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上做文章 在“享”上下功夫——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九台探索(四)

2020年07月27日10:18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在“引”上做文章 在“享”上下功夫

种菜不会防治病虫害,农业专家来帮忙;种花没技术,苗木花卉技术人才上门指点……一张薄薄的心愿单,写满了民生、法律、科技、党建等4大类、近30个服务项目。

去年,长春市九台区卡伦湖街道东风村实施上门“点单”以来,村民充分享受到这项服务带来的实惠。

“这些项目特别适合老百姓,把政策法规知识都融入到节目里,我们看着节目就了解了。”坐在家里看电视的东风村四社村民张丽芹从村党总支书记杨井荣手里接过心愿单,兴趣十足地点了一个文化活动项目,“以前是人家演啥我们看啥,现在是我们想看啥人家演啥,不出家门就能享受服务,贴心!”

“按需供给”是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显著特点。

抓住“八字工作法”中的百姓需求“引”,把群众需求当作文明实践的指挥棒,按照“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文明实践”的理念,常态化开展“千名干部下村屯,万名党员进农户”活动,系统梳理群众需求,形成“百姓需求库”,匹配“志愿供给库”,制成《文明实践菜单》,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需求侧”,构建“群众点餐、中心买单”的服务体系。

走进九台区政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岗工作人员王子剑正给前来办理交通运输证的群众讲解新政策。“一边唠家常,一边了解政策便利,等待出证的时间还能感受时代进步。”市民林涛笑着说。

九台区政务中心把每一个窗口都打造成征集民需的窗口,让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成为参与文明实践的骨干力量。在中心服务大厅设置意见箱、触摸屏平台和电话随访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和需求,由文明实践中心派单,各部门单位针对性开展服务。目前已征集群众需求近200个,基本得到解决。

“百姓吹哨,各方必到”。九台区在全省率先研发文明实践云平台,使用现代科技,打通中心统筹制单、群众按需点单、平台精准派单、志愿团队接单、多元综合评单五单机制,构建工作闭环,把文明实践“大主题”做成“小切口”,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出发点是群众需求,落脚点是让群众共享。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过程中,九台区注重基层群众“享”,让群众充分享受精神文化丰富带来的满足感、物质财富提高带来的幸福感和自我价值实现带来的获得感。

学习明理、致富兴业、院貌整洁、孝老爱亲、志愿服务……每在一个方面表现优异,就能获得一颗闪亮的星。在九台区波泥河街道清水村,践行“七德”创优、开展文明实践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让这里成为有名的德治示范村。

“环境美了,钱包鼓了,肚子饱了,大家就追求精神生活向好。”第一次就被评选为“十星家庭”的清水村八社村民韩万胜骄傲地说:“人活着就得有荣誉感,以前大伙儿比拼财富,现在都比拼谁家更孝顺、谁家环境更好、谁家对别人的帮助更大。通过星级文明户评比,大伙儿都有了积极向上的心。”

开展文明实践工作以来,清水村一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面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文明村。九台区文明实践接地气、聚人气,真正为基层群众带去文明新风,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每次有演出,我必到。”退休职工李霞一边看着九台文体中心文明实践广场上的节目一边感慨:“我还常来游泳健身,参加这些活动让退休生活有趣多了,感觉自己都年轻了。”

作为九台区文明实践七大服务平台之一的文化体育服务平台,文体中心从早上四五点到晚上八九点,始终对群众免费开放,引进了体育协会和美术家协会、根雕民间艺术协会等7个文化艺术协会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每天吸引市民上万人,极大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

在“引”上做文章,在“享”上下功夫。九台区通过认真梳理服务对象需求,明确实践方向,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文明实践工作的试金石,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有生命力。(记者孟凡明)

(责编:关思聪、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