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观地方】扬州竹西社区“城长馆”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2021年05月06日18:42  来源:海外网
 
原标题:扬州竹西社区“城长馆”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随着城市扩容,农民进城,如何让进城农民不仅在身份上融入城市发展的进程,在精神上也能与城市居民和谐共生,扬州市竹西社区推出了“城长”生活馆,探索出一条城乡融合社会发展的新路。

图片1.png

  “城长馆”创新实施 “好人文化道德讲堂”等特色项目。2020年,社区创成全国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示范单位、省十百千文化示范工程社区、扬州市十佳社区等荣誉称号。全年承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进社区”、扬州市“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等各类现场会和参观活动。

  竹西是拆迁安置社区,辖区共建资源少、合作单位小。为突破这一瓶颈,社区党委充分发挥治理“领头雁”作用,在党建馆里引进了1000平米的惠众社会创享中心;500平米的江苏开放大学;300平米的邗江区委党校竹西分校;200平米的邗江好人馆。2020年先后江苏省朗诵协会党支部、苏北医院北区分院党支部、南京银行扬州分行党委等组织建立共建关系,创新实施“红芯同盟社会组织党建”“四心红色物业”等项目,让社区党建更鲜活、有朝气。

图片2.png

  “三社联动”可以使社会资源“联”起来,让社区居民“动”起来。扬州市惠众社会创享中心在市、区民政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在竹西顺利启动,已引进南京恩派社会组织、刘方明书画团等15家社会组织,在孵“劲松”社团、“红帽子”义工队等20家社区组织,实施残疾人集体就业、社区“小法院”等项目12个。2020年已帮助25名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50多位空巢老人有了定点帮扶社工;一批“劲松”社团应运而生,社区参与各项组织人数突破500人。

  安置社区是熟人社区,管理更需精细化、人性化,社区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选出了52名正直公道、影响力大的居民代表,请他们参与到业委会、物管会、协商议事会等组织中,发挥 “草根领袖”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微自治, “垃圾分类”促文明、“e家”颐养生活等微自治项目有效的增加了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草根领袖” 们 “承上启下”的功能,既能让社区及时听到老百姓“心声”,还能确保社区重大事务上的正能量“发声”。

  “城长馆”实施“一站+二网+三号”的123线上线下全方位工作模式让老百姓安心更舒心,分布在各小区里的党群幸福全科小站全年接待老百姓达2000多人;竹西党群网格化信息系统PC端和醉美竹西移动端线上服务,登记注册户数超过3000多户;社区党建云平台、微信号和QQ号覆盖群众面达85%。2020年,通过意见和建议征集,针对安置区物业管理难题,成立月明东苑党员物业管理委员会,完成月明苑幼儿园非机动车道改造,增加老小区公共绿化,增设部分小区公共停车位等为民办实事事项。

  2020年结合疫情大巡查、人口普查大走访成果,社区动态绘制物尽其详“网格图”,将“红色元素”“民情民约”嵌入“一张网”网格治理。为充分激活各网格活力,社区聘请老党员、老生产队长、老家长等人员成为治理顾问团,形成资源共享、困难同上的治理局面。各网格“出人出力”,共招募了100名志愿者,在口罩等物资最为紧张的时候,为苏北北区医院征集1000多个口罩等急需物资。

  15分钟,在竹西,您可以享受哪些服务? 15分钟,在竹西,您可以解决“吃”的问题。社区800平米的公益大食堂为辖区老年人准备了便捷、实惠的助餐服务,10块钱吃饱、15块钱吃好的标准颇得老年人欢心。15分钟,在竹西,您可以解决“急”的问题。电梯锁人了、老李家的下水管道堵了……这些急事难事糟心事,一部紧急求助电话、一个紧急联络微信群足以让老年人、年轻人无障碍联络社区,确保15分钟内各岗人员到位、处理问题及时。15分钟,在竹西,您可以解决“闲”的问题。为引导大家多学习,小区里的开放大学,让居民不出小区即可“上大学”,开大为成人开设了书画、形体、合唱等课程,2020年把“非遗”也请进了社区,为儿童开设了制排箫、捏面人、雕版印刷等非遗文化课程,一年下来,参与学习活动人数达到了300多人。

  “城长”蕴含了竹西社区的价值追求。“城长馆”记录的是竹西社区城市化、现代化历史留痕。“城长馆”不仅仅是7000平米的室内空间,0.6平方公里的竹西社区就是一个不设限的开放的“城长馆”,服务不设限、创新不设限、幸福不设限。(图文:汪婕 宫鋆煜 陈宝红)

(责编:李思玥、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