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以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建設賦能吉林金融高質量發展

2025年03月21日09:21 |
小字號

吉林金融監管局結合實際深入開展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建設活動,著力推動構建金融高質量發展與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良性互動的生動發展格局。

“四位一體”齊發力,奏響金融文化培育建設“集結號”

吉林金融監管局遵循文化建設從培育、浸潤、蓬勃發展到蔚然成風的發展規律,監管引領、協會搭台、機構推進、社會共建“四位一體”,推動構建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建設格局。

強化監管引領,錨定金融發展“航向標”。吉林金融監管局黨委高度重視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建設工作,黨委書記主持研究制定吉林省《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建設活動方案》,明確指導思想、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機制。多次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和黨委中心組學習,專題學習重要論述,奠定金融文化建設堅實理論基礎。召開專題推進會,組織金融機構抓實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建設工作重點任務落實,督促細化實施方案,明確重點任務。運用多種媒介載體,積極宣傳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義、理論精髓和實踐要求,營造良好文化氛圍。

促進行業協同,協會擎起文化“彩虹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學會橋梁紐帶作用,組織開展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大講堂、短視頻征集展播、金融文化進校園、創建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建設基地等活動,迅速掀起培育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熱潮。吉林省各級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2萬余人在線下、線上參加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大講堂活動。組織金融機構圍繞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建設活動中的特色亮點、典型案例、服務事跡,制作80部短視頻作品,有效推動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深入行業、浸潤人心。

吉林省銀行業協會、吉林省保險行業協會和吉林省保險學會聯合舉辦2024年吉林省銀行業保險業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大講堂。

吉林省銀行業協會、吉林省保險行業協會和吉林省保險學會聯合舉辦2024年吉林省銀行業保險業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大講堂。

發揮主體作用,機構唱響文化“主角戲”。落實金融機構主體責任,充分發揮文化培育建設主角作用,調動主觀能動性,推動金融機構文化培育建設走深走實,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中國銀行吉林省分行開展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知識競賽、青年文化行實地學習體驗、編排演出主題劇目等。中信銀行長春分行通過“中信大講堂”宣講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人保財險吉林省分公司在吉林省系統內組織開展主題知識競賽、消保文化大賽、風險合規文化大賽等活動。中國人壽吉林省分公司開展“金融文化進萬家”專題活動,引導消費者遠離非法金融活動,活動覆蓋近兩萬人次。

帶動社會參與,拓寬文化建設“朋友圈”。指導行業協會學會與吉林大學共建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建設基地,積極打造吉林“教育+金融”應用場景,推進校園金融文化建設。相關活動在多家主流媒體報道轉發,有效引領金融文化新風尚。吉林省保險學會聯合吉林財經大學、保險機構共同開展金融文化理論課題研究,為金融文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撐。

吉林省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建設基地揭牌儀式及宣教活動在吉林大學舉行。

吉林省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建設基地揭牌儀式及宣教活動在吉林大學舉行。

“三項約束”相協同,譜寫金融文化培育建設“協奏曲”

建立“監管硬約束、行業自約束、文化軟約束”協同促進機制,將“五要五不”融入金融監管、行業自律、經營管理各方面,持續培育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持續加強監管“硬約束”。聚焦重點領域,健全完善風險監測預警、聯防聯控聯處等體制機制,全面提升監管質效。嚴肅監管執紀,堅決做到“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嚴厲懲治各類重大違法違規問題,持續塑造“無信者寸步難行”的金融行業環境。強化信訪消保領域源頭治理,有效提升金融消費者獲得感、滿意度。推動金融機構堅守定位、優化供給,著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堅定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推動形成行業“自約束”。推動行業協會切實履行自律職能,持續完善自律規則體系,更好發揮行業引導規范作用。修訂完善保險從業人員不誠信行為行業禁入實施辦法及銷售人員誠信建設方案,引導行業深入踐行保險最大誠信原則。督導轄內法人機構深入落實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要求,做到減費讓利、惠企惠民。修訂地方財政補貼性肉牛養殖保險示范條款,優化農險共保業務協同機制、牽頭機制,推動減輕農業風險。組織轄內相關法人機構開展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展示自查及整改工作,深入推進“報行合一”,推動車險、壽險銀保渠道、非車險領域落實相關自律舉措。督促會員單位積極響應關於應對非法職業代理亂象的倡議,開展保險銷售人員法律法規及職業道德測評工作和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工作。組織開展行業技能競賽,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吉林金融工會、吉林金融團工委和吉林省保險行業協會聯合舉辦“建功十四五 奮進在金融”2024年吉林省保險行業壽險銷售人員數字化應用技能競賽決賽。

