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队昌邑大队:抗疫战场上的“黄金搭档”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吉林市突发新冠疫情的危急时刻,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队昌邑大队有一组“黄金搭档”,始终奋战在抗疫、防灭火和保障民生的工作一线,他们是——昌邑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梁卓和防火监督员刘雷。
吉林市第二方舱医院是吉林市最早建设的方舱医院之一,早在方舱医院规划建设初期,梁卓和刘雷就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对方舱医院建设中的消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帮忙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吉林市人民医院和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政府两个单位接管方舱医院之前,他们对两个单位300余名即将进舱的医护人员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在700余名医患入住前,他们连夜联系广告公司,主动为方舱医院制作消防安全疏散示意图,并在投入使用前张贴在方舱医院的各个疗区。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后,他们2人带领5名消防员,在方舱外围24小时进行前置备勤,每日到方舱医院指挥部与负责人沟通,帮忙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成功解决了方舱医院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明确,内部使用“小太阳”取暖等问题,并每天利用视频远程连线内部安保人员,对自动消防设施操作和消防巡查检查等工作进行培训。
3月20日12时31分吉林市昌邑区松江绅苑1号楼4单元多个楼层突发火灾。发生火灾的单元为疫情封控单元,前期住有9名奥密克戎阳性确诊病例,且当时多个楼层电表箱同时起火,住户达434户,形势十万火急。梁卓和刘雷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们本着“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的信念,一边协助支队全勤指挥部进行现场调度指挥,组织疏散现场被困群众,一边前往小区消防控制室,指导操作人员当即启动消火栓泵、喷淋泵和排烟风机,最大限度发挥建筑的火灾自御能力。火灾被扑灭后,为尽快恢复受灾区域生活秩序,他们全副武装,立即深入火灾现场开展勘验工作,并与电力部门专家分析研判,连夜查明火灾原因。
受疫情影响,昌邑大队的线下监督检查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梁卓便在第一时间对防火监督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大队全体监督员对2家定点医院、18家隔离酒店、26家政府征用宾馆、6家保供企业、25家养老服务机构、42家易燃易爆场所每天远程检查和服务指导,对自动消防设施全部测试一遍,并将打印凭条拍照回传,存档备查。组织乡镇街道事业编消防安全管理员开展疫情期间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工作业务培训,重点针对电气安全、燃气安全及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等方面进行反复培训,要求社区将培训内容传达至每家每户,全力提升居家隔离期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刘雷则每天对各监督员上报的视频和照片进行汇总,分类统计各类场所的实际情况,对风险隐患进行研判分析,形成隐患分析报告,及时上报支队。
在得知支队承接密接和次密接留置场所的消杀工作后,梁卓主动申请带队到隔离酒店和养老机构等涉疫场所开展消杀工作。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每天背负30多公斤的消杀机器行走近20000步,喷洒消毒药剂100余升。3月21日起,吉林市实施全域静态管理,360万江城人民“菜篮子”亟需保障,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梁卓立即带队在民生保障蔬菜装卸工作一线,连续奋战10小时,完成200余吨的蔬菜装卸工作。
知难而进方显勇毅,多经风雨乃壮筋骨。他们临危不惧,忠诚履职,他们尽心竭力,守护民安,他们在与疫情的不断抗争中,在始终服务人民的行动中诠释铁心跟党的无限忠诚,熔铸支撑梦想的精神骨骼,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