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十三五”

吉林省:六大领域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2021年03月31日15:20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人民网长春3月31日电 (王海跃)“十三五”时期吉林省重点领域经济民生发展情况发布会于31日上午在长春召开。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党组成员、副总队长郭翰超介绍了“十三五”时期吉林省重点领域经济民生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王海跃 摄

“十三五”以来,吉林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着力推动重点领域经济民生高质量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百姓福祉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吉林省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畜牧业抵御风险能力提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农民工数量整体稳定、收入水平不断提升。”郭翰超说。

“米袋子”直接关系百姓生活。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粮食安全问题,郭翰超给出了一组亮眼数字。2016—2020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平均值为8403.8万亩,比“十二五”期间增加8.8%,呈逐年稳步增加趋势;粮食总产量年均为784.7亿斤,比“十二五”时期增加7.7%,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玉米、水稻和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自2014年正式规划培育“吉林大米”品牌以来,“吉林大米”这张“白金名片”已经成为吉林省优质大米产品的标志符号,提升了种植收益。

“十三五”期间,吉林省克服不利条件,对养殖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了主要畜种协调发展。据介绍,2020年,猪肉产量在猪牛羊禽四种主要肉类产品中的占比为44.5%,与“十二五”末期相比降低8.7个百分点,畜牧业生产继续向以生猪为主,牛、羊、禽、蛋、奶协调发展的格局转变。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居民钱包越来越鼓。据了解,“十三五”时期,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升至3万元台阶,年均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万元,年均增长7.2%。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由2015年的2.20:1降低至2020年2.08:1(农村居民收入为1)。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23元,年均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864元,年均增长6.2%;202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1.5平方米,与“十二五”末期相比增加2.9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0.3平方米,与“十二五”末期相比增加3.3平方米……从统计调查指标反映的情况来看,“十三五”期间,吉林省城乡居民居民消费支出稳步增加,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稳步提升,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物价变化与百姓息息相关。“十三五”期间,吉林省牢牢做好保供稳价各项工作,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16-2020年吉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均上涨2.1%,约比“十二五”时期低0.8个百分点。“2019年4月,吉林省食品价格指数单月同比涨幅超过6%,达到价格联动补贴机制的启动条件,为应对食品价格的过快上涨,我省正式启动价格联动补贴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郭翰超说。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工的付出。吉林省委、省政府一直牵挂和关心农民工朋友的工作与生活。“十三五”期间,吉林省农民工就业与生活呈现规模不断壮大,收入不断提高,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工作及生活条件稳中向好四个显著特点。2020年全省农民工数量为218万人,比“十二五”末期增加25.2万人。农民工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全省农民工月收入为3750元,比“十二五”末期增加667元,年均增长4.0%。

展望“十四五”,吉林省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继续加强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编:王海跃、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