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观地方】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1年05月19日16:47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繁荣的内生动力和核心保障。

  精准定位乡村文化,打造乡村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强化以乡村为本位,准确定位乡村文化。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乡村文化差异迥然,呈现出“各美其美”的多姿形态。为了避免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出现趋同现象,应摈弃“一刀切”思维,充分挖掘多姿多彩的乡村地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精准定位,并与市场结合形成蓬勃发展的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内容和必由之路,它主要围绕乡村民间文化传统和独特文化资源,利用现代经济理念和产业经营模式,发展相应的文化产业。乡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引导农民文明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主体力量和经济动力。

  挖掘本地资源,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乡村文化产业不能走同质化、复制化的路线,要科学把握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注重地域特色,保存乡土味道,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首先应该立足于当地的特色小镇、农业遗迹、历史文物古迹等,特别是那些具有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镇村落、传统建筑,建造一批特色博物馆、展览馆,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气质。例如,安徽蒙城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中国原始第一村”。地方政府利用其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尉迟寺原始聚集遗址文化为基础而建的蒙城博物馆,着力打造为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其次,依托当地名人历史、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俗礼仪、传统手工艺等,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精品工程。如,河南鲁山县的“墨子文化旅游区”极具特色,在景区内可以体验墨子文化、庙会文化,可以欣赏到传统曲艺,特别是麦秆画、蛋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带动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弘扬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此外,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除了依托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化特质,还要融人现代元素,使乡村文化重新焕发新的魅力。

  增强创新意识,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文化产业,要增强创新思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首先要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注重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从表面展示向内涵挖掘的转变、从要素流出向要素集聚的转变”。其次,要探索乡村文化产业运营的新思路,加强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意设计,促进文化与旅游、休闲农业、健身、养生、科技等融合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品牌,增加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比如,“乡村文化+旅游”,通过把美景、生态、人文、特产、美食等相结合,赋予乡村文化产业更多元的发展可能性;“乡村文化+养生”,通过乡村独有的绿水青山生态优势,把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健康管理方式结合,滋养医旅结合的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总之,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探索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要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当前消费需求相一致,构建起集“山水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康体养生”等文化产业化新业态,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来源:金羊网 白浅)

(责编:李思玥、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