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株洲市荷塘区:创新方法精准帮扶相对困难群体

2020年06月11日08:48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近年来,株洲市荷塘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扣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持之以恒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不断创新方法,初步探索形成了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一、背景与起因

2019来,荷塘区针对少数群众游离兜底政策之外却处于生活困顿之中,社会各界想帮而难以帮到位的现状,围绕“帮谁、帮什么、谁来帮”等关键环节,逐步探索出“三榜工作法”,尝试着打通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对困顿群众的帮扶,整体构建起“党委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项目化运作、小团队实施”的措施精准、进退有据的长效帮困新模式,为辖区近千户困顿家庭带去了生活新希望,引领了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社会新风尚,为全面小康地区巩固“后扶贫时代”脱贫成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做法与经过

全面摸底精准识别,确定“帮扶谁”。荷塘区细分工作流程和标准,推出“精准识别榜”,在尽力扩大帮扶覆盖面的同时,也让帮扶工作经得起评议,确保公平。

一是分类摸排。以镇(街道)为单位,广泛发动基层干部、社会组织开展地毯式走访摸底,摸清辖区困难群众底数及需求,并将社矫人员、计生特扶家庭或因突发事件、疾病生活困难者纳入考量,将拟帮扶对象按照老、弱、病、残等类别进行精细分类,全面掌握困难人群数量、类别及家庭现状,把基础工作做扎实。

二是分步核准。由镇(街道)、村(社区)牵头对初步确定的对象进行“看、听、查、议”四个环节,分步精准选人。一看,实地查看对象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生活水平等,按实情进行初筛;二听,与对象本人、与周边居民等交流,深入了解困难对象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情况;三查,多渠道核查对象收入、就医、就学、财产、消费等事项,立体验证对象需求;四议,组织群众、村(社区)、镇(街道)、部门分级商议精准确定人选,并接受同级纪检监督,确保全面了解困难群众的真实情况,让精准识人经得起群众质疑。

三是分级公示。对初定人员名单通过微信群、镇街-村(社区)-小区三级公示等方式进行线上、线下公示5个工作日以上,全方位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工作始终公开透明。

因人而异精准施策,明确“如何帮”。荷塘区在持续培育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的基础上,深度发动群众参与,组建起互相熟悉、有感情基础的帮扶小团队,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的原则,据实制定“精准施策榜”,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需求的工作,策划包装成具体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委托帮扶小团队更精准地满足了帮扶群体的现实需求。

一是精细立项组团。一方面,切实加强志愿者培养管理和本土社会组织的孵化,建立志愿者积分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其服务专业化水平,激活志愿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内生力量。另一方面,对前期参与的社工、志愿者、群主等进行甄别考察,充分了解其能力、特长、专业水平等信息,紧扣帮困对象需求和地域分布,择优选取人员组建帮扶小团队,并积极引进外地优秀社会组织加入,发挥“鲶鱼效应”,探索构建起了“社工+志愿者+爱心企业+爱心家庭”的“多帮一”帮扶队伍体系。同时,坚持需求导向,在镇(街道)、村(社区)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织社工、志愿者、群主等共同参与帮扶项目策划,按照合并“同类项”方式,分地域、分类别,按20-60人不等的规模,将帮扶对象需求打包为项目,并交由帮扶小团队实施。

二是精确供需对接。由村(社区)会同志愿者团队或社会组织进一步深入开展群众需求调查,并根据基本生活、社会融合、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清单,由帮扶小团队自主链接各方资源,对接各类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并发动帮扶对象亲朋好友邻里参与,不断充实人财物保障,实现帮扶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

三是精准定档施策。制定“一人一策”“一户一策”帮扶举措,进一步明确帮扶形式、内容、时间、目标等事项,为对象提供身心陪伴、居家服务、社会参与服务和物质、资金支持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两支持”帮扶,个性化满足困难群众需求。到2020年4月,全区已引进社会组织11家、孵化10家,吸附40余名专业社工专职参与公益事业;实体运作志愿服务团队56支,常态参与帮困的骨干志愿者达1300余人;在城区分类策划项目32个、在农村按村分片实施项目24个,受益群众达到2400余人。

整合资源多元保障,实现“可持续”。帮困难在长效。荷塘区通过广泛链接社会爱心资源,探索并建立起监管、评估及反馈的全流程制度体系,制定“精准退出榜”,实现对帮扶项目的科学管理、进退有据,初步实现了对相对困难群众的持续帮扶。

