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会客厅】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建+ 医疗”推动区域医联体快速发展

专访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海峰

2021年07月08日13:36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编者按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是四平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四平地区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部分区域的医疗服务和急诊急救工作。近年来,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坚持将党建融入医院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公立医院牵头带动作用,现在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已发展到44家,通过与不同医疗机构构建的多层级医联体,逐步实现了诊疗联动,优势医疗资源有效下沉。近日,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海峰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人民网记者走进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听他讲述如何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区域医联体快速发展,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人民网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建工作情况。

刘海峰:院党委下辖13个基层支部,在职党员471名。在党建工作中,我们紧密结合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要求,加强支部建设,着力于基层,形成医院党建工作蓬勃推进和良好的态势,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工作成果。1996年我们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援鄂医生骨干庞鸿垠同志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优秀党员荣誉称号。我们设置了13个基层支部专职书记,实施了“产生竞选制、管理派驻制、业绩考核制”管理模式,以“党委工作下移,支部工作上移”的党建格局,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同时,我们启动“先锋工程”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实施党员承诺、党员挂牌上岗、党员“五个一”工程、先锋示范岗巡讲、“最美医生、最美护士”评选,“讲述身边感动”等多项载体活动。培树了百余名党员示范标兵,塑造形成了党员群体的“倒金字塔”结构,有力地强固了医院党员队伍的整体力量,同时也带动了全院干部职工立足于新时代、立足于本职岗位,将“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精神转化为站排头、当一流的先锋行动,争当医院事业蓬勃发展中的砥柱中流和坚强脊梁。

目前已形成“支部倡,科室行;党委令,全院动”中心医院特有的工作状态,为医院事业发展带来不可替代的强大推动作用。

人民网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是如何把党建工作融入医疗工作的 。

刘海峰:我们要充分发挥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建立一岗双责,支部书记通过科室自查、专项排查、调研普查全覆盖无死角三个层面全面启动细节服务“查、推、落”机制,通过查找质量缺陷,优化服务流程、体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患沟通、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为支撑,做到立查立改,专项整治活动持续4个月的时间,目前已将全院提出的146条问题及意见建议,进行汇总分类,分别下发至医务处、护理部、总务处、人力资源部、医学工程部等10个职能部门限时整改。院党委组织党支部书记深入临床科室、沟通职能部门的效果进行验证。用温情、深情、热情服务于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神圣使命。

人民网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落实情况。

刘海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和省市委安排部署,院党委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优势,以医院党校为依托,创新组织开展了“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文化”暨纪念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

精心谋划高位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开展“三讲”活动即一把手讲党课、班子讲党课、支部委员讲红色故事活动。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组织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汇报演出、开展了建立建党百年的文化长廊、村支部党员大会等文明单位共建帮扶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集中参观塔子山战斗遗址、四平烈士陵园等红色党性教育实践活动,传承英雄史,再铸英雄魂。同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了以“立足岗位当先锋、振兴医院做表率”为主题的“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活动。弘扬选树一批党性强、业务精,讲政治、善管理,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展示了一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干实事、敢担当,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党员;表彰了一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先进党支部,以此进一步提振了干部职工的精气神,凝聚医疗服务发展的正能量。学做结合以学促干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院党委组织全院各基层党支部本着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的原则,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面向群众需求,立足本职岗位,集合优质医疗资源,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人民网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了哪些工作。

刘海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全院职工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全体党员冲锋在前,全院职工视疫情为命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共同赢取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胜利。40名同志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与此同时,中心医院还承担了全市短缺医疗防控物资的管理采购,疫情结束的时候,进行了大数据统计,经过100多人次长达100多天的管理没有管丢一只口罩。

紧急组建急危重症隔离病房,面对超过60岁的老人,有很多的老人多病缠身,当老年人出现发热的时候,我们都把他们收入我们的急危重症救治病房,当疫情结束的时候,有48位老人从我们的急危重症病房健康回家。对接全市73个社区,我们指派专人用两辆救护车,铁东区、铁西区两个社区所有的发热病人我们进行逐一筛检,逐一送返,与社区进行面对面交接,有力的管控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

人民网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区域内医疗技术指导中心、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发展情况。

