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背景
浙江省委提出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浙江”,湖州市委提出了要打造“平安中国”示范区先行区这一目标。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处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前沿,其公共安全监管能力也是整个平安建设工作的基础。新时期,面对量大面广的公共安全隐患,基层执法人员和监管干部业务能力明显不适应,进一步解决基层公共安全监管力量“看得见、看不懂,查不出”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湖州市吴兴区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平安建设业务培训方面的经验,坚持问题导向,打破以往“教师讲、学员听、满堂灌”的常规培训模式,探索建成了浙江首个平安实训基地,有效增强基层综合治理人员的业务执行能力。
二、主要做法
2017年4月,在经过前期大量的调研走访和可行性研究后,吴兴区成立了浙江省首家平安实训基地,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基层监管干部和暗访检查人员隐患排查发现能力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科学预设隐患。通过梳理出多年来省、市平安检查和暗访积累数据资源,分析发现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安全隐患表现出涉及范围广、总体数量大、整改难度小三个特点。针对公共安全隐患三个特点,坚持以实战实训建设、运行为导向,对平安建设过程中的隐患识别与风险控制进行科学化和模块化,将基层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校园警务室和校车、文化经营场所、建筑工地、瓶装燃气销售点、机械加工生产车间、“三合一”车间、出租房屋、商铺、快递寄递点、危废仓库、零售药店、餐饮厨房、食品生产小作坊、小食杂店等九大监管领域18个场景,进行100%实物还原重建,预设了200余个实际检查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常见隐患,高度还原了基层监管工作实情,做到对不同行业监管目标的全覆盖。
2.优化教学资源。在师资配置上,基地按照基层熟悉、业务精通、教学熟练的标准,选派各个业务监管部门的业务骨干、专家49人,组成平安实训基地教学导师团,采取问题隐患讲解视频、面对面授课等形式,让每位参训学员得到更专业的教学辅导、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更贴近工作实际的教学内容,使基层监管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明显提升。
3.优选培训对象。全省推行“全科网格”“一中心四平台”建设对村(社区)网格长(员)、乡镇(街道)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能力要求。针对这一情况,基地采取分层培训和分批轮训的组织形式、视频和授课相结合教学方式,先后完成了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基层执法监管人员、网格员长(员)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等基层一线安全监管人员的全员培训,完成了省平安考核专家库、市平安检查组成员培训。
4.创新教学方式。基地改变过去“教师讲、学员听、满堂灌”的单向封闭式课堂讲授模式,专门制作了理论教学片和全系列实景教学辅导片,采取理论教学、现场辅导、实景测试、讨论交流四步训练方法,采用模拟排查、理论授课、技能比武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构建起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密切联系、课堂讲解和现场指导无缝衔接、模拟实战和技能比武融为一体的教、学、练、战一体化实训模式。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设置了“引导式排查”和“全实景盲查”等不同难度的考核方式,同时依托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和自主研发的平安检查APP,通过考核专用的移动端设备和架设镜像服务器,让参训学员在实训的同时即时完成平安检查信息的实时取证、录入和上报,通过后台数据,可对每一位参训学院的考核结果进行查看,有效地提高了培训的效率,提高了基层一线监管人员整体监管水平。
5.升级打造提升。基地原址位于吴兴区环渚工业园区,场地狭小, 2018年3月,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昌荣在调研湖州平安建设工作时指出,要将平安实训基地打造成全省一流的全科网格员培训基地、全民特别是青少年安全防护体验基地、平安综治工作研讨基地。同时,实训基地升级重建项目列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吴兴工作确定的30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市委改革办将该项目列入2018年社会体制改革重点突破项目。2020年,吴兴区高标准异地重建平安实训基地,新址位于吴兴区东部新城东方花园,总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内设18个实训体验区,覆盖青少年安全教育、食住行日常安全内容和安全生产专业内容等方面共计200多项实训内容。基地一楼是形象展示和接待宣教,二楼是青少年安全教育(包括校园安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文化市场、娱乐场所安全等),三楼是食住行常见安全教育(交通、消防、食药、家居、邮政寄递等),四楼以专业安全教育为主(建筑工地、生产车间、特种设备、危化品、密闭空间、环境生态、治安安全、燃气使用等)。五楼为平安教学辅助用房。
三、工作成效
1.资源整合凸显实训特色。基地从基层政法综治工作的实际出发,打破窠臼,坚持问题导向,以补齐基层监督检查人员的能力短板为落脚点,通过对以往平安建设经验的整理和挖掘,确定了若干安全监管的重点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功能模块,在实景还原上做到对不同场所安全隐患的全覆盖。通过资源整合,基地在人力和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优化了实训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实训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隐患排查发现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实训,网格员(长)和平安督查暗访人员从“单科医生”变成“全科医生”,大幅度提高了他们业务能力。在重大活动安保期间,一线执法监管人员通过平安通手机上报的安全隐患数据大幅度提升。市平安暗访督查的数据分析显示,在两次基本同等规模、同等时长的集中暗访督查中,暗访组成员通过培训并且在检查中启用了平安检查APP后,检查点位总数上升23.4%;发现存在问题的点位数上升90.5%;发现隐患问题总数上升111.3%;问题检出率从45.2%上升到69.8%。
3.省内外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作为浙江省目前唯一的平安建设业务实训平台,基地先后组织了乡镇(街道)网格长等一线监管人员,省、市平安检查专家库成员,消防、司法、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的业务培训共1.2万余人次。2017年7月,浙江省平安暗访检查专家库成员160人,在基地进行了全封闭式培训,业务能力水平大幅提高,督查效果辐射到全省。截至目前,我省以及山东、江西等省内外其他市(县、区)到实训基地参观考察已达52批次,基地的做法和经验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政法委在宁波组织召开的“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作了特别介绍,并列入2017年省政法委创新项目。新华网、中国长安网、中国安全生产网、平安浙江网、浙江法制报等多家媒体也对平安实训基地进行了报道。
吴兴平安学院暨平安实训基地将进一步优化运营模式,引入市场化机制,不断扩大平安实训基地影响力,使之成为全省基层平安实训理论智库建设、课程研发、学习培训的重要基地,为平安建设提供理论和案例支持,打造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面向全国的智慧平安实训基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