一是深度整合各方资源。在幸福荷塘领导小组的统筹下,进一步整合民政、卫健等部门与城乡帮困项目实施有关的资金,在把财政分散的“小钱”聚拢与帮扶项目的精准对接的同时,引导其认领或承接帮困项目,并以“99公益日”为契机,对接公益基金会,推进互联网公益募捐,链接社会爱心。一年多来,先后争取上级资金100多万元,整合部门专项资金200余万元;仅在“5.31”千人城乡帮困工作推进会上,就现场筹集了帮困资金、物资300余万元,让帮困资金有了“源头活水”。

二是逐步健全长效机制。随着帮困实践的深入,荷塘区先后制定出台《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评估考核实施办法》《城乡帮困捐赠资金使用“五准”和“五不准”》《农村城乡帮困资金使用指导意见》《2019年三社联动·城乡帮困项目考评奖励办法》等工作规章,让帮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常态高效,也进一步提升了帮困的精准度和公信力。同时,通过日常走访、定期评价、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各小团队帮扶效果进行分期评估;定期向爱心企业及个人反馈帮困进度,努力让每一份爱心不被辜负;对优秀项目、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团体及企业,探索建立了常态化复合表彰机制,在推动项目走深做细做持久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各类主体参与帮困的活力与动力。

三是畅通退出渠道。通过看帮扶对象的经济、身心等变化,听群众、邻里、志愿者、社工反响;查帮扶团队服务水平,评帮扶团队服务等次等,对帮扶对象、帮扶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尚未脱困的帮扶对象,持续巩固;对帮困对象功能恢复、自然消亡、自愿退出和项目完成的,及时有序退出;对承接团队不合格的,实行优胜劣汰,通过多种手段进一步畅通了帮扶对象、帮扶团队和帮扶项目的退出渠道,确保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成效与反响

通过近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变化和成效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

一是让一批困顿群众得到了精准帮扶。通过城乡帮困,为754个城区困难群众、287户农村困难家庭提供帮扶,帮扶重点个案950人,惠及群众2400余人。为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失独家庭、自闭症儿童、精障患者、残疾人患者、因病致贫家庭等群体,提供身心陪伴、居家生活、社会参与服务和物质、资金支持,因人施策、精准精细,使其得到“立体帮扶”,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也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甚至,有多位帮扶对象主动成为志愿者,将爱心传递,用志愿行动提升着社会的温度。

二是有序引导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过去,荷塘区虽有为数众多的志愿者,但由于没有经常性组织、动员参与活动,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力、活跃度不高。实施城乡帮困后,由党委引导、社会组织、社工参与的方式方法,才凝聚一批真正有奉献、有情怀的志愿者,建立起50余支、1300余人的志愿者骨干队伍,以“小团队”激发出了“大活力”,为创新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生力军。

三是营造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项目化运作、社工和志愿者小团队实施,帮困工作充分调动起了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让帮困工作进退有据、规模可控,避免了大小事务均由政府兜底的尴尬,颠覆了以往靠单一走访慰问的帮困模式,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其中,让困难群体得到较为精准、可持续的帮助,不仅为机构和个人提供了实现价值的平台,为社会爱心资源搭建了相对权威、透明的公益渠道,营造出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探讨与评论

民生改善无止境,只要走好群众路线,把广大群众、社会组织、企业等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真正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一是社会组织参与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益补充。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是要充分调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的力量,有序引导其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其专业化、精细化优势,为困难群众做一些政府不能做、做不好且又专业性强的事务,并建立一套成熟有效的社会工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专业的社会组织和社工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城乡帮困的效果,尤其是在经济水平不发达、人民群众矛盾等地区,只有充分发挥社工的专业力量和示范引领作用,让专业力量贯穿始终,让社工逐步从指导者、协作者转变为资源链接者、社区社会组织孵化者,培育更多的社区社会组织和骨干,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各施所长,协同联动,解决问题。

二是群众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活力源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也就是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发展,在志愿者帮扶团队建设上,我们在城区和农村培育、发展了一批基本符合区域需要的志愿者队伍,邻里互助、助人自助的风尚正在逐步形成。培育和发展高质量的志愿者队伍,实现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才能真正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是社会资源协同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创新社会治理,单靠政府一家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尤其针对财政资金紧张的县市区,通过链接广泛的社会资源来参与帮困工作,可以更加有效缓解当地财政压力。加强与基金会、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合作,进一步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发动更多的爱心力量,让更多元、更多层次的力量助力三社联动·城乡帮困,有效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化筹资机制,提供更持久的资金来源。

(责编:马俊华、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