有林巡护员,源头治理体系全部建立。龙井市公检法鼎力支持,深入落实“一林一警”“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76名警长(警员)、8名检察官与林长全面对接工作,搭成协作对子,使涉林案件侦办、监督均落到了实处。林长、警长、检察长、巡护员科学分工,全市形成了一张看山护林的大“网”,通过开展林木保护、清山清套、防火检查与宣传等工作,有效保护了龙井市的生态安全。

市巡护员入山巡护森林

龙井市林业局副局长杨波说,自全面推行实施林长制工作以来,龙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亲自部署,第一时间组建林长制办公机构,在市、乡、村(国有林场)建立了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去年12月3日,市林长办挂牌,并在市总林长的协调推动下,今年1月20日,市编办正式批复在市林业局增设林长制工作科,在全省率先正式设立了林长制工作机构。今年,龙井市克服了“抗疫情、保民生”的财政支出压力,市委、市政府积极筹措资金,保证投入力度,为乡镇林长办统一配备了10台巡护工作车辆,并为巡护员配备了制式的工作服装。市林长办在去冬、今春组织动员了乡级林长办及巡护员共90余人,协同开展了清山、清套、清网、清查专项行动,清理、收缴各类索具、索套200余副,移交案件线索2件,累计巡林面积达4万余公顷,消除了20余起火灾隐患,确保无森林火灾发生,发现并及时处置1起涉林事件,有效保护了林草资源,为龙井市生态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龙井市的松茸

龙井市的松茸

各乡镇林长办狠抓巡护员、监管员队伍履职,全面压实“一长两员”责任,在坚持原则面前不打折扣,在资源管护工作中不降标准,巡山护林工作成效明显。在春季森林防火期内,全员出动,把住了山头,看住了坟头,管住了火源,守牢了资源,为吉林省今春实现零灾作出了贡献;在清山清套活动中,共收缴大量的套索、套具,有效遏制了滥捕盗猎、经营贩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防治工作中,共出动各级林长和巡护员等1200余人次,踏查面积1.25万余公顷,并严把各个路口,有效阻止了疫木及其制品的流入。

值得一提的是,龙井市各乡镇林长办公室,全面压实“一长两员”责任,积极开展巡山护林行动,依法制止了管护区内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制止了闲散人员入山,清除多处森林火灾隐患,既保护了集体林地的资源,又切实维护了林地承包人和农户的切身利益,为他们营造了安宁、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为此,智新镇林长办还收到了一封由8名林地承包人联合签名的“感谢信”。

龙井市保护良好的森林景观

龙井市保护良好的森林景观

龙井市智新镇巡护员陈金伟说:“2022年3月份,我被龙井市林长制办公室聘为护林员,每个月3000元的收入,这3000元对我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我很珍惜这份工作。我们是早晨7点钟上山巡护,晚上5点钟下山,工作以来,我在巡护过程当中,发现并消除了10余起火灾隐患,发现并拆除20多个猎套猎夹,如果遇到上山采山货的,我们会上前盘查,禁止火源入山,提示他们不要破坏植被,今后我们将努力工作、认真巡山,保护好龙井市这一块青山绿水,为生态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

龙井市林长制在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上已经初见成效,既守住了自然生态的安全,又为经营者减轻了管理山林的成本,更为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开辟了新路。

随着林长制在吉林省推深做实,必将进一步落实资源管理的深度,全民参与护林的广度,务实创新、密织体系、细化分工、压实责任,管护和经营好吉林省的森林、草原、湿地,为吉林生态强省建设和打造美丽中国的吉林样板作出更大的贡献。(赵冷冰 刘宏岩)

(责编:王海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