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戲劇碰撞 共繪科學未來新圖景
吉林省第二屆校園科普劇大賽總決賽暨吉林省科技館“科普雲社團”第六屆社團風採系列活動落下帷幕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科技賦能”已成為各個領域的熱門話題。從人工智能在醫療診斷中的精准應用,到大數據在城市規劃中的智慧決策,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而在吉林省,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大賽——吉林省第二屆校園科普劇大賽總決賽暨吉林省科技館“科普雲社團”第六屆社團風採系列活動表彰大會,於10月26日在鬆原市寧江區精彩上演,展現了科技與藝術融合的獨特魅力。

科普主陣地:科技館的創新實踐
吉林省科技館作為全省科普教育的主陣地,一直以來都在積極探索科普創新路徑。“科普雲社團”就是其積蓄優質科普資源的一次積極嘗試。這個社團不僅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激發科學興趣的平台,更是他們展示才華的舞台。一年一度的吉林省校園科普劇大賽,便是社團活力和實踐成果深度融合的關鍵環節。
本屆大賽以“弘揚科學精神,探索科技賦能”為主題,深入踐行了黨的二十大關於“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培育創新文化”“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的要求。這與當下全社會對科技創新和科普教育的重視高度契合,也反映了科技館在推動科普事業發展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歷時八個月:科學精神的精彩演繹
今年這場精彩紛呈的科普劇大賽,自3月初春時節盛大啟幕,歷經春播夏耘的精心籌備,終於在10月金秋時節圓滿落下帷幕,整個活動歷時八個月之久,充分展現了持久而深入的探索精神。來自全省7個不同地區、涵蓋17個縣市、33所學校的莘莘學子滿懷熱情地踴躍參與,他們通過團隊協作創作出42部富有創意的作品成功晉級半決賽,經過層層篩選和激烈角逐,最終15部優秀作品脫穎而出,入圍總決賽。在這漫長而充實的籌備與比賽歷程中,參賽同學們不辭辛勞地將晦澀難懂的科學原理巧妙轉化為生動形象的故事元素,編織成引人入勝的戲劇篇章。他們以真誠細膩的表演和飽滿的情感,向觀眾傳遞了科學的精髓與魅力,讓科學不再是書本上冰冷抽象的公式,而是化作一段可親可感、充滿驚喜與啟發的探索旅程。這種創新性地將科學與戲劇藝術相融合的方式,不僅顯著增強了科普教育的趣味性和參與度,更能讓觀眾在沉浸式欣賞精彩劇目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深刻領悟科學知識的內涵和科學精神的真諦。

決賽現場:科普劇精彩紛呈
總決賽現場,《探秘長白山》《動物法庭的裁決》《天工新章:跨越千年的智慧交響》《稻草人的傳承》《鐵花綻放:非遺裡的科學密碼》等15個入圍的科普劇節目,在精心准備的舞台上,學生們憑借逼真的道具和投入的演繹,將故事生動呈現,整個表演過程精彩紛呈,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各支隊伍用他們充滿創意的構思與精湛投入的表演,讓深奧的科學原理變得生動可感。
有的作品借助奇幻劇情,揭示了長白山的生態密碼﹔有的則以獨特視角,深入探討了動物保護的重要性﹔還有的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生動演繹了袁隆平先生的先進事跡。這些節目不僅讓觀眾領略到了科學的魅力,更讓偉大的科學家精神熠熠生輝。同時,也讓大家共同預見了科技為未來生活帶來的無限可能。

科技賦能:照亮未來的科學之光
吉林省科技館通過舉辦“科普雲社團”系列活動,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為全省青少年搭建起展示才華、交流思想的廣闊舞台,親身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從而有效激發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和持續探索欲望,為他們的未來成長奠定堅實基礎。“科普雲社團”第六屆社團採風系列活動開展以來,全省9個地區,208所學校,2106名學生踴躍投身科普創作,累計提交作品2447件,共2136件作品榮獲優秀作品獎,1076名迷宮教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本次表彰大會表彰了本年度優秀組織個人和優秀成員單位,共同見証了吉林省科技館“科普雲社團”第六屆社團風採系列活動的豐碩成果。

吉林省科技館作為吉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今后“科普雲社團”始終以弘揚科學精神、播種科學夢想為己任,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雙管模式,為全省青少年搭建起展示才華交流思想的廣闊舞台。(李曉鵬)
來源:吉林省科技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