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次問鼎全國金獎 解碼吉林大米的品質密碼

提升優質糧食供給,不但事關種糧農民增收,更呼應著消費升級新需求。
近年來,在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中,吉林省連續15次摘得金獎,創下全國金獎總數第一的紀錄,是當地持續強化優質水稻“種子芯片”支撐,擦亮以吉林大米為代表的“吉字號”農產品品牌的生動實踐。
堅持當好中國糧食版圖“優等生”
近年來,吉林省牢記囑托,推進“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全力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的“壓艙石”,堅持把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擺在突出位置。
世界著名優質粳米產地多集中在北緯40~46°左右,而吉林省正處在這個緯度帶上。森林覆蓋率達43.6%,擁有1600多條無污染的源頭性河流,鬆花江、嫩江等眾多河流交錯其中,為水稻生長提供了純淨而充足的優質水源。黑土層深厚且有機質和礦物質含量高,富含氮、磷、鉀等多種礦物質元素,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極為豐富的養分。
近年來,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實施以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為引領的“吉字號”農業品牌建設工程,在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品牌優勢轉化為效益優勢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4月8日,吉林長春。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春季營銷宣傳活動暨公用品牌廣告語首發儀式啟動,創新推出“好在天然、貴在品質,吉林大米因為綠色所以出色 ”吉林大米公用品牌廣告語和“一帶金黃、天賜之禮,吉林鮮食玉米在這等你”吉林鮮食玉米公用品牌廣告語,以此拉開了2025年“吉字號”糧食品牌建設的序幕,標志著吉林大米生態網鏈建設按下“快進鍵”。
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柴冠表示,下一步,省糧儲局將主動適應全民消費升級和產品品牌創新的客觀需要,持續優化品牌體系,形成產品名錄和招商名錄,打造產值數據化、可量化的算力模型。深化政、校、企、協合作,構建吉林大米和吉林玉米生態網鏈,推動吉林糧食良種適種、訂單生產、市場收購、綠色倉儲、精深加工、分級分類、品牌營銷、終端直達、標准領跑、質量追溯等全鏈條發展。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侯立剛在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春季營銷宣傳活動暨公用品牌廣告語首發儀式,對吉林大米進行數據分析和品質宣貫。
抓牢種子內核中的金牌基因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種業振興是關鍵。依托東北黑土地的天然稟賦,吉林率先開展稻米食味品質研究工作,構建稻米優良食味評價體系,科研團隊歷時20余年持續攻關,成功將大米“食味值”這一核心指標提升至國際領先水平。並結合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高效聚合高產、抗逆基因,實現“高產”與“好吃”兼得。
2024年,在日本水稻品質﹒食味研究會主辦的“中日優質食味米鑒評會”上,“吉粳575”食味超過日本新潟越光大米,奪得食味“最優秀獎”,“吉粳830”和“吉粳596”食味與新潟越光不分伯仲,獲得食味“特別優秀獎”。
綠色智慧下的科技賦能
在吉林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農業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吉林大米品質躍升的核心引擎。
“科技創新是吉林大米持續領跑的關鍵密碼。”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凌鳳樓說,“依托三江實驗室這一創新平台,我們聚合了世界各地的優質水稻食味基因,不斷通過南繁加代、聚合改良基因,打破東北育種一年隻能一代的困局,實現南繁一年三到五代育種進程。”育種的加速,大幅縮短了優質品種選育周期,形成育種的“加速器”。目前,實驗室已建成1.7萬份種質資源庫,年培育優質水稻新品種10余個。
“好吃的品種得用好吃的方法種出來”凌鳳樓說,實驗室創新運用提高插秧密度、降低氮肥用量、晚斷水早收割、自然風干降水、低溫儲藏等優質食味配套的科學栽培技術,通過“良種+良法+良技”的系統創新,大大提高了大米的食味值,讓吉林大米實現了產量、品質、效益同步提升,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板。
伴隨著擴良田、育良種、用良機、施良法,吉林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建設農業數字化平台,拓展“吉林一號”衛星遙感、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為現代農業裝上“智慧大腦”。2024年,吉林省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4.5%,農業現代化第一方陣地位更加穩固。
標准護航下的產業升級
標准化是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吉林大米目前已建立地方標准、團體標准、全產業鏈標准12項,172戶企業加入質量追溯平台。
2024年,按照省委省政府指示,開展吉林大米分級分類工作。通過“一品一碼一授權”的溯源體系,消費者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即可查看產品分級信息、檢測報告以及從種植、倉儲到加工等全過程溯源情況,真正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品質透明化。“授權產品都帶著‘身份証’,吉林大米分級分類能夠進一步提升吉林大米形象,提高辨識度,對企業銷售幫助很大。”吉林省鬆江佰順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明柱說。
趙明柱表示,“通過分級管理,企業可以更精准地定位目標消費人群,實施差異化營銷策略。同時,通過明確的分級標識和溯源信息,消費者可以更加信任和認可吉林大米的產品質量,從而增強其市場競爭力。”據了解,吉林省已有100款分級分類產品使用“吉林大米身份証”,產品溢價率超30%。今年還將授權100款大米產業和50款鮮食玉米產品。
從實驗室的基因密碼到黑土地上的豐收畫卷,吉林大米以15項金獎解鎖了“中國好糧”的品質密碼。
科技、產業與政策協同驅動,有力推動吉林大米“白金名片”越擦越亮,品牌競爭力越來越強,糧食產業發展動能越來越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綠色”沖鋒號為長春蓮花山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注入動力
- 4月9日,長春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管委會會議室內,一場直擊心靈的生態環境治理專題片拉開了“三提”專項行動動員部署大會的序幕。25分鐘的專題片以客觀理性視角,對度假區生態治理、人居環境、違章建筑、秸稈燒除等方面問題進行了集中曝光。…
- 全面重塑大美蓮花山新風貌新格局新氣象
- 人民網長春4月9日電(記者馬俊華)4月9日,長春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三提”專項行動動員部署大會召開。會議旨在全面動員度假區各部門、各鄉鎮力量,聚焦生態提質、環境提標、治理提效,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為全面重塑大美蓮花山新風貌新格局新氣象,實現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筑牢生態根基。…
- 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公用品牌廣告語發布 打造“雙金”亮麗名片
- 人民網長春4月8日電 (記者王海躍)4月8日,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春季營銷宣傳活動暨公用品牌廣告語首發儀式在長春啟幕,創新推出“好在天然、貴在品質,吉林大米 因為綠色 所以出色”和“一帶金黃、天賜之禮,吉林鮮食玉米在這等你”公用品牌廣告語,以此拉開了2025年“吉字號”糧食品牌建設的序幕,開啟了吉林糧食產業和生態網鏈建設的新篇章,標志著吉林糧食品牌建設邁入“全鏈協同、品牌賦能”的新階段。 據悉,本次活動以“綠色 安全 健康 共享”為主題,旨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加強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細加工,做足做活“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文章,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聚集線上線下資源,提升吉林大米和吉林鮮食玉米品牌影響力,提高產品溢價和銷量。…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