刘海峰: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是四平地区最大规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四平地区及黑、吉、辽、内蒙古等部分区域的医疗服务和急诊急救工作。

多年来,我们将两个中心作用充分发挥,尤其是区域性医疗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有利的协调推动了区域内整体医疗救治水平的发展,多年来,医院创建重点学科、育特色专科、精进医疗技术、锻造医学人才、打造急诊急救单元,医院的医疗内涵建设得到快速提升。普通外科、血液科是吉林省的重点学科,内分泌科是吉林省特色专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等15个学科是四平市重点学科;急诊急救、麻醉等专业在四平地区23个医学质控中心发挥着领军作用。医院先后开设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的CCU、ICU、NICU、RICU病房,开放重症监护病床百余张;建立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骨髓移植病房。打造城乡急救圈,不断提升急危患者救治能力。

这几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市区患者15分钟、城乡患者30分钟急救圈,围绕五大中心建设发力,国家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先后通过国家认证,中心运行以来,为3000余名急性心梗、急性脑卒中患者提供了规范、快捷的急诊急救服务,创造了急性心梗患者23分钟最短门球时间的救治案例;以产科为核心的多学科诊疗协作群成为四平地区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为区域内高危孕产妇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儿科依托NICU打造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与产科联手共保母婴平安;以急诊外科、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为核心的复合创伤救治团队,为复合创伤救治中心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打造平战结合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我院启动了市政府抗疫国债项目传染病救治网络建设项目。该项目是陆空立体交叉运输的急诊急救中心和抗击疫情防治中心,是智能化、现代化的平战结合单元,能够满足平时和突发重大疫情时的双重需要。该项目建成后,将为维护区域百姓健康提供更为有力地保障。

传播先进技术、拓展人才培养,勇担区域领跑者。在不断提升自身急诊急救综合能力建设的同时,我们带领全院党员致力于打造教学医院,积极培带医学人才和医院整体医疗技术能力的自我更新与提升。2016年我们提出“1650”人才培养计划,截止2020年,医院选派15名各专业学科骨干出国学习,涉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附属医院、克利夫兰诊所、波士顿儿童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同时,我们还同德国的汉堡大学和梅奥诊所加强了人才培养的合作。在强化自身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的同时,医院依托医联体,不断将先进特色的医疗技术在兄弟单位普及传播,卓有成效地发挥着区域内医疗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

现在医院承担着中国医科大学、延边大学医学院、吉林医药学院、四平职业大学等9家高等院校临床教学任务。几年来共接收实习学生1363人,2020年,成立中国医科大学四平医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站,聘任医院硕士生指导教师8名,实践导师75名,2021年招收硕士18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招收学员共计186名,建立了铁东四马路社区、铁西仁兴社区联合基层实践基地。2020年,有12人获省级住培评选“优秀”荣誉,我被评为“吉林省优秀住培基地负责人”。

人民网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区域医联体发展情况。

刘海峰:多层级医联体建设初见成效。

2017年至今,按照医改推进要求,在牵头构建区域医联体工作中,我院以医联体“三二一”工程建设为目标,积极发挥公立医院牵头带动作用,现已将医联体联盟发展到44家成员单位。几年来,通过与不同医疗机构构建的多层级医联体,逐步实现了诊疗联动,优势医疗资源有效下沉。

一是在组建专科医联体中,医院妇产科、普外科分别与郭家店镇医院妇产科、昌图县宝力医院外科联盟对接。二是建立专病医联体,以心血管内二科为依托,建立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吸纳成员单位15家。影像科、消化内科与梨树县医院建立了科室联盟。三是组建跨区域医联体。在四平市委书记郭灵计、市卫健委主任孙立荣推动下,我院与北京医院组建了跨区域专科医联体,泌尿外科、ICU、产科、内分泌科、DSA室结为专科联盟医院。四是建立省级医联体。省级医联体的上级医院是吉林大学第三医院,我们选派30余名医疗骨干前往吉大三院进修和学习,同时吉大三院选派优秀医疗人员来中心医院开展义诊及学术交流查房等系列活动。五是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先后与铁西医院、孤家子中心医院、五马路社区卫生院签订协议,长期派驻专家指导医疗工作。

