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不仅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能有效提高经济发展绿色水平。”从倡导低碳生活,到探索冬季节能供暖,再到开发工业余热,丛艳辉委员一直致力于我省的节能工作。
“近年来,我省扎实落实各项措施要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一五’时期的0.49下降到‘十二五’时期的-0.007。”丛艳辉委员对我省能源消费情况做了细致调研。
多年来,我省一直维持“缺煤、少气、贫油、多电”的能源格局,尽管能耗强度一直在降低,但受制于能源生产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仍不合理。“降低能耗强度,控制能耗总量,有利于扭转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对能源消耗大幅度增加的势头,缓解我省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增长的依赖程度。”丛艳辉说,建立能源消费监测预警系统,可以科学研判全省能源消费系统当前的总体运行状态,并分析演变趋势,从而全面预测全省能源消费增量、能源消费强度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等相关信息,并及时判断影响能源消费系统运行的各种风险,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能源消费不仅是一种状态,更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丛艳辉建议,要创新完善全省能源管理机制,建立适合我省省情的能源消费监测预警体系;明确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人员,建立专门的预警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能源预测预警工作制度,加强监测预警方法研究,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记者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