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平市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全力以赴提升传统基础设施,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蓄力量、筑牢支撑。
完善路网。加快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为标志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集安至双辽高速公路四平段、双辽至嫩江高速双辽段工程,以及国道饶盖公路依家屯至伊通镇段、国道牙四公路桑树台至四平段建设项目。加快以县、乡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同时,全面推进四平军民合用机场各项前期工作。
完善水网。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起市、县、乡、村4级河(湖)长体系。全市建成城乡污水集中处理厂35座,总处理能力达34.01万吨/日;全市158家工业企业建设污水处理站168座,总处理能力达11.58万吨/日。改造南北河截流干管约36公里,黑臭水体基本消除。2019年10月,在全国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申报答辩中,四平位列18个申报城市第一名。持续推进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大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缓解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压力。
完善电网。建成4条自动化、智能化配电网络。启动实施231项农村电网工程。2020年四平将续建电网项目5个、新开工项目14个,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8个。
完善油气网。积极勘探开发地热能和油页岩资源,形成“四电一油气”能源产业格局。积极推进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60万吨燃料乙醇等项目建设。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加快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立完善城市服务管理大数据库,持续增强城市治理能力。
社会事业补短板。加快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滑冰馆建设步伐,年内实现部分场馆向公众开放;加快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大幅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在铁东区、铁西区各建1个智能化公共停车场,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
为加快部署5G网络,四平市于2018年成立了领导小组,统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简化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施工及用地申报审批手续,制定“城市智慧型杆塔”相关标准,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改造全流程行政审批系统,提高系统兼容性,丰富全流程行政审批系统功能,实现全程电子化审批。推进全流程系统内材料共享应用,积极对接住建、应急、交通等部门专网。
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围绕企业创新,开展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晋级培育工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记者崔维利 实习生杨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