梨树县县医院的腔镜室,我们派驻两个人在梨树县医院一共工作了两年,不仅仅解决了梨树县百姓的医疗需求,还为他们培带出了优秀的,腔镜技术人员。多年来我们先后接受医联体下级医护人员免费到医院进修培训学习108人次,派驻专家前往成员单位开展查房、讲学、出门诊等50余次;医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等专题讲座及培训,与医联体单位共同分享,共有1000余人参加学习。医院与医联体单位形成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等合作,真正将医院优势资源释放到基层。

四平市中心医院是这个区域内最大的医院,四平市又是吉林省的“南大门”,中间隔一条马路那面就是辽宁,辽宁、昌图、西丰县包括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患者都到我这来就医。跨省的患者就医有一个问题,他到中心医院来了之后,看完了病,他需要拿着病历拿着收据,一遍一遍地跑新农合跑医保,非常的麻烦。看病半个月报销两个月,非常困倦。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建了一个13个人团队的“PDCA”小组修改医院的流程,修改医院的工作习惯,培训医生的工作能力。比如说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找到瓶颈了,发现病例下到结算室的时候时间很长,有的两天三天病例下不来。我们第一个找主任开会,我们向各个主任下达指令,要加强病案收规加强病例回到我们结算室的过程。科室主任强调好了重视了,我们的医生有些习惯要改。第二天出院,头一天我们无论贪黑多晚,无论加多长时间班都要把患者病例整理好,保证第二天8点钟我们病案就到结算室,这样第二天患者出院的时候,到了结算室拿上他的病例拿上报销的钱他就(可以回家了)。其他的事由我们和跨省这些单位我们进行联接,直接再进行结算实际上这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我们日复一日一天天坚持下来,到最后获得了中心医院最好的口碑,老百姓就讲到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看病非常的方便便捷,我想这也是一种幸福感的体会。此外,在提升周边医疗服务医联体单位,提升他们水平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要实现一个目标,什么目标呢?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一些偏远的城市,离中心城市比较远的这些百姓,想得到中心医院的服务,其实有的时候啊并不是那么便捷,那怎么办呢?我们有几条途径,第一个,我们努力去提升乡医的水平,我们会定期不定期地把人员派到乡村去,在待教的过程当中,帮助他们诊疗的过程当中,提升乡医的水平,还有我们通过现代化的互联网智能连线,把乡村病历传到我们这来,中心医院的医生足不出户,我们乡村的患者也足不出户,大家进行无缝隙对接。我们提供诊断提供治疗方案,我们指导乡医给我们的百姓提供优质的服务。由此我们达成了一个比较可及、比较公平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其实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同质化也涉及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这是咱们国家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来的,我们国家卫生健康管理委员会也提出来,我们要有效地使用医保资金,那如何得到公平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才是节省医保资金的有效途径。怎么得到?在乡村谁来服务?怎样的服务?那么我们进行了双向转诊和分期诊疗,该大医院看的大医院来做,该乡镇卫生院做的乡镇卫生院来做,那一些急、危、重症到大医院来大医院,能够比较好地解决,有质量地帮助患者得到康复。那么还有一些慢病管理怎么办?慢病的管理我们把患者放回社区,放回乡镇卫生院,让我们这些社区和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在我们的指导下同中心院一样的医疗服务管理患者。我们建立了远程智慧医疗,除了我们针对一些医联体单位、一些医疗机构进行的扶持培带帮助之外,我们还把一些设备铺设到乡村,离城市比较远的乡村。我们对孕产妇的管理是这样。孕产妇早上起来,出家门走上两步到村部到村卫生室,进行胎心监护,我们的妇产科专家就坐在医院里,我们观测这个孕产妇的胎心怎么样,对孕产妇进行管理。那么孕产妇做完了胎心监护之后就可以回家,既不用搭车外出,也不用到中心医院来就诊,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我们中心医院妇产科专家的医疗服务,有效地把孕产妇管理好,同时又大大地节省了医疗支出和非医疗支出,因为到城市里去看病要坐车要吃饭,这些都是非医疗支出,所以说有效的节省了资金,提高了呵护质量,那么国家的医保资金得到了有效地利用,应该说是节省医保资金,节省医保资金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患者得到了同样的医疗服务。     

(责编:李成伟、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