吉林金融工會、吉林金融團工委和吉林省保險行業協會聯合舉辦“建功十四五 奮進在金融”2024年吉林省保險行業壽險銷售人員數字化應用技能競賽決賽。

全面建立文化“軟約束”。引導金融機構將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有機融入自身發展戰略規劃、重大經營措施和內部經營管理,筑牢金融發展文化根基。省農聯社以挖掘農信“背包精神”時代價值為目標,開展創新創效案例評選和企業文化案例征集活動,以“整村授信”為載體,打造鄉鎮誠信環境,深度服務“三農”。中國建設銀行吉林省分行將培育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與學習宣傳張富清先進事跡有機融合,組建“張富清金融服務隊”,推動金融知識和金融服務進社區、進鄉村。太保產險吉林省分公司創新試點玉米收入保險及“保險+期貨”項目,因地制宜開發地方優勢特色保險產品,延長優勢作物產業鏈條,打造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浦發銀行長春分行開展“合規走基層”走訪,從“事前防范”入手,圍繞重點工作要求和執行落實標准進行提示,推動合規文化入腦入心。

中國建設銀行長春中韓國際合作示范區支行張富清服務隊走進代發單位,為務工人員辦理工資卡,提供相關金融服務。

中國建設銀行長春中韓國際合作示范區支行張富清服務隊走進代發單位,為務工人員辦理工資卡,提供相關金融服務。

“五要五不”見實效,激揚唱響金融文化“主旋律”

吉林金融監管局推動轄內銀行業保險業切實將“五要五不”實踐要求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作為全體金融從業者的自覺遵循,以金融文化培育建設引領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成效。

以“誠”為重的金融市場環境逐漸優化。大力推進“報行合一”,扎實開展車險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實現保費收入、承保利潤“雙升”。深入推進人身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打擊“代理退保”黑產,清理“三無”中介機構,促進市場可持續發展。構建“三橫兩縱”“大消保”工作格局,統籌金融糾紛調解委員會、金融教育示范基地、金融消費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有力規范金融行業秩序,營造誠信經營環境。

以“義”為先的立業之基突出展現。持續強化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建設,協同打好保交房攻堅戰。“一城一策”跟蹤督導進展,累計放款金額276億元,保交房交付率達90.4%。率先實現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落地,向“推薦清單”內經營主體發放貸款397.18億元,助力吉林省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增幅排名全國第二,全力提升幫扶質效。全力支持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督促保險機構提升汛期保險理賠質效,10日內完成全部絕收農作物理賠。各銀行機構累計發放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貸款15億元。

以“穩”為要的發展理念更加穩固。深化央地協同,超額完成中小法人機構風險處置任務、不良貸款處置任務,全力支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牢牢守住風險底線。綜合運用監管約談、監管評級、列席重要會議、加強非現場監測、公司治理評估通報等多種方式,督促指導金融機構優化內控治理,完善風險源頭防控、監測預警等機制,著力引導行業樹立穩健審慎的經營觀、業績觀和風險觀。

以“正”為基的創新服務質效提升。指導金融機構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宗旨,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動金融創新發展,著力增強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多樣性、普惠性、可及性。平安財險吉林分公司通過“梨樹模式”科學有效推動土地pH值和有機質改良,為梨樹縣2.4萬畝耕地提供950萬元地力提升保障金額。聚焦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先后制定印發《關於深化金融服務因地制宜支持吉林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通知》等20余份金融高質量支持實體經濟政策文件。2024年,新發放高技術制造業貸款、“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24.09%、51.98%,均大幅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跑出了支持吉林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以“規”為尺的監管底色愈加鮮明。深入實施“強監管嚴監管行動”,切實發揮監管震懾作用,督促金融機構不斷厚植合規文化根基,持續提升合規經營水平。太保壽險吉林省分公司組織開展“享廉字典”編纂專項工作,國壽財險吉林省分公司舉辦“控風險、創價值”合規風控管理技能勞動競賽,持續強化員工合規意識和底線思維。

金融文化建設需要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吉林金融監管局將全面增強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建設工作的系統性、協同性和聯動效應,完善長效機制,著力推動培育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在吉林省銀行業保險業蔚然成風,以優秀的金融文化助推金融高質量發展。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