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宁波市鄞州区:创新升级“365社区治理工作规程” 探索社区治理“鄞州解法”

2020年06月09日16:08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鄞领服务直通车”启动仪式。

作为“365社区服务工作法”发源地,近年来,宁波鄞州区坚持以党建为核心,以划船社区“365社区服务工作法”为基础,以“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为理念,创新升级“365社区治理工作规程”,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2019年,浙大社会治理研究院宁波中心落户鄞州,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和浙江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一、背景和起因

作为宁波都市核心区,鄞州区既有始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基础建设落后的老小区,又有大量高档商品住宅小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安置小区,共计460个,三者占比为16.1%、65%和18.3%,居民结构复杂,治理形态十分丰富,治理方式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一直以来,鄞州区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2002年起就率先推动居民区改为社区工作,2012年以来深入推进社区减负提效、优化环境,2017年以来,深入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路子,社区治理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划船社区“365社区服务工作法”、丹顶鹤社区“赋能式治理”、和丰社区“五圈工作法”等好的治理经验。鄞州区认真贯彻落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创新升级 “365社区治理工作规程”,实化三大治理主体、细化六大治理任务、强化五大治理机制,形成了社区治理的“鄞州解法”。

成立和丰社区“红管家”社区共治委员会。

二、主要做法

(一)“三联”:建强治理队伍、激活治理主体。鄞州区坚持党员带头上、社工唱主角、志愿者广发动,将“沉默”的陌生人社会激活,将居民组织起来,充分释放治理活力。

一是党员联动治。社区治理首在党员,鄞州抓牢在册在职党员队伍,通过定治理岗、明治理责,让参与治理成为全体党员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分类联岗位,以在册党员担任墙门代表(楼长)及宣传员、卫生员、安全员、调解员“一代四员制为基础,又针对在职党员推行本职敬业岗和为民奉献岗“一员双岗位”。目前,全区6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6000余名流动党员参加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活动,在垃圾分类、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创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涌现了省优秀共产党员杨发清、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陈玄光等典型。进格联群众,针对社区治理薄弱点,把社区全体党员编组建立网格党支部,每名党员重点与5户周边户、重点户和外来户等居民结对联系,带头落实“干好本分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里事、参与公益事、完成组织事”等“五事法则”,织密治理网格。

二是社工联勤治。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社工无疑是社区治理的中坚。鄞州区着力健全社工职责协同、服务联动机制,为社区治理工作兜好底。实行管线包片联户,从2002年开始,率先推行社区社工专职化,每名社工负责一条业务条线、包联一个网格、联系250户左右居民户,并制定《社区包片联户工作规范》,让社工深入每个治理单元和细胞中去。便民事务“一窗办理”,推行源头治理,在社区服务大厅广泛设置“首席服务官”“首席社工”,全面推行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同时实施首问责任制、工作AB岗制等制度,实现社区 “一人在岗、事务通办”。明楼街道在11个社区推行“全能社工”,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多找一人”。

三是志愿联盟治。作为志愿服务比较活跃的区域,志愿服务已成为鄞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结社组团。目前全区共有志愿者20.3万人,占常住人口18%,组建志愿服务组织2000多家,培育了红蚂蚁、“阳光8号”、楼小二、小棉袄等品牌团队300余支。联手服务。在每年3月“志愿服务月”、3月5日“学雷锋日”、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每月8号“阳光服务日”志愿服务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周二夜市”“公益集市”“项目超市”等为载体,常态化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比如 “阳光8号”党员律师志愿服义务队,180名党员律师每月8日到社区驻室接待提供法律服务。同时,制定出台志愿服务星级管理、志愿者礼遇举措,让“有事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蔚然成风。

(二)“六服务”:拓展治理内涵、细化治理任务。社区治理千头万绪、包罗万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鄞州区坚持“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理念,以“六服务”牵引“六治”融合,将治理任务落实到服务群众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

一是推行区域化党建服务强政治。社区治理,党组织是龙头。鄞州区以组织力提升为核心,不断建强社区治理的坚强堡垒。组织联动共建。推广墙门建小组、网格建支部、楼宇建总支,积极建设党建综合示范区和区域党建联盟。目前已建成30余个,进一步织密社区党组织体系。阵地开放共享。构建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的 “一核多点”阵地体系,同步推动浙江省首家政治生活馆、宁波市第一农村支部陈列馆等40余个红色基地开放共享。标识全域亮显。深入推行党建“亮显工程”,全区161个社区统一亮标识、亮形象,让群众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党就在身边”。

