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國文醫院卒中中心:一站式救治體系構筑百姓生命防線

在腦血管疾病救治這場爭分奪秒的生死競速中,吉林國文醫院卒中中心通過構建“一站式”卒中救治體系,不僅熟練開展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還在腦梗死取栓治療、顱內/外動脈球囊擴張和支架手術、顱內動脈瘤微創手術等領域展現卓越實力。憑借精湛醫術與高效協作,將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靜脈溶栓平均救治時間大幅縮短至45分鐘,為百姓的生命健康筑牢堅實防線。
卒中中心創新構建“一站式”高效救治體系,實現從院前預警到精准診療的全程提速:通過120急救系統與卒中中心實時聯動,患者到院后急診分診響應時間嚴格控制在5分鐘內﹔CT室對卒中患者實施“零等待”優先檢查機制,依托256排CT(1分鐘完成全腦掃描)和3.0T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精度達1mm)的高精度影像支持,配合自動化檢驗系統24小時不間斷運轉,實現20分鐘內完成病因學確診。該體系成功將靜脈溶栓適應症擴大率提升27%,為患者贏得寶貴治療窗口。
面對溶栓禁忌的醫學難題,神經內科團隊創新採用“毫克級微雕”藥物治療方案:通過動態監測調整藥物濃度,建立血壓、血糖雙重防御體系,配合早期床旁康復,最終讓老人從癱瘓狀態重獲行走能力。這例突破超高齡治療禁區的成功案例,標志著非溶栓治療達到新高度。
在另一起77歲急性腦梗患者的Ⅲ型主動脈弓取栓術中,介入團隊創新應用雙導絲交換技術,通過多學科高效協作和全腦血管造影術,成功開通閉塞血管清除顱內血栓。“機械取栓術是急性腦梗死治療的終極武器,這類手術過去必須轉診長春,現在患者術后48小時即能恢復語言功能,右側肢體肌力顯著改善。”丁金明主任指著實時手術影像解釋,中心配備的3D路圖技術使血管定位誤差小於0.1mm,TICI 3級完全再通代表著血管再通技術的最高標准。
卒中中心在腦出血救治領域同樣成績斐然。該中心創新性應用神經內鏡微創技術,僅需2—3厘米骨窗即可完成血腫清除。這種突破性“打孔手術”兼具創傷小、恢復快的技術優勢,結合傳統開顱術式,通過與智能導航系統深度融合,形成階梯化治療體系。臨床數據顯示,採用該技術的患者術后ICU停留時間較傳統開顱術縮短3.2天,術后並發症發生率降低40%,為腦出血患者開辟高效康復新路徑。
“我們的救治優勢體現在全流程精准把控。”神經內科專家介紹,針對不同卒中類型建立個性化方案:對時間窗內缺血性卒中開展“靜脈溶栓+機械取栓”雙模式治療﹔出血性卒中則採用神經內鏡微創清除等多種技術﹔而腦動脈瘤患者可根據病情選擇夾閉或介入治療。
從建立區域性卒中急救地圖到實現復雜病例零轉診,國文醫院卒中中心正重新定義公主嶺地區腦血管疾病救治格局,持續以技術創新回應百姓健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政企共筑產融新生態!經濟合作共享空間“南關潤商務”揭牌
- 人民網長春4月3日電 (記者李思玥)今日,由長春市南關區政府與華潤置地長春公司聯合打造的地標城市展廳——經濟合作共享空間“南關潤商務”在華潤中心舉辦揭牌儀式,旨在通過打造開放、共享、協同的政企、企企合作共贏新生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賦能企業成長。 據了解,該地標共享空間將作為南關區政企招商洽談合作的有效載體,為企業提供共享會議廳、多功能路演廳、展示廳、商務洽談區等服務空間,助力企業降本的同時,為企業搭建更高效、更便捷的資源互通、對接交流的平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