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民政厅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吉林省殡葬工作情况

2021年03月27日07:36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深化殡葬改革 推进移风易俗

3月26日,记者从省民政厅召开的清明节祭扫工作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今年清明节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第一个清明节,省民政厅高度重视清明节祭扫安全保障工作,提早制定工作方案,下发工作通知,开展督促检查,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书,开展公祭活动,并且设立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加强值班值守。

殡葬工作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取得了扎实成效。各级政府先后投入10多亿元,新建殡仪馆3个,新建殡仪服务中心2个,新建公益性安葬设施8个,完成火化炉环保改造141台,更换遗体接运车18辆,更换遗体冷藏、冷冻设备78套,新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3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全省累计为13.6万名群众减免基本殡葬费用1.05亿元,惠民殡葬覆盖面不断扩大。积极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建成集中节地生态安葬设施3处,要求各经营性公墓也都要设立生态安葬区,采取“树葬”“草坪葬”“海葬(江葬)”等绿色节地安葬方式人数逐年增多。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省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省火化率从2016年的71%上升到2020年的84%,上升13个百分点。

下一步,省民政厅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科学合理编制我省“十四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使全省殡葬基础设施基本满足群众需求,公益性安葬(放)设施更加完善,殡葬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制定我省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和管理指导意见。继续加强殡葬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殡葬管理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间,拟新建殡仪馆10个,公益性公墓(骨灰堂)300余个。到2025年底,乡(镇)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覆盖率不低于30%。加快推进殡葬管理系统建设,尽快完成“互联网+殡葬”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殡葬服务管理领域的运用;积极构建统一的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群众殡葬服务需求“网上办”“指尖办”。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坚持疏堵结合,强化源头管理,进一步提高火化区的火化率;深入开展殡葬陋习治理,建立治理长效机制,努力解决乱埋乱葬等问题;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加强殡葬文化建设,鼓励厚养薄葬,培育现代殡葬新理念新风尚;继续倡导文明祭祀、节俭祭祀、绿色祭祀、安全祭祀。(记者祖维晨)

(责编:王帝元、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