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党建引领、五者同责、入网入格”,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样本

2021年04月06日17:48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2020年以来,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首创“党建引领、五者同责、入网入格”工作机制,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完善权责明晰、上下贯通的纵向治理架构,着力构建一核多元、协调有序、各方参与、保障有力的城乡治理体系。

一、背景与起因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土地面积564.98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43.52万,下辖2个街道、5个镇。近年来,坡头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伴随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民众诉求趋向多元多样,社会治理任务更加繁重。第一,社会治理用力不均,区、镇(街)、村(社区)“上头大、下头小”导致社会治理力量不均衡,容易产生“治理盲区”。第二,社会治理机制不畅,个别部门到镇街挂点“只挂名不尽责”,帮扶责任传导不到位。第三,社会治理水平不高,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单一。随着城镇化加快,征地拆迁等引发社会矛盾纠纷增多,但风险防范化解不够及时;随着大量农民涌入城镇,无法及时有效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针对以上问题,迫切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推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湛江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坡头区紧紧抓住试点契机,深入探索党建引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径和载体,建立“党建引领、五者同责、入网入格”社会治理工作模式,理顺纵向架构高位推动、整合各方资源推动重心下移,推动社会治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全面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五者同责,构建纵向治理架构

1.健全党委领导社会治理机制。坡头区建立“五者同责”机制,从区领导、镇领导、职能部门领导、驻村干部到村干部的“五者”同为挂点村(社区)责任人,共同承担所挂点村(社区)社会治理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起区、镇、部门、村自上而下、互联互动的社会治理架构。建立“双向评价”制度,年终“上级考核镇村、镇村评价上级”,将“五者”年度绩效奖金与挂点工作成效直接挂钩,层层打牢社会治理主责主业。如乾塘镇通过压实五者责任,一改以往创文工作落后局面,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七个季度获得全市创文考评镇级第一名,被市列为镇级创建标竿。

2.健全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实施全域党建工程、头雁工程、“三同”工程、党员先锋工程、困难党员关爱工程等党建“五大工程”,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社会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以“规范提质”织牢组织体系。2020年,全区行政村(社区)升格党总支数量37个,推动200人以上自然村成立党支部196个。除了每年投入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经费250万元,还专门投入4000万元高标准打造14个党建示范点,重点培育泮北村等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示范点,推动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以“结对共建”强化传帮带。开展城乡党建“三同工程”,挂点机关党组织党课到农村上、理论学习会到农村开、主题党日活动到农村办。如坡头区检察院挂点坡头镇前进村,利用重要节日节点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提升基层党组织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2019年,该村党总支被评为“湛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该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湛江市文明村”。

3.搭建党建与市域治理深度融合平台。坡头区在农村(社区)建设“组工驿站”,以“组织搭台、部门唱戏”模式,引导党员干部进农村(社区)为工作常态,整合纪检、司法、公安、民政、文化、农业农村、卫健、教育等挂点部门力量,将党建阵地、服务力量、组织资源等延伸至农村基层,搭建起党建与市域治理深度融合平台。如村(社区)“两委”换届期间,区委组织部组织区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前往各镇(街)的“组工驿站”结合村情进行“支招”,确保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全面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目前,全区组工驿站82个,通过择优进站的常驻联络员82人,驻站组工干部370人,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下沉到网格,精准提升各类便民服务质量。

(二)吹哨报到,常态帮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

1.建立“村居吹哨、部门报到”模式。开展职能部门与村(社区)结对行动,每个村(社区)与一至多个行政事业单位结成帮扶对子,帮扶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挂点村(社区)大力支持,牵头单位选派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帮助解决社会治理、农村建设等难题,形成村居“哨子”吹响,相关部门迅速回应的工作模式。如区法院和区司法局联合成立“湛江市坡头区诉前联调工作室”,成功调处诉前调解案件22宗,申请司法确认19宗,进入调解程序后申请撤诉案件3宗。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整合综合执法、公共服务等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下放到基层,推动管理、服务、资源下移,从以各职能部门的“条”管理为主调整为以镇街的“块”管理为主,理清了职能部门与镇(街)之间社会治理权责关系,确保基层有人有权有物,有力有效保障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

2.建立“村居吹哨、党员报到”模式。深化机关党员常态化驻村服务,市级、区级本村党员干部回乡参与乡村建设各项工作,161名区级单位干部常态化驻村开展工作,25名副科级以上“十百千”干部主动回乡促脱贫攻坚,145名坡头籍党员干部自愿回乡参加农村建设。发挥本村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开展“飘?亮”行动,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到村居报到服务工作中。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党员落实“亮身份”行动,带头拆除自家残旧危房,带动家人、身边群众共同参与。建强全区党员先锋队伍,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81个,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开展党员志愿服务364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381件。引导乡贤党员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坡头区杰出乡贤“人才库”,入库25名杰出乡贤持续助力家乡发展。如乡贤党员钟日新积极响应号召,利用弃荒岭地垦地投资,在民有村建立阳光玫瑰生态园特色产业扶贫基地。

