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乘势而上 升级聚能 长春新区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正当时

2022年06月06日10:35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东风吹起,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试验区,长春新区产业园区如何蹚出新路,如何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一直深谙创新之道的产业园区有着清晰答案,用创新之法挖掘增长潜力、用创新之力激活发展意识,不断在探索创新实践中破解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坐落于长春新区的一座“天”字造型的建筑格外吸睛。“吉林一号”卫星就诞生在这里,54颗卫星正遨游浩瀚宇宙。“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集卫星研发、生产、检测、试验于一体。”具备年产30颗卫星、200架无人机能力。围绕航天信息产业园建设,新区初步具备商业卫星设计、制作、总装集成服务能力,并逐步向民营运载火箭、无人机、航空材料等领域拓展。

近年来,长春新区不断拓展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实施新路径,坚持项目立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形成了稳定的新产业生态系统。光电智能产业园、北湖科技园、航天信息产业园等45个特色产业园在“升级聚能”中逐步崛起。

致力于万物互联的光华科技是东北唯一一家从事研发生产物联网无线射频识别、智能物联网轨道交通自动票务系统的高技术生产企业;永利激光主营的二氧化碳激光管系列产品,具备年生产量十万支的生产能力……在长春新区,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产业园成为科技支撑力强、内生动力足的典型代表。在这里,先后入驻企业36户。园区已投产企业数达到27户,拥有域内全部7户国家和省级“专特精新”中小企业、22户高新技术企业、23户省市小巨人企业,园区规上企业占全区规上企业总数近50%。产业领域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激光、光电成像、智能制造等领域。园区充分发挥产业引领效应,带动北湖域内行业相关企业集聚690余户。

目前,园区产值保持年均30%的增长。“园区产业定位清晰,聚焦光电信息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打造国内外技术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园区负责人介绍,园区创新创业生态优良,先后培育和集聚3户新三板挂牌企业,10户省、市级技术研究中心,市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拥有710余项实用新型、软著和专利。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为园区发展带来重大利好,以光华微电子、永利激光、惠邦科技、光华科技、长光宇航等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引进落位各类科技、双创类企业和机构700余家的长春北湖科技园,其中科技研发类企业430家,包括上市企业及分子公司20余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100家,国家、省、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70家,引进域外项目占比30%。2019-2021年,长春北湖科技园总收入连续三年突破30亿元,园区累计总收入近200亿元。

作为全新一代的高科技产业园,北湖科技园集产业研发、商务功能和生态住宅功能于一体,遵循“以城带业、以业兴城、宜居宜业、和谐发展”的项目理念,持续集聚高端智力资源,不断引进和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汇聚创新创业新动能,电子信息创新园、生物医药创新园、智能制造创新园和国际合作创新园同步推进,协同共生,“产业集聚”驱动园区提质增效。

作为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长春新区特色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融互促,浑然一体,而在对于园区的服务上,创新的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在打造一流硬环境的基础上,加强新区创新机制、管理服务、创业氛围等软环境建设,致力培育良好的营商氛围。

产业兴,百业兴。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长春新区产业园区发展的战略机遇已经扑面而来。未来,长春新区将大力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开放发展,让产业园区成为长春新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为长春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姜迪、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