二是推行常态化协商服务强自治。社区事务连着千万家,只有各方加强合作、民主协商,才能凝聚共识。鄞州区主要采取3种协商方式:居民群众来说事,针对居民反映的私事小事,按照“说、议、筹、做、评事”五步法,邀请业委会、物业公司等相关方参与,做到社区搭台、民事民商。代表委员来协商。针对群众反映普遍的、社区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垃圾房改造、群租房管理等7类问题,在全省率先探索“请你来协商”机制,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职能部门进社区开展小微协商。专家学者来论证。对关系重大、专业性强的事项,决策前召开意见征询会、听证会进行反复论证,按照居民代表会议流程进行协商。比如,近2年来,鄞州区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5台、改造7个老旧小区70.7万m2,多次邀请住建、消防、质检等部门参与论证。

三是推行源头化平安服务强法治。鄞州区坚持整体安全理念,把源头治理作为平安服务的重中之重,通过矛盾联调、安全联防、平安联创等措施,实现“矛盾不上交、服务零距离”。矛盾联调“前端解”,高标准建成区、街(镇)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高规格打造“老潘警调中心”,全面推行“警调衔接”模式,实现95%以上的110警情纠纷就地化解,得到司法部充分肯定。安全联防“全程控”,创新流动人口积分式管理、出租房旅馆式管理等群防群控工作模式,连续5年实现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平安联建“全员创”,成功创建26个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社区,全区刑事案件发案数、信访总量等呈断崖式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

四是推行多元化文化服务强德治。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根”与“魂”。鄞州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文化家园建设,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通过立家规、传家训、扬家风,举办睦邻文化节、开展邻里串串门、打造特色文化墙门等活动,浓郁社区人文气息。同时十分注重挖掘传统文化,通过开展“一墙一榜一廊”系列活动,建设了蔡氏祠堂、“中山有藏”馆等一批特色家风家训墙,培育出一批以全国道德模范俞复玲、周秀芳为代表的先进典型,打造了戎家惇叙文化、和丰工人文化等一批特色文化长廊,社区的文化底蕴日益增强。

五是推行智慧化信息服务强智治。智慧化是未来社区的发展方向。鄞州区在社区服务中注重让信息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造“一库一线一系统”智慧服务平台,“一库”,即建立服务需求信息库;“一线”,即开通“书记一点通”服务热线;“一系统”,即服务需求收集处置智能系统。建设智慧安防小区,加强全区553家治安单位物防建设,安装25000多个高清探头,建设49个智慧安防小区,实现公共区域大数据视频全覆盖、无死角。用好线上互联互动平台。利用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介,实现数据实时汇聚、应用。如宜家社区组建“e+”微信群,开展“有事请@我”活动,每年受理各类问题3000多条。

六是推行优质化民生服务强善治。做优民生服务是社区治理最根本的任务。鄞州主动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构建了一套“善治理”民生服务保障网。提升便民服务质效。开展社区“最多跑一次”服务,编制《民生事务一本通》,从“出生到退休”五方面的办事指南,确保居民办事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解决。兜住民生服务底线。创新提供慈善服务、养老服务、公益服务等多样化服务,新建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镇(街道)“残疾人之家”实现全覆盖,2019年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个,获评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三)“五机制”:完善治理机制、保障治理长效。完善社区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是保障社区长效治理的关键。鄞州通过一系列制度化安排,构建起组织共管、民情共解、队伍共建、资源共享、网格共治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一是健全组织齐抓共管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多元参与机制,坚持党组织牵头抓总、居委会执行、居监会监督、居民广泛参与,广泛推行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建理事会等,实现各方共商共议。如潜龙社区固定每月10日为“小巷公议日”,3年来先后商讨环境卫生整治、征地拆迁等大小议题60余个。推行联述联评制度,每年年底,安排社区的群团组织、业委会、社会组织等向社区党组织、居民代表述职、接受评议。海创社区2017年起率先探索社会组织述职制度,考评结果与第二年项目资金挂钩。

二是民情闭环共解机制。坚持把民情民意作为第一信号,建立健全“民情收集-民情分析-民情处置-民情反馈-民情评议”全链条处置机制,实现群众的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比如在划船社区,社工每天早、晚各巡1次,做到“五必访、五必问”,对征集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分析,并根据问题轻重缓解,分包片社工马上办、转交条线社工归口办、多方协调解决等方式,确保件件不落;办理结束后,还运用动态反馈、专项反馈、跟踪反馈、上门反馈、网络反馈等5种形式进行反馈,并邀请服务对象、居民代表等进行评议打分,结果与评先评优、奖金等挂钩。史家社区每年底都举办一场特别的考试——居民考社工,让群众面对面举牌给社工“脸色”看。

