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百姓交出满意“答卷”

——长春市宽城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记事

2020年11月07日08:31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向百姓交出满意“答卷”

  基层治,则天下安。

  长春市宽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充分总结、提炼、推广长山花园社区基层治理创新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和共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基层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视察调研,了解基层社会治理情况时,对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四级”社区党建网络工作体系和“三长”社区管理体系给予了肯定。这也标志着宽城区针对创新基层治理工作向百姓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红帆”引领 激发居民自治

  房漏遮不了雨、窗破挡不了风、路差走不了车……曾几何时,在宽城区团山街道,居民眼中的长山花园社区,就是一个“烂泥坑”。

  为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解决社区面临的各种问题,长山花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将“红帆领航”作为推动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将党建网格建在楼宇,建立10个楼栋党支部、成立了14个单元党小组、216个楼栋党员家庭户,实现了“楼宇有组织,楼栋有支部,处处有党员”,并组建14支志愿服务队,涵盖医疗、法律、治安等方面,为居民开展全方位服务,社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宽城区一直以来以‘红马甲’志愿服务为龙头,带领我们的党员、居民、群众以及机关干部,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让更多人为社区居民提供精细化服务,让居民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党委领导、居民自治的温度,以及来自方方面面的关怀。”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告诉记者。

  家住长山花园社区的李井学大爷今年已经73岁了,但他却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红马甲”志愿服务的队伍中,他与老伴帮扶的对象是同住一栋楼5楼的居民王仁华。

  “我帮扶的对象比我小5岁,她早年丧偶,中年丧子,晚年又患上了脑血栓,留下了后遗症,一个人独居无人照顾,我每天早晚都会和我老伴去她家看一看。”李井学大爷说,看到很多党员和群众都积极冲锋在前,自己作为老党员也义不容辞。

  “三+”引领 增强百姓幸福感

  长春市宽城区欣园街道地处城乡接合部,基础保障设施薄弱,征拆棚户区多,人口流动性大,城市管理面临诸多难题。

  近年来,欣园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有序引导各方参与,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构建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欣园街道的党群服务中心里,居民脸上洋溢着笑容,这里引进了吉林省第一书记驻村协会、阿里云、桔子姐姐工作室等社会资源近30家,还开展了网红培训、心理减压、茶道、烘焙等各类培训课程及亲子活动。

  在面对如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这一关键问题时,宽城区欣园街道用实际行动,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三+”模式,即“常态+群众”“精准+细致”“整治+服务”,并正式使用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

  “星恒实验校是我们辖区内唯一的一所学校,原来校门前是土路,经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师生们都要准备两双鞋。”欣园街道党委书记赵耕介绍,街道和五星村通过筹措资金,修建了一条750米的水泥临时路。

  精神引领 提升生活质量

  居民小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小区治理关乎百姓生活质量,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长春市宽城区柳影街道富丰家园小区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逐步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居民共建,五位一体”的小区治理新模式。

  富丰家园小区属于棚户区改造项目,2010年6月回迁入住,从入住时面对的诸多问题到现在的居民楼道干净整洁,人行步道绿树成荫,车辆出入规范有序,健身广场人头攒动……这一切的转变,都源自于一名老党员的组织情怀。

  这名老党员名叫张秀英,是富丰家园小区里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她坚信,只有党组织的力量才能凝聚起人心,只有党组织的号召才能团结人们建好家园。“2012年1月,我和老伴在富丰小区的广场上举行第一次升国旗仪式,从此每周一早晨,小区的广场上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张秀英介绍说,每一次升旗仪式都是一次党性国情的教育,都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正是因为这样的日积月累,才让群众被这浓厚的信仰力量所感染。每次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和舒适宜人的小区环境,张秀英的脸上都会露出开心幸福的笑容。同时,在张秀英的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党员和普通群众也开始关注小区面貌,自觉加入到小区建设管理中来。

  “三长”引领 点燃共治“火焰”

  众人拾柴火焰高。基层社会治理需要众人划桨、合力推进。

  “有啥矛盾,开‘亭’调解”“遇到点儿啥事,心里不再憋屈,‘说事点’里敞开唠。”……如今,在宽城区,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大到房屋拆迁、土地纠纷,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问题,都能到“百姓说事点”讲个理儿。

  近年来,长春市宽城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多方资源,合力化解民生“急、难、愁、盼”,点燃了社区居民共治的“火焰”。

  而长春市宽城区凯旋街道一心街社区友谊花园作为典型代表,通过成立由居民党员和物业党员组成的党支部,形成物业、业主、律师、民警等多方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小区内发生的各类问题。

  当记者走进小区后发现,小区内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在小区中心处的“红色议事亭”,居民们正在商议着昨天发生的事情。

  据了解,友谊花园曾经是长期弃管的小区,在“红色业委会”的组织下,目前已实施“自助物业”,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以“三长”为骨干力量,带动小区业主实施自治、法治、德治、共治的“一心三长四治”新模式。

  如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已在长春市宽城区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宽城人感受到了基层治理工作带来的变化,宽城区将继续巩固基层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加快建设长春北部核心区凝聚力量。(本报记者 刘霄宇)

(责编:王海跃、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