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型升级中释放“吉林动力”

2020年10月01日08:27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在转型升级中释放“吉林动力”

一汽红旗工厂AGV无人物料配送车,配送节奏、配送位置均可自动识别,实现全线自动物流。(记者 丁研 摄)

  希达电子倒装COB显示屏元件生产场景(记者 丁研 摄)

  转型升级,曾是关乎吉林未来的艰难转身。

  而今,这条路愈行愈顺、越走越宽。转换经济增长动能、提高发展质量,吉林正在奏响强音。

  一汽红旗逆势上扬,完成了“国车”到“国民车”的转变,正在进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车长客擦亮了“国家名片”,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波士顿地铁、悉尼双客,引领了全球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方向;长春金赛药业推出全球首支生长激素产品,在国内市场胜出同类进口产品后,出口到10余个国家,正谋划进军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化经营;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航天信息、生物医药……不同产业折射出相同图景:吉林发展的“含金量”与日俱增。

  锐意改革加速转型升级新步伐

  200多辆全自动无人驾驶AGV满载零部件不停穿梭,实现全线无人配送;臂展长达4.2米的载重机器人,一次完成车身取件、旋转、下降、对孔、转接等多个动作……今日的“红旗”车,充满着新时代智能制造的磅礴气势。

  红旗承载着民族对制造业振兴的情感寄托。面对曾经市场影响力边缘化的困局,红旗在改革中求创新、求发展,在改革中求振兴、求突破,实现“国车”到“国民车”的华丽蜕变。

  改革带来了多维转变。红旗在品牌塑造、造型设计、产品矩阵、技术研发、销量业绩、创新生态等方面均取得傲人成绩。从曾经年销5000辆的徘徊,到年销1万辆的跨越,有力宣示民族品牌走上振兴之路。今年1月至8月,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产业链受到疫情影响情况下,红旗创造了逆势上扬的行业奇迹,累计销量已达10.85万辆,超越去年全年。

  “红旗”品牌成为吉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在创新中突破,在蝶变中成长,众多吉林企业迈向新征程。

  在吉林化纤,传统人造丝产品不断迭代升级的同时,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精尖”产品已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目前,吉林化纤碳纤维原丝产能超过2万吨,碳纤维碳丝产能达到4000吨,其中25K碳纤维成为国际风电设备巨头丹麦维斯塔斯的专供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曾亏损过亿的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司,如今通过以建设高标准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突破口,成功实现转型。目前,企业生产的通石牌系列产品,成功打入美国、哥伦比亚和古巴等市场,成为全省大型石油装备出口的第一品牌。

  传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化不断加快。近年来,我省不断抓好产业升级、规模扩大、配套完善、链条延伸,增强新动力,培育新动能,助推传统企业在发展中做大做强,焕发出新的活力。

  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求突破。身处全面振兴关键期的吉林老工业基地正在脱胎换骨,发展的脚步铿锵有力。

  科技创新释放转型升级新动能

  浩瀚星空,群星在轨。经多次成功发射,25颗“吉林一号”系列卫星长守苍穹。

  借助“千里慧眼”,在天空翱翔的“吉林一号”卫星传回大量高分辨遥感图像和视频数据,与吉林省各传统产业不断碰撞出“火花”。代表我省商业航天先进水平的长春长光卫星不断创新突破,已达成“通导遥”一体化,飞轮、碳纤维结构件等关键核心部件实现省内配套,配套企业达百余户,带动了我省光学制造、精密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同步发展。

  在全省的科技创新版图中,“吉林一号”并非孤星独耀。

  刚刚过去的第23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我省科技型企业携60余项先进技术成果参展,涵盖商业航天、汽车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成为一张张崭新的“吉林名片”。

  “原来公司只有50条生产线,2017年增加到150条。现在,我们已经拥有200条生产线。”在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瑞光眼里,将品牌打到国外,实现中国第一、世界知名的目标已不遥远。这个从双创大赛走出来的企业,目前已成为室内板上芯片小间距LED显示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拥有全球最大的倒装COB高密度LED显示屏生产线,打破了多年来国际大企业对中国LED显示屏高端市场的技术壁垒。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OLED新型显示材料和核心装备方面取得突破,易加科技的创新代表作——智能化生产管理平台已经在众泰汽车、宇通客车等国内多家制造企业生产线上得以应用,长春光华微电子公司的激光调阻机目前已占据国内70%的市场份额……

  以创新为内核的省内高新技术企业迸发强大驱动力,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形成了以卫星、无人机、遥感信息加工应用、电子信息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随之而来的产业集聚效应,又让新的科技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9年,全省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699户,同比增长88.99%,在全国排名从24位跃居21位。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民营经济展现出巨大活力。2019年,全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新增358户,与前两年相比增长92%,总量达747户。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新增认定11户。

  “非新无以为进”。从基础研究到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一个个“原创”“关键”“引领”……科技创新不断释放出新动能,正快速重塑着全省经济增长新格局。

  产业融合引领转型升级新趋势

  吉林人引以为傲的黑土地,正在被产业数字化赋予新的生命。

  “这是个气象哨,它能监控飞蛾数量,预测虫害,还可以测风速、土壤湿度、降雨量。”梨树县远近闻名的产粮大户张文镝检查了地头的气象哨,又放飞了一台无人机。400公顷农田以往施肥要十天半个月,而无人机只用两天就能干完。

  气象哨的大数据进入设在梨树县的中国农业大学黑土地保护监测指挥中心,全县50个点的玉米生长监测情况一目了然,大数据成了随时为当地农民出谋划策的科学依据。

  吉林最传统的产业莫过农业,一旦与数字化新兴产业相遇,拥抱“互联网+”“智能+”,释放的蓬勃活力令人惊异。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浪潮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让吉林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数字吉林”建设、新基建“761”工程正在着手铺平数字化道路,大数据、云计算、电商等产业逐步成为吉林省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近几年来,吉林先后与华为、阿里、腾讯、京东、浪潮等知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电子商务、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连续多年增幅保持30%以上。

  长春新区与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完善东北亚大数据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新区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东北生态大数据中心全面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感知、动态监测、智慧管理、智慧决策和智慧服务,构建信息基础条件国际领先、生态管理与民生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林业产业结构与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的现代化林业管理新模式。

  长春华为大数据项目可提供1.2万台云服务器的计算服务能力。浪潮大数据中心、启明车联网北斗服务平台等高端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在抓产业融合、创新驱动、推动产业数字化上,吉林仍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专项工程,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聚焦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工业垂直应用场景示范推广,加快一汽、长客、智能网联汽车北方试验区等重点应用场景5G网络改造项目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溯源食品、能源清洁化利用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工业互联网APP计划,推动东杰科技智能矿山、吉林浙达燃煤锅炉高效燃烧、施耐欧数字孪生等优势软件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发展。

  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人工智能产业,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智慧出行、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

  长风万里,破浪前进。今日吉林转型升级发展的“破茧”之旅,奔如雷霆万钧,行若春风化雨,日夜不息,从不止步。

  新潮在此涌动,产业在此集聚,信心在此凝聚,将在机遇与变革中释放出吉林动力!

(责编:李思玥、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