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城市治理视域下的城市楼宇“一楼文化”

2020年06月12日09:28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当前,城市治理是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我国大中型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成都市锦江区在进一步加强城市治理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于2017年在率先提出城市楼宇“一楼文化”概念,大胆探索基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服务阵地和服务功能不断延伸而产生的以城市楼宇经济为物质基础的文化形态,努力为楼宇人群特别是楼宇青年群体提供高品质、精准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楼宇“一楼文化”锦江模式。

5天时间、5大主题、覆盖周边楼宇近万人次2019锦江区首届城市楼宇“一楼文化”艺术周收官.

一、关于“一楼文化”

(一) “一楼文化”相关概念

一楼,在这里泛指楼宇里人群广泛集散的公共空间,是内部工作人员上下班必经之地,是外界进入楼宇对楼宇建立第一认知的重要场所。这些公共空间作为楼宇的枢纽,占有信息传播的区位优势,同时也具有受众的广泛性。

“一楼文化”,就是将商务楼、写字楼、科研楼宇、标准厂房、城市综合体、保护建筑等的“一楼”(或公共空间)变为公共文化场所。

当前,楼宇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成了繁荣的“楼宇经济”。与“楼宇经济”相匹配的城市文化建设——楼宇文化应该如何存在呢?“一楼文化”从概念的提出到试点,就是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楼宇经济迅猛发展的双语境下迸发的文化创新和探索。

(二)“一楼文化”产生背景

文化成为国家战略,丰沃的文化土壤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一楼文化”及类似的耕耘型文化品牌生当其时。文化成为城市驱动,活跃的文化细胞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楼文化”等新兴文化细胞应运而生。今天发生的事情就是明天的历史。这就表明,城市的文脉、市民的乡愁,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文明的延续。实际上,在新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那些低能耗、高增长的经济形态恰恰是知识经济、创意经济,往往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立城、文化兴城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发展的重要共识,城市发展必将越来越倚重文化的发展。

楼宇经济迅猛发展,新的经济体和经济形态亟需文化塑型和文化铸魂,“一楼文化”等文化基因工程必将成为与新的经济形态共生的文化形态。从表面上看,人才技术号召力、资源整合能力决定了楼宇竞争力,而实际上在人才技术和资源整合的背后,楼宇的社会形象、企业内涵、价值认同等文化因素才是楼宇经济避免昙花一现的长远之计和核心动力。

市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提高,文化的消费内容和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楼文化”这种便捷、前沿的文化服务使之成为市民文化消费的新宠变成一种可能。在城市楼宇中,大多数市民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和生活压力,经常面对超负荷的脑力劳动和高节奏的工作运转,文化的减压和娱情作用越来越成为一大批亚健康人群自愈的重要方式。同时,人们也通过“一楼文化”等文化形态提升审美能力、紧跟文艺发展趋势,达到艺术再教育的目的。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国家文化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公益性文化阵地已经不能完全承载文化功能需要和市民文化需求,“一楼文化”的出现不仅广泛吸纳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整合了非政府资源,延伸了公共文化阵地,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文化服务方式的产生。“一楼文化”将成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中必要的阵地延续和拓展,其服务方式的匹配也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崭新的课题。

(三)“一楼文化”产生条件

我们再来看“一楼文化”的产生条件。发展“一楼文化”,必须以楼宇为“物质载体”。“一楼文化”必须谋求“楼宇”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入驻企业单位的广泛支持。首先,我们希望他们认识到“一楼文化”对塑造楼宇文化形象和提升企业文化品质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希望楼宇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入驻企业单位匹配相应的软硬件支持,将“一楼文化”纳入其工作规划。

发展“一楼文化”,必须以公益性文化机构、文化类社会组织作为“业务主体”。发挥其业务优势,针对楼宇的性质和特征,策划与之契合的文化类型和状态,并委派专业人员制定相应活动规划,组织并实施相关文化活动。

发展“一楼文化”,必须以楼宇人群为“服务对象”。楼宇内的工作人员是“一楼文化”主要的受众群体,这就决定了“一楼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审美兴趣,同时要在满足他们文化需求的同时达到思想引领和素质提升的作用。

二、“一楼文化”的主要做法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锦江区不断探索发展“一楼文化”的多种可能性,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形式上,建设三个空间,

一是建设静态展览空间。以“静”为特点,根据楼宇特点、文化潮流和经济发展趋势、政府工作需要,长期或定期策划各种图文并茂的主题展,一方面美化楼宇环境、传播艺术信息,另一方面宣传国家政策、寓教于乐。

二是建设动态展演空间。以“动”为特点,利用上下班及午休间隙,组织主题鲜明、短小精致的时尚艺术、行为艺术、精品赏析等文艺活动,为楼宇里的受众群体提供即时的文化消费。

三是建设信息交换空间。以“融”为特点,打造楼宇入驻企业、工作人员、文艺家及市民群众面对面交换信息的互动空间,通过交换信息、增进了解,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一楼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主体,能动地参与“一楼文化”的建设。

(二)在内容上,打造三个平台

一是承载党和政府宣传的引领功能,将“一楼文化”打造成国家政策宣传平台。潜移默化地将国家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一楼文化”的建设,张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氛围。

