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丰收景 颗粒归仓忙

2020年10月08日08:07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喜看丰收景 颗粒归仓忙

  又是一年秋收时。玉米、水稻是吉林省主要高产粮食作物,其产量如何,关乎吉林省能否实现全年粮食丰收的目标。今年受台风影响,部分地区发生玉米倒伏现象。如何确保粮食安全,保障颗粒归仓?近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探寻答案。

  在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房身岗子村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一浪高过一浪的水稻已变得金黄,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招展。伴随着收割机“轰隆隆”的响声,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农民们正将袋袋颗粒饱满的粮食打包装车,处处呈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喜看稻菽千层浪,一看就是丰收相。今年,吉林省水稻生产选用抗倒伏品种,秆壮苗强,配套科学栽培技术,整体水稻生产形势很好。”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研究员全东兴感慨道。

  适时收获是确保稻谷产量、稻米品质、提高整精米率的重要措施。谈及水稻收获标准,全东兴一边介绍一边在田间给记者展示:籽粒饱满、坚硬,95%颖壳发黄,籽粒含水量在20%-25%时就达到最佳收获期了。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青米率增多,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收割过晚,易折穗落粒,稻谷水分含量降低,加工整精米率偏低。一定要适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在朝阳坡镇城子上村,记者看到2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在玉米田间穿梭,一个个玉米被摘穗、脱皮“吃”进“肚”里,通过输送管道传送到卡车上,转运储存。

  “从今年前期气候条件来看,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没发生倒伏的地块丰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单产水平较往年有所提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研究员苏义臣说,“对于受灾地块,玉米大部分进入蜡熟期,虽然倒伏了,但干物质积累仍然在持续进行,产量损失会进一步降低。”

  对于如何判断玉米收获最佳时间,苏义臣也给出了答案:从外观看,苞叶变成黄白色,松散;从籽粒看,基部尖冠处出现黑色层,乳腺基本消失,整个籽粒变硬,出现固有色泽,标志玉米达到完熟期,可以选择适宜时期收获。适时晚收,可以有效增加产量,改善营养品质和商品品质,降低收获含水量,有利后期脱粒、储存。

  针对倒伏玉米收获后储存管理,苏义臣建议,应及时晾晒,降水,清理霉变子粒,确保不焐粮不坏粮,减少储粮损失。

(责编:王海跃、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