(三)多网合一、一网兜底,构建扁平治理模式

1.创新“党建+网格+N”模式。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党建网格与综治、民政、公安、司法、环保、安监等网格进行多网融合、一网联动,让每个网格员主动把“浅层服务”转变为“深层服务”。同步在自然村一级探索推进“党建+”网格化管理覆盖,每个网格设置专门党员干部负责,以点带面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畅一公里”。2020年,全区网格员上报网格事件10390宗,化解网格事件10388宗,化解率99.98%,实现党建引领网格化社会治理全覆盖。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活动,组织警官、检察官、法官、律师进网格,围绕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服务、政策法律宣讲、网格员业务指导、普法宣传活动、推动群防群治等开展工作,助力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步伐。2020年,“三官一律”人员共为全区村(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77人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6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宗。

2.建设“N合一”服务平台。在夯实综治中心建设的同时,坡头区整合优化平台,打造集矛盾化解、平安建设、信访维稳、社会管理、权益保障、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全区共建立7个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74个村(社区)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200个自然村综治服务平台,为村民提供优质便民服务16万多人次。一是升级平台促平安。升级改造区、镇(街)、村(社区)综治中心,搭建综治中心指挥平台,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形成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平台、社会治安稳定分析研判平台、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等多平台一体化运行的综治工作实体化运作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从源头预防和化解。二是整合平台优服务。将全区74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综治中心联合建设,统筹整合政策、人才、资金、场地、项目等,为党员干部、村民群众提供基层党建、法律法规、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三、成效与反响

(一)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坡头区大处着笔、细处落墨,打造出“党建引领、五者同责、入网入格”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市域社会治理内生动力迸发,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上档升级,社会治理新活力有效激发,推动了党建和社会治理在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的深度融合。扁平化管理和纵向治理架构进一步明晰和贯通,社会治理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快速响应、精准落地能力进一步提升,切实减轻了基层负担,为更好服务群众提供了良好保障;坡头区基层党建考评连续三年获湛江市一等奖,基层基础不断筑牢夯实。

(二)多方主体集成治理方式手段更加丰富。随着“党建引领、五者同责、入网入格”工作机制在全域范围走深走实,坡头区社会治理力量得到全方位整合,不但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也调动了社会治理各方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多方主体共建共治作用得到明显强化,打开了“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形成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良好氛围;通过五者入网入格,精准分类指导,有效避免了社会治理“长短腿”“缺漏项”等问题,社会治理得到均衡发展,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档升级。

(三)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建引领、五者同责、入网入格”工作机制是更加注重便民惠群的顶层设计创新,五者找准定位、发挥作用,畅通基层需求释放与解决渠道,凝聚便民惠民和服务群众的合力,无论是在“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优化、“N合一”服务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还是平安建设提档升级工作中,都发挥了先锋堡垒作用。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得到切实解决,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治安隐患得到及时整改,治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发案率逐年下降,2018年来坡头区持续保持零命案,社会治理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2017年,该区被授予“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得到有序有效推进。通过整合力量,坡头区培育了不少市域社会治理亮点,打响了坡头社会治理品牌,比如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行动,创建“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展“四促五治”平安村建设,组建“海螺工作室”,成立“组工驿站”“人才驿站”,推动“两个一站式”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创建“乡贤人才库”,开设“坡头新乡音 农村大喇叭”项目,建立驻村诉讼服务站等,通过项目化推进,“党建引领、五者同责、入网入格”机制优势有效转化成市域社会治理效能;同时,“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进一步充实,社会治理网络进一步织密,坡头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正朝着既定方向有序推进。

四、探讨与评论

(一)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要素。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市域社会治理,关键在党建引领,最根本的要素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这并不意味着要对社会治理事务大包大揽,而是鼓励“一轴多元”,从顶层设计抓创新,在工作机制巧探索,善于抓关键、找重点,对方向性领域加以引领,这才是党建引领的应有之义。在这一过程中,坡头区始终坚持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持续压实抓党建的主体责任,辩证把握社会治理形势,统筹组织凝聚广大党员、人才、群众等各方力量,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良性互动,形成市域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二)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压实责任是“关键”条件。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压实责任是关键。坡头区在推动治理资源、管理服务向基层下沉的过程中,通过有效落实“党建引领、五者同责、入网入格”工作机制,有效地避免了社会治理阵地的“空壳化”和机制的“形式化”。辖区内基层党建的“五者”各尽其职、各尽其力,在基层社会治理相关事务中提供人力、物力和智力支撑,也破解了基层队伍不稳定、保障不确定、能力不适应等难题。同时,通过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压实党建责任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同部署、同推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加昂扬的战斗姿态投入社会治理工作。

(三)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品质服务是“标线”基准。坡头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入网入格”,推动五者力量下沉,持续在“品质服务”发力;群众事,无小事,坡头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以自我革命精神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做到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反对什么就纠正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真心实意深入群众中间,常态化与基层群众联系,察民情、体民意,把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能否服务好群众的标尺,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责编:马俊华、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