二是承载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功能,将“一楼文化”打造成先进文艺传播平台。通过展演(播)反映城市文化根脉、彰显城市发展气象的文艺作品,让观众感受到城市的繁荣与和谐,增强市民的城市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承载楼宇企业形象的推广功能,将“一楼文化”打造成楼宇文化展示平台。一楼由于是楼宇的交通枢纽,最能集中反映楼宇的形象气质,一楼文化的出现必将集中体现楼宇的个性特色和文化内涵,是楼宇对内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

三、“一楼文化”的主要成效及发展前景

(一)主要成效

我们认为,城市楼宇一楼文化建设项目在公共文化领域的探索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延续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对社会资源的吸纳和整合,及时地让公共文化进入到新兴经济体,确保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

二是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开辟了新的阵地,同时因为阵地空间的差异性,打破了惯常的文化服务方式,实现了文化方式的创新;

三是创新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便于因地制宜开展文化服务,实现服务内容的创新;

四是为市民提供了即时的、触手可及的文化服务,为促进群众文化消费提供了新方案;

五是把公共文化送到群众身边,不仅具备文化消费的便捷性,同时增强了市民文化消费的能动性;

六是为城市楼宇经济注入新内涵,增强了楼宇文化的标志度;

我们认为城市楼宇“一楼文化”建设总体上分为基地建设和站点建设两部分。在逻辑上,基地和站点形成总分关系;在特色上,基地提供共性资源,站点呈现个性特色。

比如在博瑞创意成都大厦,我们完成了“一楼文化”VI系统建设,设计了具有形象辨识度和楼宇普适性的、集时尚个性和文化意蕴为一体的“一楼文化”logo装置。

在仁恒置地广场我们建设了“一楼文化”数据库,配置了文化一体机,通过数字化手段全面展示锦江区公共文化建设各项工作。

在时代8号我们开展了“钢琴日”“古筝日”“戏剧日”等一系列微文化活动,将“碎时光”变成“碎欣赏”,积淀成“碎艺术”。

当前,我们正与天府国际、百扬大厦等策划开展茶艺欣赏、吉他弹唱、古琴演奏、电音精品音乐会等主题活动,积极搭建文化交流与展示平台,充分调动楼宇人群的能动性,形成楼宇文化活力。

我们希望通过上述努力,打造楼宇“公共文化空间”,推动零散的楼宇文化向常态化、主题化、系统化转变,最终助力楼宇找到独特的文化气质,提升楼宇魅力。我们大胆探索“公益性文化”和“商业性文化”的交集,努力形成“公共文化AA制”的社会化发展模式。

(二)专家点评

一楼文化不仅得到了楼宇人群的支持和欢迎,也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肯定。2018年6月,锦江区召开了城市楼宇“一楼文化”建设专家研讨会。

省社科院原副院长、二级研究员、省文联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指出:城市楼宇“一楼文化”项目正好契合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同志关于“社区治理”和“发展天府文化”的讲话精神,因此要站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高度做“一楼文化”。“一楼文化”甚至可以看作是对“现代文化治理能力、治理水平”的检验,其容量很大,它同时也是发展“天府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在建设过程中摸清楼宇性质特征,搞好受众分析,做好空间论证,健全管理体制,拓展经费来源,壮大人员队伍。

四川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肖云认为,锦江区提出的城市楼宇“一楼文化”项目将城市楼宇一楼由“公共交通空间”转变为“公共文化空间”,这是一个创举,是一种极具创新意义的再造,如果在推进过程中,解决好空间特点、目标对象和根植性等问题,这个项目将成为一个非常有社会价值的优秀项目。

成都市文广旅局公共服务处处长杨晓泉对城市楼宇“一楼文化”项目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予以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城市楼宇“一楼文化”项目要坚持创新发展、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的理念,要打开思路,不拘泥于公共文化层面;要有针对性,注重消费积累,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前几天,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阮可教授获悉锦江区将召开首届城市楼宇一楼文化艺术周,专门发来一段评论,他认为:锦江区“一楼文化”项目是增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的创新举措,也是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的生动实践,具有原创性、示范性和复制性。这种做法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创新。把服务延伸到商业楼宇的“底端”,“借壳生蛋”打造了新的城市“文化粮仓”,拓展了文化馆的服务半径。二是多元文化、动静结合的服务创新。既有主流意识的弘扬、又有城市形象的传播和企业文化的宣介;既有静态展示、动态展演还有信息交互的功能。三是AA合作、融合共享的模式创新。文化馆跟社会机构合作,共建市民的“艺术家园”。

(三)发展前景

“一楼文化”是伴随着新兴经济体不断衍生而出现的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它必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和壮大。在知识经济、技术经济、创意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主流的今天,文化创意的升值必将激发更多企业、实体的文化诉求,或许有一天,就连“一楼文化”本身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一部分。同时,在筑梦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人们文化自觉的意识必将越来越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们也越来越需要文化认同感,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社区,大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根脉才是铸魂之所在。

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我们希望,在锦江区建设“新经济高地、国际化城区”、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成都市建设“三城三都”,四川省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进程中,“一楼文化”可以让城市楼宇成为更有质感、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公共文化空间,让“一楼文化”不仅可以扮靓一栋楼,更可以温暖一座城!

(责编:李洋、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