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李书记”——记通化县果松镇东明村第一书记李长胜

2020年07月11日07:48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俺们李书记”

驻村扶贫工作无疑是艰苦的:一是工作、生活、办公环境简陋;二是基层工作直面群众,事多又杂,需要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但作为出生在农村的一名退伍老兵,李长胜并不在乎这些困难,在通化市人防办工作的他,请缨第一书记埋头扎根东明村5载,以贫困户的期望和诉求为己任,带领百姓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穷帽”后,又在铺就致富路上忙碌着。

盛夏,记者驾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了李长胜担任第一书记的长白山脚下的小山村——通化县果松镇东明村。

这里位置偏、交通差,5年前的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初到这里的李长胜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脱贫攻坚的重任压得李长胜辗转难眠。

“2016年3月,我到了村里后,经过实地调查,村班子一致认为可以在村里原有的菌场上面做文章。”这个皮肤晒得黝黑、高大魁梧又有些憨厚的老兵,给人的印象满是实诚可靠。有了市政协和市人防办的扶贫资金,东明村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成立了通化县吉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李长胜每天都会到公司查看木耳、桑黄等作物的生长情况。在一栋栋种植着长势喜人的桑黄、灵芝大棚和一排排绽放的吊袋“黑致富花”前,他告诉记者,2016年菌场种植了春耳5万袋、秋耳10万袋,实现利润8.6万元,同年成立的农业开发公司,年底就为贫困户每人分红500元。

“要让全村28户47名贫困户依靠厂子脱贫致富,就要继续壮大产业规模。”李长胜知行合一。2017年,东明村投资新建厂房1040平方米、硬化地面3000平方米和一座500平方米的冷库。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制作菌种,从单一的种植木耳,到制菌售卖、发展桑黄、灵芝、羊肚蘑、元蘑等多元化种植,“摘帽”已不再是难题。

如今的东明村,拥有吊袋木耳大棚8栋、桑黄大棚36栋、灵芝大棚18栋,2019年公司收入200余万元,村集体获利40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达13250元。用李长胜的话说,这是滚雪球式的发展,脱贫已不是目的,致富才是百姓的新期望。

攀谈中,记者发现李长胜的右手有一道很长的疤痕,手指伸展不灵活。扶贫工作队员、市政协副秘书长孙逊道明了原委。建厂时,李长胜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吃住在村,同村民们一起到菌厂劳动,在搬运菌棒时右手肌腱受伤,手术治疗后五根手指伸展功能还是丧失了一半,但他仍然坚持参加劳动,在寒冷的冬季凌晨,还坚持驱车去省外购置装袋机、塞料机等机械设备。

“他是一位帮老百姓办实事的好书记。”家门口有了产业,贫困户于景贵足不出户打工的年收入就能达到3万元,患有白血病的妻子,在李长胜协调新农合报销事宜的帮助下,购药费节省了几万元。

随同李长胜入户调研,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俺们李书记”。冬天为杨为甲买棉手套,在春播季节组织村干部帮助臧跃斌、孙长友把地种上,帮包喜堂维修房屋、到市中心院看病,帮任淑梅联络县残联等部门上门为其鉴定办理残疾证,帮王金宝联络小额贷款,帮胡金雪定制拐杖……从李长胜的身上,贫困户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

脱贫攻坚不停步,“摘帽”之后忙致富。简陋的办公室里,李长胜充满希望的蓝图已经构筑:帮助东明村进一步谋划一批投入少、见效快、收入稳的其他脱贫产业项目,解决脱贫项目单一、规模不大问题。为脱贫项目与高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促进技术转移、嫁接,提高项目科技含量。筹措资金,购置机械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加强企业正规化管理,以品牌建设之路强化村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5年里,村里铺上了柏油路,亮起了路灯,家家户户门前种上了果树,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变。最重要的是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门口赚钱,他们离小康生活更近了。”不善言辞的李长胜话语朴实。(记者王忠先 裴虹荐)

(责编:关思聪、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