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南京市六合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六合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建立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基础,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1+1+3”乡村治理体系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是以“一网格、一支部”建设为支撑,不断打牢治理基础,将“一网格、一支部”建设作为区委开展基层党建的“书记项目”,成立综合网格党支部822个,村民小组、党务小组1720个,推选党员中心户2400余户,在农村开展党员户挂牌行动,实行星级评定,动态管理,全区一万多名农村党员户全部挂牌亮身份,实现以党风带民风、促家风。
二是以“网格+”为引擎,助力增强四个智能。“网格+网格”,实行多网合一,打造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网格化治理信息平台。“网格+警格”,社区民警、政法干警进网格,干警与网格员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日常巡查走访,数据信息采集、矛盾纠纷化解、治安形势研判等方面优势互补。统筹推进“网格+社会机构”,开展推进网银共建,防范金融诈骗等行动,成立20家防范金融诈骗的网格服务工作站。“网格+志愿者服务”,发动微保安、流动长、开机员与3万余名平安志愿者参加网格治理工作。
三是以“村民小组理事会”为依托,开展乡村自治,全区已在783个村成立了村民小组理事会,村民小组理事会主动参与无村级事务协调、矛盾纠纷、生产服务等工作,形成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村两委-村小组理事会-农户三级乡村治理架构,突出村民参加乡村治理的主体地位,着力提升群众参与村居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以“乡村法律服务站”为平台,开展乡村服务。近年来,六合区把乡村法治服务站建设作为乡村依法治理工作的有力抓手,做到三个强化,强化法治宣传,开通“六合智慧普法”微信公众号、“六合司法”普法微博发布信息,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强化人民调解,全区所有街镇、村民委员会全部实现规范化建设,配置专人调解员206名,兼职调解员379名,组建30余人的调解专家库,在500户以上的居民小区设立调解工作室,实现人民调解服务群众零距离。强化服务,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法治民生微群,12348电话热线由律师全天候接受咨询,提供服务。完成所有村居,一村一居一服务,法律服务的配备工作。
以精神文明引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的感召力,六合区所有的村社区都建立了精神文明服务站,打造一支新时代的精神文明服务的主力军,开展最美人评选,在村居普遍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不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经过实践,六合区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了99.23%,扫黑除恶群众知晓率为南京市第一。如今的六合,群众的安全感提升了,环境变美了,法治意识增强了,文化程度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