三是队伍双向共建机制。坚持下抓一级,深入开展“三进三访”“五夜六送”等服务基层活动,推动人财物下沉到社区,让社区更有能力、资源服务群众。推行“包街走社”制度,安排70个区级部门“多对一”结对包联一个镇(街道)、包联161个社区,同步安排21个对村、社结对,实现党建、文化、志愿服务等联动共建。推行“双向挂职”制度,先后2批次选派32名机关干部到社区全脱产任“第一书记”,推动解决各类问题400余个,同步安排40名新任社工到区职能部门、街道挂职锻炼。推行“群众考干部”制度,安排161个社区对近300名镇(街道)班子成员、联社干部和“第一书记”考评打分;每年安排4场、每次20个村社同场竞技比拼,进一步形成大抓基层、比学赶超的氛围。

四是资源联动共享机制。社区任务重千斤、社会组织挑八百。鄞州区坚持 “三社联动”,不断延伸社区工作手臂。健全社区枢纽平台,成立区、街道(镇)、社区三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190个,每年投入公益创投资金200余万元。健全社会组织培育制度,成立区社会组织创新园、实验园,累积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30余家。如2017年孵化培植的鄞州“银巢养老”服务中心,带动3万多名老人参与“以老养老”志愿服务,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金奖。健全社会工作保障制度,吸引6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鄞州开展社会创业、引入近70个社会工作机构扎根社区。如和丰社区引入 “益丰巢”,孵化培育38家社会组织、公益团队和公益带头人42人,打造“家门口的公益小城”。连续7年开展评选、累积评选社会工作政府津贴人才36人次。

五是两网融合共治机制。推动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两网融合”,推动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心在格中联。加强组织融合。推行“一网格一党支部”做法,先后建立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近1300个,统筹调配或吸收4000名党员担任骨干网格员、占比超过20%。加强力量融合。全面实行“1名网格长(专职网格员)+1网格指导员+N个兼职网格员”的网格管理模式,同步整合河长、路长、楼长、铺长等队伍,推动力量下沉到网格。加强服务融合。开展组团式服务,协同破解物业管理、停车难、出租方管理、环境卫生整治等难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在今年抗疫期间,网格员累计排摸重点人员135686人次、收集群众突出诉求10411件、处置问题隐患2000余条,为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丹顶鹤社区公益街区。

三、365社区治理工作规程的主要成效

“365社区治理工作规程”,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实践,也是市域治理在社区层面的集成创新。

一是社区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有力破解了“融不进、合不来”的难题。通过推行365社区治理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理清了党员、社工、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实现了对社区各类组织由粗放式松散管理向规范化精细管理的转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明显增强。如百丈(划船)党建综合示范区集结不同领域22个单位,打通了央地、市区之间的联系,覆盖人群超过6万人。

二是社区治理模式更加丰富多样,有力破解了“力量单一、活力不足”的难题。通过大力推广365社区治理工作规程,在新建小区、成熟社区、老旧小区和安置小区等不同类型的社区治理方面,探索形成了具有鄞州特色的治理经验和治理模式。如新建的和丰社区成立了由小区业委会、物业、民警、律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单位联合组成的“红管家”社区共治委员会,成为党建引领物业和业委会治理的有益尝试;老旧的丹凤社区探索“丹心共治”治理模式,把一个近30年的老屋社区建设成为宜居新家园;拆迁安置的九曲社区推行“九曲九功”特色党建工作法,促进新居民和旧村民、人文情感和市民社会的有机融合。

三是社区治理流程更加规范有序,有力破解了“谁来治、治什么、怎么治”的难题。365社区治理工作规程整合、理清了《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规范》《社区包片联户工作规范》和《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操作标准,科学归纳了社区日常提供的党建、平安、文化、便民等6大服务内涵,并完善了组织共管、民情共办、队伍共建、资源共享和网格共治的“五共”治理机制,涵盖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社区工作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方便实用的工作规程。

四是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有力破解了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365社区治理工作规程坚持治理为民惠民,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大事难事小事,让居民少跑路、矛盾不上交。目前,全区161个社区都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构建起了社区公共服务、便民惠民服务、公益志愿服务、矛盾化解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15分钟生活服务圈。截至2019年底,全区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比例达73%,社区工作者的辛苦、倾情付出,使居民归属感、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2019年,鄞州区首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获“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域治理优秀案例,并以历史最好成绩勇夺浙江省平安金鼎。

“竞标选才”公选社区干部预备人选。

四、365社区治理工作规程的展望思考

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不仅体现在敢突破善创新上,更体现在可复制可推广上。鄞州创新升级365社区治理工作规程,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标准范式,为社区治理操作实务提供行动指南。下一步,鄞州将不断完善规程内涵,特别是推动工作内容项目化、服务规范化、程序标准化,不断提高规程应用的实践性、实效性和指导性,使社区治理体制更加完善、社区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有效强化、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领社区治理成果花开满园,成为展示浙江“重要窗口”最靓丽的景观。

(责编:王帝元、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