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激发代表内动力 做实履职大文章

——长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工作综述

2021年12月31日11:53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2021年7月5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长春市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

2020年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纷纷行动,有的组织捐款捐物,有的深入抗击疫情一线参加抗疫。

人大代表之家成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开展闭会期间各级代表活动3000多次,4万多人次参与;市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1100余件;组织代表参加各类三查(察)及调研活动6000余人次;举办代表培训班200余个,全市各级代表参训万余人次……

这些数字既是对长春市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作用的生动诠释,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工作的有力印证。

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人大工作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基础。人大职权行使到不到位关键看代表,人大作用发挥充不充分关键看代表,人大与人民群众联系紧不紧密关键看代表。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立足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依托组织机构平台,不断提升代表素质能力,优化服务保障,增强代表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热情,代表工作扎实有效、活力十足。

“我们把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把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作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途径,把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作为做好代表工作的关键环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决策部署,围绕全市中心大局,着力优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提升代表队伍素质能力,注重代表工作实际成效,不断开拓代表工作新局面。”市人大人事代表选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疆东说。

加强学习培训

代表履职能力提起来

“每一次学习都有新的体会和感悟,每一次培训都更加增强了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大代表就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更好肩负起为人民代言的责任。”

……

这是人大代表在参加多次学习培训后发自内心的感悟。

代表履职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代表作用依法充分发挥的基础,唯有通过学习培训,代表才能牢固树立为民情怀,才能不断开阔履职视野,才能持续拓宽履职思路,才能有效践行初心使命。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本着缺什么学什么、用什么学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常态化的代表培训机制,采取长短结合、上下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普遍培训与专题培训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任职培训、集中培训、域外培训、专题培训,切实提升人大代表的依法履职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开展专题培训,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人大代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常委会主要领导带头讲党课,为人大代表系统讲解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与此同时,立足长春实际,组织代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主题活动,引导代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打先锋、站排头”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生动实践中。

充分利用“人民讲堂”,市人大常委会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代表宣法、讲法、释法,帮助代表深刻理解“一宪五法”及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的基本原则和议事程序等知识,强化代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不断增强代表依法履职、依法办事的意识。

始终把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作为培训重点,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加强人大监督、正确履行代表权利义务、加强人大调查研究、提高议案建议质量等重点课题,每年组织集中培训和专委会的专题培训,力求使广大代表既能学到业务知识,又能学到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参加人大代表培训班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中央精神,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人大代表如何结合社会需求代表人民履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王宇辉代表说。

强化服务保障

代表履职质效实起来

开展群众“听得懂”的法治讲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推动法治精神落地,田大原代表在市图书馆站上了“三尺讲台”,就《长春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向市民进行了详细解读。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贯彻和实施。而贯彻和实施的前提,是人民群众善于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田大原代表表示,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自己将努力做一名法律的宣传员、讲解员,真正使法治意识、法治精神深入基层、深入民心。

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做好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工作,是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前提和保证。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落实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参加立法论证、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制度,各项工作广泛征求代表意见建议,并积极予以吸纳,保障代表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面。近年来,共邀请五级人大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900余人次。

适时修订《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国家机关联系人大代表的意见》,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丰富国家机关联系人大代表的内容方式,建立实施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制度,进一步强化了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和监督作用,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修订《长春市人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办法》,规定主任会议成员每人联系1~3个代表团,至少重点联系3名人大代表,常委会其他组成人员每人至少重点联系3名市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及常委会委员充分利用视察调研、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及时了解掌握代表履职动态,倾听代表的诉求和意见建议,帮助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加强与代表的联系互动。

“我们坚持把做好代表执行职务的服务保障工作,作为保护和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的必要措施,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市人大人事代表选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疆东说。

创新组织载体

代表履职平台多起来

“作为医务界人大代表,只有冲上前线,才能真正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吕国悦代表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临危受命,担任吉林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带领吉大一院救助队驰援武汉。

在武汉工作的六十多天里,吕国悦代表以精湛医术和坚强斗志带领重症救助团队打出了“精英团队+硬核装备”的组合拳,出色完成了救助任务,为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展现了人大代表的风采。

代表履职离不开组织保证,离不开活动载体,离不开主题引领。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载体活动,组织引导代表做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高标准建设“代表之家”,按照有固定场所、有规章制度、有活动经费、有工作成果的“四有”标准,建设“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745个,各级代表依托“一家一站”,广泛开展接待选民、代表述职、培训交流等活动,促进了人大工作的延伸,增强了代表工作的活力,拉近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为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市人大常委会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建立了重点建议领衔督办制度,采取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专门委员会全程跟踪督办、组织代表深入承办单位视察检查等方式,同时建立“办前、办中、办结三个见面”制度,推动议案建议真正落得实、效果好。五年来,代表大会确定的10件议案和1100余件建议都得到了有效办理。

围绕全市工作的中心和大局,市人大常委会在各级代表中开展以“走进基层听民意、走进机关促发展”为主题的“双走进”活动,组织代表陪办大项目、深入“一府两院”职能部门开展明察暗访,促进软环境建设;成立“代表助企联盟”, 汇聚代表的人才、知识、资源、信息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组织代表积极参与“大招商活动”,各级代表参与招商项目81个,其中落地项目8个、开工建设3个。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组织发动人大代表全力支持和参与。投身在防控一线的省市县乡人大代表4600余人;代表捐款1929.89万元,捐献口罩84.5万只、酒精4.5万公斤、消毒液27.1万公斤,人大代表的作用在这场特殊战役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严格制度管理

代表履职规范立起来

做好人大代表的履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履职监督,是促进代表依法履职的有效措施,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严把换届“入口关”的基础上,始终把加强代表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力求用制度和机制把代表队伍的活力激发出来。

出台《长春市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明确了代表履职管理的内容、管理主体,确定了管理办法和管理方式,制定了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激励、约束和退出机制。《代表履职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市和县(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代表队伍的活力不断增强。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签署《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公约》,共同承诺不但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更要带头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带头参加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带头履行代表的职责和义务。

制定《长春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管理办法》,规定了专委会组成人员的选任程序、主要职责和履职方式,建立了相关人员请假、约谈等制度,强化专委会组成人员的监督管理,为切实发挥专委会职能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证。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紧紧围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长春市“十四五”目标任务,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实现代表工作创新发展。(周源 林清平)

(责编:王帝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